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陈浩 薛婷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集体行动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科学共同体关注。20世纪早期,社会心理学曾是集体行动研究界的主导视角,后逐渐转至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最近20多年,社会心理学视角开始复苏,进入研究复兴期。社会心理学家先后确认工具理性、社会认同和群体愤... 集体行动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科学共同体关注。20世纪早期,社会心理学曾是集体行动研究界的主导视角,后逐渐转至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最近20多年,社会心理学视角开始复苏,进入研究复兴期。社会心理学家先后确认工具理性、社会认同和群体愤怒这三种影响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主要前因变量,并分别建构了包含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包含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路径,以及包含社会认同、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的三种重要集体行动参与模型。未来的集体行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行动情境类型、个体心理特征和除愤怒之外的群体情绪在集体行动参与中的作用,考察理想信念等潜在新前因变量的可能地位,加强与群际关系、歧视动机等其它经典研究领域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工具理性 社会认同 群体愤怒 群体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35
2
作者 吕小康 朱振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绪和信念如何从人际心态到群际心态到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反过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文化心态如何具体地作用于群际心态和人际心态的影响过程。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的具体策略从三大层面进行:人际层面需提升医患直接沟通时的技巧与策略,群际层次需改进医患群体的互动模式、建设医患共同体,文化层面需培育医学理念、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媒介形象并改进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社会心态 社会信任 群际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乐国安 赖凯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心理行为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为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社会科学的大浪潮中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心理行为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为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社会科学的大浪潮中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健康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催生了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我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已围绕微博情绪问题,并结合股市预测、社会风险感知、精英与大众关系、地区民族主义等诸多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关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未来的研究者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一新兴研究范式,并且充分发挥该范式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为解决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现实社会问题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心理信息学 微博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乐国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9-25,共7页
图式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认知有4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计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引进图式概念,用"人的图式"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解释... 图式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人认知有4个方面的功能:注意、编码和检索功能,整合功能,理解功能和计划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引进图式概念,用"人的图式"解释人格,用"自我图式"解释自我概念,用"群体图式"解释刻板印象,对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也通过图式概念有了新的阐述。从图式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合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与传统社会心理学单纯研究个体、群体的外部行为方式来预测心理现象的方法相比,图式加工的观点深入到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揭示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知识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 心理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应当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5
作者 乐国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B06期68-70,共3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这在中国的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任何一个社会.在快速发展的阶段.都会出现原有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约束力减弱的状态.不同阶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这在中国的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任何一个社会.在快速发展的阶段.都会出现原有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约束力减弱的状态.不同阶层、群体乃至个体的利益追求都在充分显示,各种社会矛盾都会充分表现并交织在一起。可以说.这是社会能否顺利向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当今及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心理学 应当 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社会 社会成员 社会规范 利益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8
6
作者 乐国安 纪海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 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最终,通过一种深层结构理论,即一种普适性理论将会把它们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管健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5,共6页
