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TDP-L-鼠李糖生物合成路径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表征
1
作者 许莹莹 董晨影 周大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研究以2’-脱氧胸苷-5’-二磷酸-L-鼠李糖(dTDP-L-Rha)生物合成路径涉及的系列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CID-ESI-MSn)对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ESI-MS技术分析2’-脱氧胸苷-... 本研究以2’-脱氧胸苷-5’-二磷酸-L-鼠李糖(dTDP-L-Rha)生物合成路径涉及的系列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CID-ESI-MSn)对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ESI-MS技术分析2’-脱氧胸苷-5’-二磷酸-D-葡萄糖-4,6-脱氢酶(RmlB)、2’-脱氧胸苷-5’-二磷酸-4-酮-6-脱氧-葡萄糖-3,5异构酶(RmlC)和2’-脱氧胸苷-5’-二磷酸-4-酮-鼠李糖还原酶(RmlD)酶活产物的形成,随后应用CID-ESI-MSn技术对酶促反应终产物L-鼠李糖(dTDP-L-Rha)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TDP-L-Rha的生物合成始于2’-脱氧胸苷-5’-二磷酸-D-葡萄糖(dTDP-DGlc),依次涉及RmlB、RmlC和RmlD三个酶的参与。这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纯化制备,核磁共振(NMR)及ESI-MS结构表征的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简单、灵敏、快速,适用于重要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单糖 dTDP-L-鼠李糖 生物合成路径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艰难梭菌定植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
作者 王玲 林珊 +7 位作者 黄益花 段慈东 田梦伦 沈宇航 宋小军 陈毓 赵龙友 金大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2,共9页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艰难梭菌定植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定植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收集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分离培养艰难梭菌,并进行毒素基因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抗生素敏...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艰难梭菌定植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定植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收集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分离培养艰难梭菌,并进行毒素基因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艰难梭菌定植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粪便样本442份,分离到24株(5.4%)艰难梭菌。其中,20株为TcdA和TcdB毒素基因阳性、二元毒素基因阴性(A+B+CDT-),3株为A-B+CDT-,1株为A+B+CDT+。共鉴定出14种序列分型(ST),包括1株高毒力ST11型。所有菌株对甲硝唑、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敏感,但对环丙沙星(95.8%)、克林霉素(87.5%)和红霉素(62.5%)的耐药率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科室中,年龄(≥60岁)、住院天数(>200 d)和服用劳拉西泮片与老年精神科患者艰难梭菌定植具有显著相关性(OR=3.762~15.556,P<0.05),而住院天数(>20 d)与早期干预科患者艰难梭菌定植具有显著相关性(OR=0.004,P<0.001)。结论研究发现精神科住院患者存在5.4%的艰难梭菌定植率,年龄较大、住院天数较长且长期服用精神治疗性药物的患者与艰难梭菌定植间存在相关性,需加强院内感染防控监测进而遏制艰难梭菌在精神科的暴发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定植 精神科 分子特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蛋白质的聚合
3
作者 钱云云 郭玉莹 +1 位作者 安婧 王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8,共6页
许多蛋白质二聚化或多聚化在调节其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的聚合有助于阐明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本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分子量11 k D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11 k D,NCp11)的聚合进行检测.首先利... 许多蛋白质二聚化或多聚化在调节其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的聚合有助于阐明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本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分子量11 k D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核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11 k D,NCp11)的聚合进行检测.首先利用亲和层析分别纯化了NCp11以及N-端或C-端融合有FLAG标签的NCp11.然后将NCp11包被于聚苯乙烯96孔板底,加入带FLAG标签的NCp11与之聚合,再依次加入抗FLAG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及底物,反应终止后于450 nm波长下读取吸收值.结果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NCp11聚合的检测,可对聚合的特异性、剂量依赖效应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定量评价.利用该方法不仅能检测蛋白质的聚合,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通量高、成本低和快速简便等优点,有望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蛋白质聚合 核壳蛋白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纤维牛肝菌果冻制作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京泓 周佳蕊 +1 位作者 郭彤 刘坤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0期40-43,47,共5页
研究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以荞麦粉、山药粉为原料,点柄粘盖牛肝菌色素为色素添加剂,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为荞麦粉添加量0.5... 研究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以荞麦粉、山药粉为原料,点柄粘盖牛肝菌色素为色素添加剂,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粗纤维牛肝菌果冻最佳制作工艺为荞麦粉添加量0.50%,山药粉添加量0.50%,点柄粘盖牛肝菌色素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10%,罗汉果甜苷添加量0.10%,卡拉胶添加量1.25%。按照此配方制作的果冻口感优良、色泽宜人,符合消费者健康饮食的理念且为新型保健果冻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粉 山药粉 点柄粘盖牛肝菌色素 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录物组数据挖掘致脑膜炎大肠杆菌候选非编码RNA
5
作者 孙昊 宋雅君 +3 位作者 郑杨洋 刘郁涛 任薇 万雪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细菌非编码RNA(ncRNAs)是细菌生长和感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致病菌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基因表达抵御环境胁迫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的高通量转录物组测序,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 细菌非编码RNA(ncRNAs)是细菌生长和感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致病菌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基因表达抵御环境胁迫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的高通量转录物组测序,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NMEC)表达丰富的ncRNAs。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中,共发现45个潜在的ncRNAs。通过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K-12基因组比对,发现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基因组有300个大于100 bp的特异性序列。结合分析获得的非编码RNA,发现共有9个ncRNAs是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特异的。随机选择Nsr21,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模型验证其作用,发现与野生型RS218对照组相比,注射Δnsr21的小鼠血液中的含菌量显著增加(P<0.01)。说明缺失Nsr21后,更有利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在小鼠血液内生存和繁殖。通过qRT-PCR检测Nsr21表达发现,与体外培养环境相比,小鼠血液环境中Nsr2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说明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是通过下调Nsr21的表达使其更有利于在血液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提示,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基因组中包含大量的ncRNA,这些ncRNA可能与调控NMEC致病性相关。NMEC在感染血液过程中,通过下调Nsr21的表达使NMEC在血液中的繁殖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K1 RS218(NMEC) 转录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