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析——基于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变革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巴特尔 马智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18,共6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入手。变革是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完善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高校社会问责机制提供...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入手。变革是高校社会问责机制完善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为高校社会问责机制提供变革契机,而社会问责机制变革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校社会问责机制的五维度构架分析发现:其在单一维度和多重维度的变革趋向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高校质量保障有效性与社会利益诉求多样化、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参与不受重视之间的“不平衡”局面。其改进策略则需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层层推进:高校和社会应重新审视社会公众参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能力与权责理念;政府和高校需协力推动实现内容层面和联结性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和法律建设;在实践层面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要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社会参与渠道等方面实现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 “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质量监控机制 高校社会问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视角:电子政府运用于农民教育
2
作者 郭立强 梁莹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68,共5页
当前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仍然存在覆盖度、内容以及操作上的问题,而农民本身也仍然没有在思想和能力上准备好进入电子政府的世界,这让电子政府内有的效能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应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合理政府职能配置、加强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仍然存在覆盖度、内容以及操作上的问题,而农民本身也仍然没有在思想和能力上准备好进入电子政府的世界,这让电子政府内有的效能不能完全发挥。因此,应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合理政府职能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用户导向的电子政府,并努力提高农民适应电子政府要求的素质,通过电子政府和农民自身的融合推动,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以此来实现电子政府对于农民教育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府 农民教育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供”视角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合作机理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合供”理论源于公共管理学,强调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与公共服...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合供”理论源于公共管理学,强调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与公共服务能力。基于“合供”理论的内涵及应用,围绕“谁参与合供”“为什么合供”“怎么合供”三个问题,分析政府部门、项目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公共组织在合作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阐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缘由及意义,来选择多元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搭建多元主体合作育人平台、实施多元主体合作育人管理等方式,优化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满足数智化职业场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供”理论 职业教育 现场工程师 合作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大学基金委员会招标竞价制度的历史与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伦轩 陈.巴特尔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2,共5页
招标竞价制度是英国高等教育市场改革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它力图使英国高等教育拨款机制从直线型分配向市场型分配模式转变,从而影响高等教育市场中诸多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增加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文化缺位、垄断联盟以及对学生... 招标竞价制度是英国高等教育市场改革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它力图使英国高等教育拨款机制从直线型分配向市场型分配模式转变,从而影响高等教育市场中诸多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增加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文化缺位、垄断联盟以及对学生权力的限制等原因,理论上所期待的政府、大学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并未出现,招标竞价制度的改革遭遇夭折。这段历史对于还处于"黑匣子"当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拨款制度 市场改革 大学基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教育之“潘多拉魔盒”——“机器换人”再解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茹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9,共8页
人工智能导致“机器换人”迭代攀升,故为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然“机器换人”是一柄双刃剑,有弊亦有利,诚如潘多拉魔盒里有灾难亦有希望。设若生产过剩、思维能力受损、人口红利降低是“机器换人”之弊,则同时衍生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人工智能导致“机器换人”迭代攀升,故为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然“机器换人”是一柄双刃剑,有弊亦有利,诚如潘多拉魔盒里有灾难亦有希望。设若生产过剩、思维能力受损、人口红利降低是“机器换人”之弊,则同时衍生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红利上升之益。基于“机器换人”的新挑战,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度复合型人才、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均衡人口红利与技术红利等策略使其扬长避短,并从鉴赏力和“工匠精神”方面剖析“机器换人”之核,且在人与机器“敌友之间”、“共存之道”和“终极之战”等张力中予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潘多拉魔盒 机器换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明广 茹宁 丁凤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6-19,共4页
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出的重要部署。面向“就业”和“升学”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探索中反身抽象其实践逻辑,... 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出的重要部署。面向“就业”和“升学”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探索中反身抽象其实践逻辑,从实践理念、实践路径、实践工具、实践场域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可以为后续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逻辑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外部生成逻辑 内部生成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现代学徒制改革研究——红印章计划的引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薪茹 李薪宇 茹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5,共8页
加拿大现代学徒制针对面临的困境进行积极改革。引入红印章计划的改革模式,成为解决新时期困境的高效举措,并在技能迁移、技能开发、技能认证和技能统一方面推动加拿大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的实现,其改革经验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向高层级... 加拿大现代学徒制针对面临的困境进行积极改革。引入红印章计划的改革模式,成为解决新时期困境的高效举措,并在技能迁移、技能开发、技能认证和技能统一方面推动加拿大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的实现,其改革经验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向高层级态势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现代学徒制 红印章计划 改革推进路径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博士生培养中的问题表征、原因探析及改进建议--基于部分试点院校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丁楠 杨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3,共5页
采用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法对部分试点院校工程博士生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工程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各培养环节自成体系、培养成效不够理想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包括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不健全、院校层面培养运行... 采用文本分析、深度访谈法对部分试点院校工程博士生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工程博士生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各培养环节自成体系、培养成效不够理想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包括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不健全、院校层面培养运行机制不完善、工程博士生工学矛盾突出等。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从注重形成工程博士特色的目标定位、优化依托科研项目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工程博士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博士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优化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院 王旗 丁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30,共7页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要制度保障,其内在机理主要包括制度设计理念、制度运行过程和制度运行成效三个方面。在明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发现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存在科学和技术融合理念模糊、运行中分工协...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要制度保障,其内在机理主要包括制度设计理念、制度运行过程和制度运行成效三个方面。在明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发现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存在科学和技术融合理念模糊、运行中分工协调机制不健全、运行成效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建议从'以科学与技术的融合逻辑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依据''明晰工程博士导师组内不同导师的权责''建立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长效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来优化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以促进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高效协调运行,从而促进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工程博士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 科技融合 内在机理 权责分配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