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氢合金材料研究与开发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军 张允什 曹学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55-58,共4页
贮氢合金材料是一种今人瞩目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简要说明了贮氢合金材料的类型及应用要求,重点叙述了其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关键词 贮氢合金 合金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镁基储氢合金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袁华堂 李秋荻 +2 位作者 王一菁 宋赫男 冯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用扩散法成功地合成了Mg1.5Al0.5-xNiVx(x=0,0.1,0.2,0.3,0.4)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合金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相,其化学式为Mg3AlNi2,属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新相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 用扩散法成功地合成了Mg1.5Al0.5-xNiVx(x=0,0.1,0.2,0.3,0.4)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合金中出现一个新的物相,其化学式为Mg3AlNi2,属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新相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钒的添加使合金的容量进一步提高.未经任何预处理的Mg1.5Al0.3V0.2Ni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333mA·h·g-1(50 mA·g-1,-0.5V vs.Hg/HgO).Al对六方晶系Mg2Ni合金结构中Mg的部分取代对于延长合金的循环寿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电化学性质 合成 扩散法 放电容量 镍氢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陶占良 彭博 +2 位作者 梁静 程方益 陈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26-40,66,共15页
氢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氢能是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的储存是氢能现阶段开发和利用的瓶颈。氢的储存方法有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3种,其中高压气态储存或低温液态储存不能满足将来的储氢目标。固态储氢是通... 氢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氢能是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的储存是氢能现阶段开发和利用的瓶颈。氢的储存方法有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3种,其中高压气态储存或低温液态储存不能满足将来的储氢目标。固态储氢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于固态材料中,其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氢气储存方式。高密度储氢材料由轻元素构成,包括铝氢化物、硼氢化物、氨基氢化物、氨硼烷等,理论储氢质量分数均达到5%以上。综述了高密度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认为高储氢容量、近室温操作、可控吸/放氢、长寿命的轻质氢化物材料有希望达到燃料电池和移动氢源应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高密度储存容量 轻质氢化物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_4F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宇展 周震 +2 位作者 任俊霞 高学平 阎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7-482,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2步合成了掺Cr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1-xCrxPO4F(x=0,0.01,0.03,0.05,0.07),XRD测试表明LiV1-xCrxPO4F属三斜晶系。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实验表明:掺Cr后LiVPO4F正极材料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嵌出,材... 采用高温固相法2步合成了掺Cr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1-xCrxPO4F(x=0,0.01,0.03,0.05,0.07),XRD测试表明LiV1-xCrxPO4F属三斜晶系。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实验表明:掺Cr后LiVPO4F正极材料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嵌出,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进一步提高,例如,铬掺杂的LiVPO4F样品在室温、0.2C倍率下充放电,循环50周后容量在110mAh·g-1以上。文中还讨论了充放电容量随掺Cr量的关系,nCr含量为0.03的LiV1-xCrxPO4F有着较高的放电平台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VPO4F 铬掺杂 循环伏安(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任俊霞 阎杰 +1 位作者 王小建 高学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两种主要合成方法: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描述了其晶体结构及充放电和循环性能;介绍了碳对于提高材料导电性以及使晶粒变小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LiFePO4掺杂Mn、Ti、Zr改性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循环性能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充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MgV_2O_6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袁华堂 焦丽芳 +3 位作者 曹建胜 刘秀生 赵明 王永梅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0-463,共4页
 以MgO和V2O5为原料,应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具有单斜结构的MgV2O6.在非质子性电解液(如Mg(AlBu2Cl2)2/THF溶液)中,Mg2+在这一正极材料中表现出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关键词 电池正极 电化学性能 正极材料 循环性能 电解液 放电 固相合成法 制备 THF V2O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宇展 任慢慢 +2 位作者 吴青端 魏进平 阎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很多的优良特性,发展很快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的嵌锂氧化物LiCoO2、LiNiO2、LiCoxNi1-xO2、LiCo1/3Ni1/3Mn1/3O2、LiMnO2、LiMn2O4、LiFePO4上。近年来,钒...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很多的优良特性,发展很快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的嵌锂氧化物LiCoO2、LiNiO2、LiCoxNi1-xO2、LiCo1/3Ni1/3Mn1/3O2、LiMnO2、LiMn2O4、LiFePO4上。近年来,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对嵌锂钒系化合物LiV3O8,LiNiVO4,Li3V2(PO4)3和LiVPO4F等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锂钒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研究新动向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先友 张允什 +1 位作者 阎杰 宋德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3-237,共5页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墨无序化条件、石墨掺杂形成纳米级复合材料和对石墨改性使其形成纳米级孔、洞和通道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提高锂的可逆贮量和减少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利于负极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并认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 石墨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VPO_4F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宇展 任俊霞 +2 位作者 周震 高学平 阎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7-1600,共4页
