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图式与反思理性 解析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理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万里 赵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50,共18页
知识社会学思想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他的整个社会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线索。布迪厄借用现象学概念,对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诠释,并为当代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布迪厄对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学思想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他的整个社会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线索。布迪厄借用现象学概念,对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诠释,并为当代知识社会学的解释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认为,布迪厄对知识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借鉴现象学认识论,将人类的思维原则述作"生成图式"或"信念",用二重性表述替代了认知范畴与社会范畴的二元对立;第二,通过对"实践知识"与"科学(含社会学)知识"遵循的相异逻辑进行说明,探讨了客观真知的生成所倚赖的具体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知识社会学 生成图式 实践感 反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0
2
作者 王鹏 侯钧生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87,共18页
Emotions used to be treated as a boundary research area in sociology until about thirty years ago and since then, this area has stimulated an ever-growing interest from sociologists. Viewing emotions and emotional pro... Emotions used to be treated as a boundary research area in sociology until about thirty years ago and since then, this area has stimulated an ever-growing interest from sociologists. Viewing emotions and emotional processes as social phenomena rather than just mere instincts, sociologists have examined the social sources of emotions; applied theories of emotional processes to such domains as devi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or group solidarity; and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emotions on individual behaviors and social life. This review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 three areas of social sources of emotions, emo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motion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future trends in this line of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区研究看社会学的中国风格——以学科理想与知识建构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宣朝庆 王处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学术创新之一,是“社会学中国化”的成功尝试。社区研究的兴起校正了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路向,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完善了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学学以致用、爱国爱群、独立自主、关注底层... 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学术创新之一,是“社会学中国化”的成功尝试。社区研究的兴起校正了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路向,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完善了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学学以致用、爱国爱群、独立自主、关注底层的学科理想,为社会学的中国风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研究 学科理想 知识体系 社会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闫广芬 苌庆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29-34,共6页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 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发展有自身学术逻辑,学科的反省是必要的。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来回顾这段学科发展历史,就会发现除却社会、学术的独特背景之外,参与主体的特质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得以突显。从教育社会学产生的运命、译介与中国化并行的研究特点、研究者群体所具有的多元知识视野与丰富教育实践的特质、教育社会学发端的开拓与奠基之功分析新生伊始的中国教育社会学,以期对当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反思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 学科特质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确立的社会学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处辉 谢培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从历史记载看,儒学获得最高统治者真正认可,儒者在官僚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儒学在普通民众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都是在汉元帝时期;而儒学主导社会控制是在稍早的汉宣帝时期。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儒学确立主导地位的时段应该是汉元... 从历史记载看,儒学获得最高统治者真正认可,儒者在官僚集团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儒学在普通民众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都是在汉元帝时期;而儒学主导社会控制是在稍早的汉宣帝时期。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儒学确立主导地位的时段应该是汉元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主导地位 社会学 社会阶层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杨 佑素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50,共5页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科学社会学在短短近 2 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整体的理论体系建设 ,还是具体的学科范式初建等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传统。而且中国科学社会学还不断吸纳国际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科学社会学在短短近 2 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整体的理论体系建设 ,还是具体的学科范式初建等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传统。而且中国科学社会学还不断吸纳国际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密切关注国际科学社会学的最新动态 ,并在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渗透下 ,成功地完成了从纯粹的“狭义科学社会学”向相对宽泛的“广义科学社会学”的转向。