当我国社会的污名问题日益突显,不但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恶化人际关系,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目前,污名研究正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探讨在两种不同取向的研究中污名产生来... 当我国社会的污名问题日益突显,不但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恶化人际关系,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目前,污名研究正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探讨在两种不同取向的研究中污名产生来源、分类维度和理论阐释的问题。此外,通过对目前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对这一问题的共同探索的梳理后提出了我国污名研究的未来走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 污名化 社会学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心理学的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纪海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领域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过程影响文化,文化影响心理过程。个体的思想与行为随着它们在时间中的展现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规范与习俗等反过来又影响...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领域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过程影响文化,文化影响心理过程。个体的思想与行为随着它们在时间中的展现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规范与习俗等反过来又影响个体将来的思想与行为。在进化过程、认知需要、人际交流、注意、知觉、思维、归因、人格建构、对所在社会环境的态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都支持了这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心理学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突发事件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笔会) 被引量:27
9
作者 许燕 伍麟 +8 位作者 孙时进 吕小康 辛自强 钟年 彭凯平 周明洁 栾胜华 郭永玉 王俊秀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31,共31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提高民众幸福感和积极心态,也可以为风险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可以直接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提高民众幸福感和积极心态,也可以为风险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辅助民众和政府部门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凸显了民众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认同。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新格局的显现,心理学各种功能将会充分展现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后疫情时代将会整合资源发挥其完整功效,深度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更多的专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治心”--兼论心理学如何服务社会治理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汪新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9,共9页
“治心”泛指利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与技术进行国家治理,尤其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素来重视通过心态秩序的建设促进社会秩序的完善,以使社会不断臻于善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出,则为心理学入场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 “治心”泛指利用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与技术进行国家治理,尤其是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素来重视通过心态秩序的建设促进社会秩序的完善,以使社会不断臻于善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提出,则为心理学入场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通过强调心理学的治理功能而不断拓展心理学的学科边界,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主要方向凝聚学科力量进行治理专题研究,充分利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办学空间为社会心理服务和社会治理培养更多人才,多举措创建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的便利条件与友好氛围,可更好地促进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展开“治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心 心态秩序 社会治理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116
11
作者 姚琦 马华维 +1 位作者 阎欢 陈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47-1659,共13页
以社交网络的典型代表Facebook为例,以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为着眼点,从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四个方面,梳理国外心理学领域有关社交网络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后研究可以在社交... 以社交网络的典型代表Facebook为例,以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为着眼点,从个体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变量四个方面,梳理国外心理学领域有关社交网络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后研究可以在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的测量、样本代表性、线上和线下社交网络的交互作用、具体人格特质变量的预测作用以及对社交网络功能的动态考察等方面推进已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动机 用户 个体行为 FACEBOO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信息学: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心理学新发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薛婷 陈浩 +2 位作者 赖凯声 董颖红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5-337,共13页
在见证了社会计算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勃兴之后,心理学和信息科学在网络信息时代相遇,催生出心理信息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利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通过开展网络调查和实验、开发和利用移动设备、建立数据库和分类体系、使用... 在见证了社会计算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勃兴之后,心理学和信息科学在网络信息时代相遇,催生出心理信息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利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通过开展网络调查和实验、开发和利用移动设备、建立数据库和分类体系、使用开源软件和数据挖掘技术等,获取、整理和分析心理学研究资料。其对大规模复杂数据的掌控能力,使心理学家可以从新的高度和视野,针对现实和虚拟网络中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现象展开研究,重新检视已有理论假设并探索新发现。但是,心理信息学在展现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在技术和研究设计、伦理和研究规范、研究重心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信息学 心理学 信息科学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 被引量:52
13
作者 乐国安 陈浩 张彦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8,共8页
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 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自己小的女性,而中美女性则较稳定;(3)Boston人的配偶选择年龄空间较天津人广;(4)在个性特质方面,天津人更关注承诺性,Boston人更关注精神性与“享乐性”。结果表明,进化心理学对男女间差异有较大解释力,但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却缺乏足够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婚启事 择偶标准 进化心理学 社会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贫困会削弱决策能力?三种心理学解释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吕小康 汪新建 付晓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3-1828,共6页
