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白宏涛 王会芝 徐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将低碳发展目标融入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从而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决策,是促进我国城市发展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然而低碳评价是一个较新的内容,至今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PEIA技术框架,按照... 将低碳发展目标融入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从而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决策,是促进我国城市发展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然而低碳评价是一个较新的内容,至今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PEIA技术框架,按照全过程融入的评价模式进行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低碳发展基础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识别、低碳发展状态判定、评价型和建议型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目标可达性分析等工作,并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规划 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中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拓展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宏涛 刘佳 +1 位作者 徐鹤 王会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111,共5页
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催生的新兴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将低碳理念融入战略环境评价(SEA)的目的就是要把抽象的、宏观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具体项目中。从温室气体的污染特性、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性... 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催生的新兴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将低碳理念融入战略环境评价(SEA)的目的就是要把抽象的、宏观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具体项目中。从温室气体的污染特性、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当前中国SEA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国SEA中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将SEA中的低碳评价指标分为评价型指标和建议型指标,以全面体现SEA的功能定位。评价型指标的作用是综合评价拟议规划对低碳理念的融合程度;建议型指标则是提出低碳发展的评估体系和衡量标准。最后指出,当前中国大部分战略规划都尚未融入明确的低碳发展指标,因此建议型指标的构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SEA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低碳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战略环境评价推进我国的低碳发展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宏涛 王会芝 +1 位作者 游添茸 徐鹤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27,33,共5页
低碳发展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催生的新兴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已经正式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低碳发展目标,并要求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政府中长... 低碳发展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催生的新兴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已经正式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低碳发展目标,并要求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政府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当中。战略环境评价作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战略和决策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推进我国低碳发展、保障碳排放目标的有效工具。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以战略环境评价为工具推进低碳发展的研究成果。通过回顾我国战略环境评价落实发展理念的研究经验,深入探讨了将战略环境评价向低碳发展领域拓展的发展机遇和制度优势等,指出以战略环境评价推进我国的低碳发展战略十分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低碳发展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宏涛 徐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7,100,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5年多以来,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开展有效推进了中国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回顾国内外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5年多以来,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开展有效推进了中国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回顾国内外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就中国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在层次性、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把握以及如何有效融入决策过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建议尽早开展利益相关方分析、推广"综合情景+定量模型"的技术方法、引入制度分析方法并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等,为完善中国的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战略环境评价 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差分模型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婷 徐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 政策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其方法研究对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完善及实践开展至关重要。双重差分(DID)是计量领域用于政策效果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例,采用多期DID评估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探究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DID在政策环境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政策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政策实施前相关政策的回顾性评价。未来应加强政策环境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形成统一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以促进政策环境评价制度的构建与实践的开展。研究发现,政策设计上环境利好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研究区域对农业面源控制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甚至刺激农户施用更多农药,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DID)模型 政策环境评价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城乡规划的整合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婧 路立 +3 位作者 刘成哲 苏萌 杨红军 张一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2,77,共7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必然是与决策体系的融合。以城乡规划为例,研究规划环评与城乡规划过程如何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融合。提出了城乡规划与规划环评整合的实施框架,并识别出城乡规划的10个重要的...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改进与完善的方向必然是与决策体系的融合。以城乡规划为例,研究规划环评与城乡规划过程如何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融合。提出了城乡规划与规划环评整合的实施框架,并识别出城乡规划的10个重要的决策阶段。进一步,针对其中的5个重要的决策阶段,阐明了规划环评如何参与规划过程,从而实现规划环评与决策过程全过程的融合。此外,要使规划环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使决策者将规划环评作为一种内部程序,而非外部强加的对其行政权力的干预。只有决策者认同规划环评可以成为部门协商与公众参与的平台,可以帮助其实现本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和采纳规划环评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的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丁玉洁 刘秋妹 +1 位作者 吕建华 朱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6-159,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的国家之一,完善的立法体系是保障EIA有效性的基础。回顾了我国EIA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历程,阐述了EIA的立法背景和主要驱动力,最后从完善立法框架及建立外部支持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 立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化工园区循环化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文超 白宏涛 +1 位作者 边静虹 徐鹤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20,共5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高水耗、高碳排放等资源环境瓶颈。借助国家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契机,探索煤化工园区的循环化发展路径,对于...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高水耗、高碳排放等资源环境瓶颈。借助国家推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契机,探索煤化工园区的循环化发展路径,对于煤化工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基于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识别了我国煤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核心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园区、企业、项目三个层面解析了循环化改造中的主要任务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工业园区 循环化改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行为视角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潜在影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婷 侯慧敏 +1 位作者 王焕之 徐鹤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1230,I0002,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多个方面,可对耕地抛荒产生一定影响。为评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了农户耕地抛荒的行为解释模型。模型包括(拟)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户(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两类行为主体,以及是否退出农业生产和耕地处置两个决策节点。基于该模型采用情景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不同决策节点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政策实施可能对耕地抛荒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不会影响农户是否退出农业生产的决策,但会对耕地流转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耕地保护,遏制耕地抛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耕地抛荒 耕地流转 农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费CO_2排放估算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冯蕊 朱坦 +1 位作者 陈胜男 张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2006年版)中的计算公式和CO2排放系数缺省值,以居住综合消费碳排放、叠加交通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为基础,应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量...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2006年版)中的计算公式和CO2排放系数缺省值,以居住综合消费碳排放、叠加交通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为基础,应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量及其在总的能源消耗CO2排放量中所占比例.结果表明,2006~2008年天津市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的排放量比2006年增加了13.7%.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在总的能源消耗CO2排放中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 天津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上而下的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被引量:32
11
作者 景侨楠 侯慧敏 +1 位作者 白宏涛 徐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0-427,共8页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城市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准确的城市水平碳排放数据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极为关键,明确碳排放源的关键类别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和精准管控.但是目前中国碳排放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地区和省级层面,城市水...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带来城市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准确的城市水平碳排放数据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极为关键,明确碳排放源的关键类别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和精准管控.但是目前中国碳排放数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地区和省级层面,城市水平由于所需基础数据的不透明和不准确,长久以来缺乏完整的碳排放清单.为解决该问题,在以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省级能源平衡表,尝试利用合理的分配指标从省级碳排放数据估算出下属城市的碳排放,构建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通过与现有可获得的城市水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估算差距均在10%以内,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尝试在时间尺度进行了扩展.为获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连续的中国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数据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思路,也能为各城市分配减排任务和城市间进行减排协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城市 估算方法 能源平衡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