中国科学社会学的长足发展得益于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的现实推动 ,同时 ,它在推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科学社会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在学科范式建设上还不够规范 ,在理论建设方面也显稚嫩 ,在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科技的实践需求方面略显滞后 ,它的成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会学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都市振兴乡村社会——吴景超城市社会学思想再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宣朝庆 陈旭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本文重新考察了吴景超的城市社会学思想。研究发现,有别于单纯发展都市化经济和乡村建设,吴景超从经济化都市的视角,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社会学取向的探索。基于"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思想,吴景超构建了一种... 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本文重新考察了吴景超的城市社会学思想。研究发现,有别于单纯发展都市化经济和乡村建设,吴景超从经济化都市的视角,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社会学取向的探索。基于"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思想,吴景超构建了一种去边缘化和泛中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图式,其主要目的是以都市振兴乡村,通过"都市+附庸"的区域结构扩大都市影响力,去除乡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边缘地位,最终多都市通过合作与竞争连成一片,构建一种泛中心化的区域发展结构。重新探讨吴景超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景超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对本土历史、文化和思想资源发掘的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处辉 谷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社会学在初创时期即致力于解决西方社会的现代性问题以重建社会秩序。社会学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与中国本土文化汇通的过程,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理论发展仍相对缓慢,亟须从中国历史、文化、思想中汲取本土社会学理论发展... 社会学在初创时期即致力于解决西方社会的现代性问题以重建社会秩序。社会学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与中国本土文化汇通的过程,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理论发展仍相对缓慢,亟须从中国历史、文化、思想中汲取本土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学术资源。历史社会学研究者的理论关怀体现为对历史现象中的社会思想、社会价值观的诉求。文化社会学研究可通过从器物、制度中提取隐含于其中的代表思想文化核心内容的社会价值观,为中国现代社会“人”的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资源。社会价值观成为从历史、文化、思想三个维度解读社会事实的和合性基础,社会学家应在综合性视野下看待利益分配问题,并从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体察蕴含于其中的社会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历史 文化 思想 社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的策略和途径——默顿思想探微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聚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8-92,共5页
社会学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的策略和途径——默顿思想探微林聚任自社会学创立以来,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始终是困惑社会学家的重大学术和现实问题之一,许多人曾在这方面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讨。罗伯特·K·默顿(R... 社会学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的策略和途径——默顿思想探微林聚任自社会学创立以来,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始终是困惑社会学家的重大学术和现实问题之一,许多人曾在这方面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与探讨。罗伯特·K·默顿(RobertK.Merton,1910~)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研究 理论研究 社会学家 社会学理论 “中层理论” 默顿 社会学研究 理论体系 帕森斯 当代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的历史化还是历史学的社会化——论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纪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02-108,共7页
在历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出现了很多弊端,对各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障碍。历史社会学作为试图结合两个学科优点而诞生的一门学问备受学者关注。然而,这门学问的学科归属问题也随着该学科的发展而提上日程。历史学与社会学... 在历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出现了很多弊端,对各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障碍。历史社会学作为试图结合两个学科优点而诞生的一门学问备受学者关注。然而,这门学问的学科归属问题也随着该学科的发展而提上日程。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有着复杂的原因,历史社会学目前的任务并不是忙着抢地盘、占山头,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而是应该运用自己的优势、运用更广阔的视野,研究更具实质性的问题,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以便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以此为自己以后的学科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历史学 历史社会学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社会学家群体的学缘关系资本与地位获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处辉 高天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民国时期,学缘关系资本对文化精英的地位获得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往研究缺乏对该群体学缘关系资本专门且深入的探讨。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的人才遴选机制尚未健全是该时期学缘关系资本作用之大的重要制度原因。以民国时期社会学家群体为例... 民国时期,学缘关系资本对文化精英的地位获得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往研究缺乏对该群体学缘关系资本专门且深入的探讨。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的人才遴选机制尚未健全是该时期学缘关系资本作用之大的重要制度原因。以民国时期社会学家群体为例的研究表明,他们所构建的学缘关系形成于相对封闭的学校场域,以中上阶层为主;传统血缘和地缘关系嵌入现代学缘关系之中;培养与形成了相似惯习。学缘关系资本是他们获得大学教职、获得研究项目和经费、获得官场职位以及政治倾向形成的至关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本。民国时期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精英也多倚仗学缘关系资本获得地位晋升,学缘关系影响广泛,甚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家群体 学缘关系资本 学术地位 政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社会评价中大学分层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8-212,共5页
大学社会评价实际上也是一个层分的过程。当前我国的大学社会评价机构对大学进行层分的标准和方法备受诟病,其推出的大学排行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广受质疑。因为其并无民意基础,其所依据的分层标准只能反映该大学社会评价机构的价值观;这... 大学社会评价实际上也是一个层分的过程。当前我国的大学社会评价机构对大学进行层分的标准和方法备受诟病,其推出的大学排行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广受质疑。因为其并无民意基础,其所依据的分层标准只能反映该大学社会评价机构的价值观;这种分层对一所大学的评价十分片面,仅仅以量或者规模作为衡量的标准,诸如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历史地位和贡献等等难以量化的东西被排斥在该评价体系外。文章认为大学社会评估应该是用社会的视角对大学进行分层,大学社会评估需要找到其合理的定位,与政府的大学评估和学术机构的评价一起,形成一个互为补充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评价 大学分层 符号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系角度思考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13
