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观--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新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新 欧光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共6页
文章是对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的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及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希伯来文学研究与通常所说的圣经文学研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为一个研究领域,前者需要在希... 文章是对南开大学文学院王立新教授的访谈,涉及希伯来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及青年教师成长方面的话题。王立新教授认为,希伯来文学研究与通常所说的圣经文学研究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为一个研究领域,前者需要在希伯来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语境中展开,后者一般则被置于基督教历史文化的论域中进行。在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上,他认同"内外结合"的研究方法,反对将文学研究作为普泛式的文化研究,坚持文学既拥有自身的疆界,又是在一定的时代精神、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需要在跨学科视域中予以深入讨论的基本立场,主张以形式诗学与文化诗学有机结合的批评方法,在有效认识文学文本的艺术世界如何被建构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揭示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关于外国文学史,他主张要更重视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书写,更要注意打破以往东西方文学二分的认识模式,并且要警惕将文学研究变为某种文化批评理论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伯来文学 研究方法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慧晶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对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定义和范围做了新的界定,分析了它的形成、特点及性质,指出了由文化附加义偏误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类型,说明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文化附加义 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中和军话、官田军话舌齿音声母的两种链式音变
3
作者 刘春陶 倪博洋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6,共18页
海南中和、官田两处军话同样受到侗台语和闽粤方言影响,但在是否产生内爆音声母和声母系统如何接触演变问题上表现迥异。通过不同声类的历史比较,可以发现两地军话的舌齿音声母均存在链式音变,但演变链的环节各不相同。演变的触发环节... 海南中和、官田两处军话同样受到侗台语和闽粤方言影响,但在是否产生内爆音声母和声母系统如何接触演变问题上表现迥异。通过不同声类的历史比较,可以发现两地军话的舌齿音声母均存在链式音变,但演变链的环节各不相同。演变的触发环节和语言接触的社会因素有关,演变链的后续环节则为方言音系内部调整,可反映二者作为官话的底层声类结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军话 舌齿音声母 链式音变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白水鸣粤语有多少个声调?——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声学实验分析之一 被引量:3
4
作者 冉启斌 张玉岩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54,共14页
文章是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的研究报告之一。对四名水鸣镇粤语(地佬话)发音人声调语音的声学分析表明,现水鸣镇粤语有13个声调,其中舒声8调,入声5调。研究发现,水鸣镇粤语存在系统的"送气分调"现象,在平、上、去、入四类声... 文章是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的研究报告之一。对四名水鸣镇粤语(地佬话)发音人声调语音的声学分析表明,现水鸣镇粤语有13个声调,其中舒声8调,入声5调。研究发现,水鸣镇粤语存在系统的"送气分调"现象,在平、上、去、入四类声调中各形成一个送气调,并有一定程度的"送气消失"发生;阳上则分化消失,主要派入送气上、阳去等调。水鸣镇粤语是目前见于报道证实的汉语方言最大单字调清单。汉语方言极限声调清单研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白水鸣镇粤语(地佬话) 极限声调清单 声学分析 送气分调 阳上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学生汉语元音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玉娟 石锋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本文以对汉语和德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德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和中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考察德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元音学习上的表现,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语言迁移 元音格局 正迁移 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祖晓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0,共8页
更正性反馈是近年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汉语教学界对更正性反馈的实证性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策略的分布以及与偏误类型的关系等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汉... 更正性反馈是近年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汉语教学界对更正性反馈的实证性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策略的分布以及与偏误类型的关系等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汉语课堂的更正性反馈的频率很高,其中对语法偏误的反馈率最高。汉语课堂中使用最多的反馈策略是重铸,其次是形式协商,而传统的明确纠错的使用率最低。反馈策略与偏误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语音和语法的反馈以重铸策略为主,词汇的反馈策略以形式协商为主,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和策略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教学强调语言形式,关注形式与意义结合及重视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正性反馈 重铸 形式协商 明确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与方法问题 被引量:35
