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确定位 精细培养——南开大学哲学类本科生选拔和培养的几个做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新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7,共4页
哲学知识的特殊性需要其精准选拔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大学哲学专业优良的师生比,使其能够在本科阶段即进行精细化培养。最近十多年间,南开大学哲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招生环节,将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与自... 哲学知识的特殊性需要其精准选拔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大学哲学专业优良的师生比,使其能够在本科阶段即进行精细化培养。最近十多年间,南开大学哲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招生环节,将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与自主招生结合起来,精准选拔适合学习哲学的专业人才;在培养环节,以"知南开知哲学"为载体进行"地方专业史"教育,以"全程导师制"为载体探索精细化培养方案,以"知哲学知社会"为载体进行社会接轨教育。这些做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链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中学生夏今营 全程导师制 知哲学知社会 精确 精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的祭祀文化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乔清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98,共6页
儒家文化是自然祛魅之前的文化,它对于自然保留着神性或神意的看法,承认自然之"魅"。其所谓自然之神意或魅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妙莫测的运行机制和力量。儒家文化通过祭祀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报答,这叫做"... 儒家文化是自然祛魅之前的文化,它对于自然保留着神性或神意的看法,承认自然之"魅"。其所谓自然之神意或魅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妙莫测的运行机制和力量。儒家文化通过祭祀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报答,这叫做"报本反始"和"仁至义尽"。祭祀之礼的生态意义在于它把人从属于自然,从属于天道,使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促使人们对于自然保持敬畏的情感。这是一种在宗教掩盖之下的生态循环观念,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之魅 祭祀 生态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的“诗意栖居”——李退溪诗中的士精神 被引量:3
3
作者 乔清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7,共9页
采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实则也是哲学思想来研究李退溪的诗作,同时又利用李退溪诗作和儒家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海德格尔的哲学,由二者的双向互释来理解李退溪诗作中的士的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乃是儒家... 采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实则也是哲学思想来研究李退溪的诗作,同时又利用李退溪诗作和儒家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海德格尔的哲学,由二者的双向互释来理解李退溪诗作中的士的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乃是儒家的"生生"、"天地之心"。李退溪以其自觉的归隐实现了本真的存在状态,他的诗作表明,他把握了这个"生生",从而通达了"存在",获得一种与物同体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包含兼济天下的情怀。由通达存在,士获得了一种影响世人的存在的力量;而海德格尔的通达存在则谈不上是一种快乐,甚至是一种枯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退溪 诗意栖居 本真 存在 归隐 与物同体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的境界论思想简论 被引量:3
4
作者 乔清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共6页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朱子哲学研究的范式采用的主要是西方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他的格物说,且把它作为主客体的认识关系问题,忽视了朱子哲学的中国特点。文章打破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运用冯友兰的境界论思想来研究朱子哲学...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朱子哲学研究的范式采用的主要是西方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他的格物说,且把它作为主客体的认识关系问题,忽视了朱子哲学的中国特点。文章打破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运用冯友兰的境界论思想来研究朱子哲学,指出朱子关于道体流行、仁、孔颜乐处的论述,以及人在功夫纯熟后达到的心纯是理,发即中节的超自律道德思想,都是天地境界的内容。天地境界在朱子哲学中是人与自然的审美性统一,显示了朱子哲学高超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冯友兰 哲学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伦·卡尔松论建筑审美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富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艾伦·卡尔松将建筑的审美特性概括为三项:存在、处所与功能。存在指建筑物巨大的物理体量,处所指特定物理、文化环境对建筑物存在合理性的规定,功能则是指建筑存在的独特意义。这三项均准确地揭示出建筑区别于其它艺术对象的独特本... 艾伦·卡尔松将建筑的审美特性概括为三项:存在、处所与功能。存在指建筑物巨大的物理体量,处所指特定物理、文化环境对建筑物存在合理性的规定,功能则是指建筑存在的独特意义。这三项均准确地揭示出建筑区别于其它艺术对象的独特本质,且对建筑的阐释渐次深入。上述三项不仅是对建筑审美特性的准确揭示,同时也为卡尔松的建筑美学与人类环境美学筑起了过渡、沟通的桥梁,环境性与功利主义是其建筑审美特性论的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卡尔松 建筑审美特性 存在 处所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想像力难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在康德那里,想像力首先被定位为一种直观的能力,而这种直观的能力不同于感性直观之处在于它可以超越"对象在场"的条件限制,这一特征使得想像力直观在本性上是一种"自由的直观"。不过,想像力的自由虽然是无限的,却... 在康德那里,想像力首先被定位为一种直观的能力,而这种直观的能力不同于感性直观之处在于它可以超越"对象在场"的条件限制,这一特征使得想像力直观在本性上是一种"自由的直观"。不过,想像力的自由虽然是无限的,却并不是无规则的,它必须接受理性法则的指导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想像力 自发的直观 自由的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丁·路德与神秘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仕颖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路德学界和西方文明史学界的重视,并被认为是含混不清的。从中世纪末期的神秘主义来看,神秘主义,特别是德意志神秘主义,对青年路德思想发展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路德学界和西方文明史学界的重视,并被认为是含混不清的。从中世纪末期的神秘主义来看,神秘主义,特别是德意志神秘主义,对青年路德思想发展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神秘主义帮助路德突破了中世纪末期的称义神学范式,并被整合到其成熟的神学思想中。最终,路德确立起了"因信称义"的核心教义并与神秘主义分道扬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路德 神秘主义 中世纪末期 自弃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