作者 张广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4-76,共3页
针对当今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单视角和简单化的做法 ,倡导多视角观察问题和从关系的角度思考的研究方法 ,并对该方法的概念、特点、注意事项和分析步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以期提高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多视角 关系角度 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甘肃省民政厅课题组 沙仲才 +2 位作者 袁同凯 建宏 王进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1-234,共4页
从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与政府关系变化分析,建立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政府要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推动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建立相应的财力和政策保障体系,社会组织... 从国内外社会组织发展与政府关系变化分析,建立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政府要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推动建立多中心治理结构、建立相应的财力和政策保障体系,社会组织要主动慎重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时有效表达公民利益、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主动服务政府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合作 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人热衷网络迷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向慧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6,82,共5页
风险社会的来临为处于就业、择偶阶段的青年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促使青年人通过算命来克服自身的焦虑和对不确定的恐惧。与此同时,网络促进了算命活动的传播,使得算命活动更加隐秘和便利。为了迎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网络算命调... 风险社会的来临为处于就业、择偶阶段的青年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促使青年人通过算命来克服自身的焦虑和对不确定的恐惧。与此同时,网络促进了算命活动的传播,使得算命活动更加隐秘和便利。为了迎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网络算命调整了传统的"强价值干预"模式,更加突出保护个人的隐私和尊重个体的选择,使得其更受青年人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网络算命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时代价值共识困境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晓冬 张语涵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54-160,共7页
Web2.0技术构成了当代中国价值共识问题的重要现实背景。选取"5·28招远麦当劳案件"为代表性个案,通过新浪微博用户的互动讨论贴分析微博场中价值话语的建构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早期基于开放互动的群体性价值反思... Web2.0技术构成了当代中国价值共识问题的重要现实背景。选取"5·28招远麦当劳案件"为代表性个案,通过新浪微博用户的互动讨论贴分析微博场中价值话语的建构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早期基于开放互动的群体性价值反思受制度与符号的双重制约,前者通过话题榜时间限制、话题管理权制度与关键词处理方式等制度设计将相关热门话题推至微博场的边缘空间,后者通过"键盘侠"这一身份标签抑制了微博用户的积极性,二者合力导致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价值共识缺乏稳定的时空基础与符号资本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 微博 价值共识 制度设计 键盘侠 符号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关系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评析——评戈登研究范式的局限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68-71,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领域的民族关系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范式,即以美国学者戈登所提出的变量和命题为框架来展现国内的民族关系。但其自身具有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将它用于描述我国新疆维汉关系现状时的片面性。
关键词 民族关系 戈登研究范式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务员经济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18
作者 林梅 侯钧生 《湖湘论坛》 1997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 经济犯罪 社会学分析 政府经济职能 腐败行为 经济行为 行为体 腐败现象 政治体制改革 非良性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9
作者 舒东 高晖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4-83,共10页
尽管有一些作者不以为然,我们仍然要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体系包含了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追求已久而终不可得的精辟的方法论原则。他们的社会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要清晰地理出其方法论的脉... 尽管有一些作者不以为然,我们仍然要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的思想体系包含了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追求已久而终不可得的精辟的方法论原则。他们的社会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要清晰地理出其方法论的脉胳,需要有一个辅助框架。受陈秉璋先生的启发,我们认为可以建立这样一个框架:一、知识方法论,它解决的是社会学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涉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与还原主义方法论之间的争论。二、科学方法论,它解决如何保证社会学认知过程的科学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家 社会现象 方法论原则 生产关系 整体主义 客观主义 社会发展 历史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论·原理·理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20
作者 张乐宁 《社会》 1983年第6期17-17,共1页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要建立起来,就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自1979年我国开始创建新中国的社会学以来,许多同志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纵观这几年在社会学理论方面...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要建立起来,就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自1979年我国开始创建新中国的社会学以来,许多同志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纵观这几年在社会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不少同志混淆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这三者的区别,他们往往是不加区分地把这三者混为一谈,致使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混乱和盲目的争论。为了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工作更深入有效地展开,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概论 社会理论 研究对象 新中国 理论方面 研究过程 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