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边法出流条件在可压缩流直接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彩虹 周恒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以嵌边法为出口边界条件试算了亚、超声速平板边界层扰动波的演化、超声速流中涡的传播、亚声速平板边界层尾缘扰动的演化等,以验证嵌边法作为出流条件在可压缩流中的有效性。然后,探讨了嵌边法有关参数的选取问题。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嵌边法 边界条件 可压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流中圆锥头部钝度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溟 罗纪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0-434,共5页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超声速流中各种钝度圆锥周围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圆锥头部钝度增加,使边界层增厚,边界层向自由流的过渡变得更平缓。这种变化进而使流场稳定性发生改变,通过对流场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圆锥钝度增加,...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超声速流中各种钝度圆锥周围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圆锥头部钝度增加,使边界层增厚,边界层向自由流的过渡变得更平缓。这种变化进而使流场稳定性发生改变,通过对流场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圆锥钝度增加,边界层中最先出现不稳定波的位置向后移动,临界雷诺数增加;流场中存在不稳定波的频带变窄,同时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T-S波的不稳定频段向低频移动时,其增长率减小,不稳定特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钝锥 边界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边界层的转捩问题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6-523,共8页
取40km高空处的气体参数,对来流马赫数为8、10和12等三种不同情况的平板边界层和楔角为20°的楔型体边界层,做了转捩发生位置的预测。所用方法为改进的eN方法。结果发现,壁面条件对是第一还是第二模态波决定转捩位置有很大关系。如... 取40km高空处的气体参数,对来流马赫数为8、10和12等三种不同情况的平板边界层和楔角为20°的楔型体边界层,做了转捩发生位置的预测。所用方法为改进的eN方法。结果发现,壁面条件对是第一还是第二模态波决定转捩位置有很大关系。如对于传统的eN方法,如果取N为10作为转捩判断标准,对马赫数为12的楔体边界层,等温壁条件下由第二模态波决定的转捩位置距前缘13m左右,而平板边界层中两模态波所决定的转捩位置距前缘均超过50m。而采用改进的eN方法,平板边界层中两模态波所决定的转捩位置距前缘均超过10m,而对马赫数为12的楔体边界层,两模态波所决定的转捩位置距前缘均出现小于5m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边界层 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实验可控扰动的引入方法
4
作者 闫溟 罗纪生 曹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9-283,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二维平板超声速边界层中,由壁面处安装的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的演化过程。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由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能很快演化成标准的T-S波,但扰动的各物理量的演化为T-S波的速度并不相同,即各物理量并不...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二维平板超声速边界层中,由壁面处安装的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的演化过程。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由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能很快演化成标准的T-S波,但扰动的各物理量的演化为T-S波的速度并不相同,即各物理量并不同时形成T-S波,速度最先形成,而温度最晚。在相同的条件下,由不同激振形式或不同宽度的薄膜引入的扰动的演化速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实验 边界层控制 壁面扰动 T-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