7
作者 卢福波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性质对语法教学切入点与途径、体系与方法的制约作用 ,阐述了教学内容浅化与简化的调整和处理问题以及对比和比较、自识和自检。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 性质 体系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度原则与临摹顺序--汉语异韵拟声词的语音规律与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冉启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3-585,共13页
不少研究指出,以北京话为主的某些拟声词(如"滴答"、"叮咚"、"叽里咕噜"、"乒零乓啷"、"扑通"、"唧里咯当"等),前面韵母往往用[i]类元音,后面韵母往往用[a]、[u]类元音。... 不少研究指出,以北京话为主的某些拟声词(如"滴答"、"叮咚"、"叽里咕噜"、"乒零乓啷"、"扑通"、"唧里咯当"等),前面韵母往往用[i]类元音,后面韵母往往用[a]、[u]类元音。前面韵母可以没有鼻音韵尾,但如有鼻音韵尾,则后面韵母必有鼻音韵尾,等等。文章重新分析了拟声词的这些语音规律,认为支配这些语音规律的应该是亮度(brightness)原则,即拟声词前一二分单位的亮度不能低于后一二分单位的亮度。文章进一步分析讨论了亮度原则的客观原因,认为这一原则是与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相适应的,而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又是由人耳客观的生理基础及外在声音的客观声学属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拟声词 语音规律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和老挝语结构助词thi^(︶33)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齐春红 黄意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3,共5页
汉语结构助词"的"前后成分与老挝语结构助词thi^(︶33)相对应的后前成分有异同,尤其表现在老挝语里的thi^(︶33)字短语的使用范围比汉语里的"的"字短语小得多。在"的"和thi^(︶33)的隐现规律的异同中,又... 汉语结构助词"的"前后成分与老挝语结构助词thi^(︶33)相对应的后前成分有异同,尤其表现在老挝语里的thi^(︶33)字短语的使用范围比汉语里的"的"字短语小得多。在"的"和thi^(︶33)的隐现规律的异同中,又表现为特别老挝语里的结构助词和汉语的结构助词一样具有凸显偏项的功能,不同的是汉语内涵定语是否加"的"形成称谓性定语和非称谓性定语的对立,而老挝语里没有这种对立,老挝语里表称谓性的定语不加结构助词,而一些描写性的定语也同样可以不加结构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thi^33 语法功能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层级划分与项目排序问题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卢福波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60,共7页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问题,很多专家有过精辟的、很有成就的研究,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在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来集中地探讨一下关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层级划分、项目排序等一些原则和方法问题。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 层级划分 项目排序 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对课堂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祖晓梅 马嘉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5,共10页
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不相符会负面地影响纠错反馈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和分析了194名汉语学习者和67位汉语教师对纠错反馈的信念和态度。结果发现,在是否应该纠错、谁来... 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不相符会负面地影响纠错反馈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和分析了194名汉语学习者和67位汉语教师对纠错反馈的信念和态度。结果发现,在是否应该纠错、谁来纠错、什么时机纠错、纠正什么错误、如何来纠错五个问题上,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虽然大多数汉语教师和学生都赞同课堂纠错反馈,但是学习者更喜欢来自教师立即而明确的纠错,重视对语法和语音的纠错,偏爱规则讲解的纠错方式。而教师更喜欢间接和能够引出学生自我纠正的纠错策略。本文分析影响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因素,并讨论了此项调查对汉语课堂教学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与态度 纠错反馈 汉语教师 汉语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素同义逆序词在汉语韩语中的差异表现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在均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3期46-49,共4页
19世纪以前的韩国一直是“言文二致”,即生活当中使用口语,写在纸上使用多借自汉语的书面语的二重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书面语与口语之间互相渗透,大量汉字词涌入韩国语当中。因此,韩国语的大部分汉字词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相同,但... 19世纪以前的韩国一直是“言文二致”,即生活当中使用口语,写在纸上使用多借自汉语的书面语的二重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书面语与口语之间互相渗透,大量汉字词涌入韩国语当中。因此,韩国语的大部分汉字词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相同,但是由于汉字从中国传到韩国以后,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序词 现代汉语 韩语 汉语大词典 汉字词 词义相同 词义差异 语序颠倒 完全相同 词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温宝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104,共10页