A new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wo steps of solid-state reactions. In the first step, vanadium pentoxide,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a 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were pre-heated at... A new cathode material, LiVPO4F,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wo steps of solid-state reactions. In the first step, vanadium pentoxide,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a high surface area carbon were pre-heated at 300 ℃ and reacted at 750 ℃ under an inert atmosphere to yield the trivalent vanadium phosphate VPO4. In the second step, the product LiVPO4F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with VPO4 and LiF. The LiVPO4F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charge/discharge testing measurements. The LiVPO4F is triclinic crystalline system. At 0.1 C rate, the first charge/discharge capacities were 150.1 mAh·g-1 and 132.6 mAh·g-1; At 0.2 C rate, the first charge/discharge capacities were 142.9 mAh·g-1 and 125.2 mAh·g-1. The LiVPO4F from this work has higher charge/discharge voltage 4.3 V and 4.1 V,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氟磷酸钒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硅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伏萍萍 宋英杰 +5 位作者 张宏芳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许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3-1827,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但电池依然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在1.5 ̄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循环1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0.47mAh·cm-2以上,为初始容量的84%。每周容量衰减率仅为初周的0.16%。HRTEM和SAED结果表明,该薄膜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仍为非晶态,这可能是其具有良好电化学循环寿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非晶硅薄膜 磁控溅射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军 陶占良 袁华堂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卫星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撰文...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电器,并逐步向大功率系统如电动汽车、卫星以及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拓展。本刊特邀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撰文并阐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作了介绍.比较了两类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电极材料 便携式电器 笔记本电脑 大功率系统 工作电压 高比能量 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翟金玲 魏进平 +2 位作者 杨晓亮 高学平 阎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65-770,共6页
综述了目前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LiMn2O4和LiNiO2及其掺杂衍生物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的方法、所用材料、效果以及机理的最新进展。LiCoO2、LiNiO2和LiNi0.8Co0.1Mn0.1O2的热稳定性较差,LiMn2O4和LiNi0.8Co0.2O2由于与电解... 综述了目前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LiMn2O4和LiNiO2及其掺杂衍生物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的方法、所用材料、效果以及机理的最新进展。LiCoO2、LiNiO2和LiNi0.8Co0.1Mn0.1O2的热稳定性较差,LiMn2O4和LiNi0.8Co0.2O2由于与电解液的恶性相互作用等原因高温循环性能很差。在正极材料表面通过各种方法包覆一层阻隔物,可弥补材料的缺点,提高材料的实用性。包覆材料主要包括无机氧化物、无机盐、单质和导电聚合物四大类,其中AlPO4和LiMn2O4包覆可明显提高LiCoO2等的热稳定性,LiCoO2、LiAlO2和SiO2包覆可提高LiMn2O4等高温时的循环稳定性。表面包覆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改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方法,很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包覆方法 包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制备新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进平 邓斌 +2 位作者 阎杰 周震 宋德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12,共4页
利用电解金属制得Co(OH)2-2xRx(其中R为有机酸和无机酸根离子)中间产物,然后根据钴含量与LiOH.H2O固相反应制得了LiCoO2.通过X光衍射,扫描电镜以及激光粒度测试表明,所得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结构纯正,粒度分布集中,比表面积较大;对... 利用电解金属制得Co(OH)2-2xRx(其中R为有机酸和无机酸根离子)中间产物,然后根据钴含量与LiOH.H2O固相反应制得了LiCoO2.通过X光衍射,扫描电镜以及激光粒度测试表明,所得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结构纯正,粒度分布集中,比表面积较大;对其进行充放电实验表明,放电容量比较高,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6mAh/g,循环10次后容量仍保持在142 mAh/g.该法可大大降低制备LiCoO2的生产成本,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洪波 周艳红 +1 位作者 陶占良 陈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替代商业化石墨或碳负极的材料。然而,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衰减阻碍了硅负极在商业上的使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硅基负极材料(硅单质、硅氧化物、硅复合物以及采用不同的粘结剂...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替代商业化石墨或碳负极的材料。然而,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衰减阻碍了硅负极在商业上的使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硅基负极材料(硅单质、硅氧化物、硅复合物以及采用不同的粘结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负极 锂离子电池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镁储氢材料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墨伟 孙洪亮 +2 位作者 张海昌 杨化滨 周作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5,共7页