贫困削弱决策能力的心理学解释有三种基本视角:注意力损耗论认为个体的注意力易集中于资源匮乏的领域而忽略其他,意志力损耗论认为抵制外在诱惑会消耗其意志力,认知控制损耗论认为贫困者的经济决策在难度上高于其他决策。这三种有限心... 贫困削弱决策能力的心理学解释有三种基本视角:注意力损耗论认为个体的注意力易集中于资源匮乏的领域而忽略其他,意志力损耗论认为抵制外在诱惑会消耗其意志力,认知控制损耗论认为贫困者的经济决策在难度上高于其他决策。这三种有限心理资源的损耗会削弱贫困者的认知表现而诱发非理性决策。后续研究应注意澄清三大机制之间的区别,分析贫困损耗认知的结果是否具有可逆性,同时就已有结果的跨文化适用性做出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匮乏 注意力 意志力 认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松-紧文化: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卢俊 陈浩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7-902,共16页
松-紧文化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它发轫于人类学的文化田野考察,致力于刻画不同文化间社会规范强度和对偏差行为宽容程度的结构性特征。松-紧文化有其较为明确的概念定义和成因,以及在国家、区域和个体层次上的测量方法。松-紧文... 松-紧文化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新维度,它发轫于人类学的文化田野考察,致力于刻画不同文化间社会规范强度和对偏差行为宽容程度的结构性特征。松-紧文化有其较为明确的概念定义和成因,以及在国家、区域和个体层次上的测量方法。松-紧文化已广泛运用于自我、人格、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判断与决策、创新、脑认知神经和基因、恐怖主义与社会和谐等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主题之中。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甄别细分社会规范中的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并综合吸收其它研究视角的长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紧文化 跨文化心理学 社会规范 文化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被引量:97
16
作者 张阔 付立菲 王敬欣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1期47-53,共7页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大学生4种学习策略和12种次级策略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策略、心理资本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认知、元认知、...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大学生4种学习策略和12种次级策略以及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策略、心理资本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认知、元认知、动机情感以及资源管理等4种学习策略总体掌握较好;在12种次级策略中,大学生对情绪调节、环境选择、过程监控等策略的掌握较好,而对意志努力、准备复述、学业求助等策略的掌握相对薄弱。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情况是正面的,但也有约17%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偏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学习策略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心理资本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学习策略为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策略 心理资本 学业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吕小康 汪新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84,共9页
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它通过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这种思维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身心不分而非两分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不仅仅是一具生理躯体,还具有气、阴阳、五行... 意象思维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它通过观物取象和取象比类的方式认知世界、推演联系。这种思维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身心不分而非两分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不仅仅是一具生理躯体,还具有气、阴阳、五行等本土概念所体现的弥合物质与精神、联结生理与心理的模糊性与开放性。人们在表达疾病感觉时通常不分生理与心理,任何一方面出现不适感觉即可认为自己生病,在面对心理医生时也倾向于同时报告躯体状况与心理感觉,从而使得临床报告出现较高的躯体化报告率。这正是文化心理影响疾病表达的体现。这也使得疾病不仅是一种医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医学不仅需要生理知识,也需要人文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思维 躯体化 身体观 文化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0
18
作者 乐国安 韩振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心理学认为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可以促进风险情景下的合作;低信任者和高信任者在合作倾向以及乐观性等方面都存在可观察的差异;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人际信任;性别与文化因素对人们的... 心理学认为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可以促进风险情景下的合作;低信任者和高信任者在合作倾向以及乐观性等方面都存在可观察的差异;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人际信任;性别与文化因素对人们的信任有显著影响。而信任的决策过程、神经生理机制等关键问题目前却还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风险 性别差异 文化差异 人际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汪新建 艾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集体记忆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强调人类记忆的社会性特征,重视吸收来自于社会学的记忆研究成果;深刻反思个体心理学对于记忆研究的弊端,积极促进记忆研究的文化转向;主张采纳后现代... 集体记忆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强调人类记忆的社会性特征,重视吸收来自于社会学的记忆研究成果;深刻反思个体心理学对于记忆研究的弊端,积极促进记忆研究的文化转向;主张采纳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建构与叙事性观点,勇于借鉴后现代式的研究路径,这些做法促使集体记忆成为心理学界不可忽略的研究主题。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内,与集体记忆相关的诸多研究已经逐渐展开,但心理学研究集体记忆也存在着概念解释、方法选择以及具体操作等多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研究 后现代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的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华维 郑妍 姚琦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4期363-368,共6页
心理学对疼痛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成果颇丰。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疼痛与基本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注意、情绪、动机和记忆。除了基本心理过程外,社会因素也能够调节疼痛,如社会排斥、信仰、音乐、虚拟情境、金钱和权利等。... 心理学对疼痛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成果颇丰。众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疼痛与基本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注意、情绪、动机和记忆。除了基本心理过程外,社会因素也能够调节疼痛,如社会排斥、信仰、音乐、虚拟情境、金钱和权利等。已有疼痛研究中的疼痛测量方法过于主观,并且疼痛调节因素在临床中缺乏实践价值。当前疼痛研究呈现与具身思潮相结合的趋势,未来应更加重视发掘调节疼痛的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调节 社会因素 具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