本文选取了30名母语背景为美国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从其发音的准确性和集中性两个方面对他们习得汉语元音的进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决定第二语言元音习得顺序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母语元音和目标语元音的相似性,新元音习得的速度快于相似... 本文选取了30名母语背景为美国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从其发音的准确性和集中性两个方面对他们习得汉语元音的进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决定第二语言元音习得顺序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母语元音和目标语元音的相似性,新元音习得的速度快于相似元音。元音内在的标记性在习得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新元音的习得情况受到标记性强弱程度的制约,标记性弱的新元音比标记性强的新元音习得的速度快。但是,元音的强标记性会严重阻碍元音的习得,甚至会使新元音的习得最终晚于相似元音。这一实验结果不支持对比分析假说,修正了新迁移假说和标记性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音 习得 迁移 标记性 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中韩同形词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英月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43,共6页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中韩同形词比较分析[韩国]朱英月零0.1在汉字文化圈内,韩国是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国家。韩国语词汇系统中,汉字词就占一半以上①,其中中韩同形词又占非常大的比重②。0...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中韩同形词比较分析[韩国]朱英月零0.1在汉字文化圈内,韩国是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最悠久、关系最密切的国家。韩国语词汇系统中,汉字词就占一半以上①,其中中韩同形词又占非常大的比重②。0.2所谓中韩同形词,是指在书面上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形词 韩国语 比较分析 汉语水平 汉字词 《大纲》 《现代汉语词典》 中韩 词汇 基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加拿大汉语教学现状看海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14
15
作者 崔建新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5,共7页
本文首先对加拿大东部的汉语教学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与分析,在指出其特点与问题后,对加拿大的“汉语热”进行了尽可能冷静与客观的思考,进而联系世界范围内海外汉语教学中所存在的教材建设与师资培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加拿大东部 中文学校 汉语热 汉语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语普通话语句的焦点原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锋 夏全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0-594,共15页
焦点问题是语言研究的焦点。石锋等通过实验分析普通话不同类型焦点的韵律表现,梳理和总结已有的实验结果,初步概括和归纳出10个普通话焦点原理:自然焦点原理、强调焦点原理、对比焦点原理、否定焦点原理、疑问焦点原理、祈使焦点原理... 焦点问题是语言研究的焦点。石锋等通过实验分析普通话不同类型焦点的韵律表现,梳理和总结已有的实验结果,初步概括和归纳出10个普通话焦点原理:自然焦点原理、强调焦点原理、对比焦点原理、否定焦点原理、疑问焦点原理、祈使焦点原理、情感焦点原理、单一焦点原理、焦点辖域原理和焦点连续统原理。本文对这些原理做出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音高 时长 音量 焦点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社会面称语的组合规则及其功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韩志刚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第一部分根据面称语的社会属性对现代汉语中社会面称语进行了全面分类 ,并概括出六条使用组合规则。第二部分分析了面称语具有的四种功能 ,即 :唤起功能、指别功能。
关键词 面称语 组合规则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春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5,共8页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这些教科书资料的研究和探讨不仅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加深了我们对近代汉语的认识,同时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的建构与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65,共7页
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存在,也为后来者提供着思想与话语的资源。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梳理了这一批评派别出现的原因和转型场域,对陈晓明、陈思和、程光炜、孟繁华、郜元宝、张清华等人的批评文本进行了细... 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存在,也为后来者提供着思想与话语的资源。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梳理了这一批评派别出现的原因和转型场域,对陈晓明、陈思和、程光炜、孟繁华、郜元宝、张清华等人的批评文本进行了细读和分析,以说明其批评实践的特征及其与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析,以期为1990年代学院派批评的源起、发展和历史提供一种理解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代 学院派批评 批评实践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区分语言与方言——基于核心词汇的距离计算方法探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冉启斌 索伦.维希曼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2期50-58,共9页
确定一种语言变体是语言还是方言,牵涉到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多方面因素。本文使用计算分析的方法,从语言自身的差异程度来探索语言与方言之间的界限,为语言与方言的区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论文以ASJP数据库中的语档为对象,计算语言变... 确定一种语言变体是语言还是方言,牵涉到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多方面因素。本文使用计算分析的方法,从语言自身的差异程度来探索语言与方言之间的界限,为语言与方言的区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论文以ASJP数据库中的语档为对象,计算语言变体之间归一化列文斯坦距离的大小,提出0.48这一距离值可以作为区分语言与方言的临界值。论文还讨论了《民族语言志》(Ethnologue)对语言与方言的区分过度与区分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方言 计算分析 归一化列文斯坦距离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