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镁储氢材料吸放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众多研究表明,应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并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或者用ABx型储氢合金与镁复合,都能显著改善镁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关键词 纳米镁储氢材料 高能球磨 过渡金属氧化物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储钠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钱江锋 高学平 杨汉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3-529,共7页
大规模储能的二次电池不仅需要具有适宜的电化学性能,更需考虑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等应用要求.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受到制约.从资源与环境方面考虑,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更具应用优势.然而,从目前的技术现状来看,几类不... 大规模储能的二次电池不仅需要具有适宜的电化学性能,更需考虑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等应用要求.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受到制约.从资源与环境方面考虑,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更具应用优势.然而,从目前的技术现状来看,几类不同的嵌钠正极材料虽显现出可观的嵌钠容量与较好的循环性,但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尚待提高.硬碳材料和合金负极最有希望用于钠离子电池,这类材料的初始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仍有待改善.本文简要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在材料要求方面的差异,回顾了近年来钠离子电池材料探索中的突破性进展,并主要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讨论了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储钠反应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_(1+x)V_3O_8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黎 焦丽芳 +1 位作者 袁华堂 王先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9-195,共7页
钒酸锂(Li1+xV3O8)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可用作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Li1+xV3O8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Li1+xV3O8作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 钒酸锂(Li1+xV3O8)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可用作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Li1+xV3O8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Li1+xV3O8作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备受瞩目,成为了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本文综述了Li1+xV3O8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从结构与充放电机理、合成方法及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此外,综述了Li1+xV3O8作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锂 锂离子电池 水溶液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g_(1.8)La_(0.2)Ni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洪亮 张燕燕 +2 位作者 张海昌 杨化滨 周作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应用高能球磨法制备Mg-x%Mg1.8La0.2Ni(x=10、20和30)纳米复合储氢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晶和非晶态混合结构的性质,吸氢温度降低,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在423K,2.5MPa... 应用高能球磨法制备Mg-x%Mg1.8La0.2Ni(x=10、20和30)纳米复合储氢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纳米晶和非晶态混合结构的性质,吸氢温度降低,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在423K,2.5MPa氢压的条件下,50s内即可达到最大吸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镁基合金 复合储氢材料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镍钴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焕顺 艾仕云 +1 位作者 汪建民 刘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综述了锂镍钴氧化物的合成及改性方法。在优化合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掺杂改性和表面修饰(包覆)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镍钴氧化物 掺杂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稀土高性能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华堂 王一菁 +1 位作者 闫超 宋大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稀土储氢合金是研究最早的储氢合金,也是目前仅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储氢合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稀土储氢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例如感应熔炼、电弧熔炼、真空磁悬浮熔炼等以及较为新颖的自燃燃烧法;总结了改... 稀土储氢合金是研究最早的储氢合金,也是目前仅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储氢合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稀土储氢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例如感应熔炼、电弧熔炼、真空磁悬浮熔炼等以及较为新颖的自燃燃烧法;总结了改性处理方法,如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分别讨论了AB5型、R-Mg-Ni系稀土储氢合金的元素组成变化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储氢合金 负极材料 镍氢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