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地区商代都邑夯土建筑材料研究
1
作者 谷天旸 师东辉 +2 位作者 杨树刚 宋国定 张玉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8-2086,共9页
夯土建筑遗址是郑州地区商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为了解商代的建筑技术提供了实物证据,也蕴含着与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和文化现象相关的大量信息。以郑州地区商代都邑——郑州商城和小双桥遗址建筑夯土为对象,测定其硬度、孔隙度和界限... 夯土建筑遗址是郑州地区商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为了解商代的建筑技术提供了实物证据,也蕴含着与社会组织、生产活动和文化现象相关的大量信息。以郑州地区商代都邑——郑州商城和小双桥遗址建筑夯土为对象,测定其硬度、孔隙度和界限含水率指标,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深入了解夯土材料的主要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等,分析夯土材料的成分特征,以及夯筑前后夯土内部结构、性质的变化特征和所反映的人类活动特点。结合样品的考古学背景信息,认为郑州地区商代都邑性遗址建筑夯土的夯筑质量较高,这一阶段的夯土建筑技术处于平稳发展期,其原材料大多取自遗址附近较为常见的黏质土壤。某些特定建筑类型或部位夯土样品的成分和性质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先民基于对区域环境和土壤特性的初步认识,在夯土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可能与不同建筑类型、部位的功能需求有关。此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夯土科技分析的思考与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都邑 夯土建筑 夯筑工艺 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墓棺椁及置椁窆棺工具浅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2,共8页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要求,保证安全。相关工具的使用一方面是对旧葬制、葬俗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与墓葬形制、结构,棺椁自身特点等密切相关,体现出丧葬礼俗的演进、相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诸侯王墓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诸侯王墓 棺椁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画珐琅彩瓷在清朝盛世时期的兴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清代是我国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制瓷业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蓬勃发展。其内因是政治上的稳固带来的社会发展,促进了国力增强,带来了经济、文化繁荣兴盛。而从表象上看,主要是皇帝的喜好,督陶官的尽心操办,以及制瓷技术在景... 清代是我国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制瓷业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蓬勃发展。其内因是政治上的稳固带来的社会发展,促进了国力增强,带来了经济、文化繁荣兴盛。而从表象上看,主要是皇帝的喜好,督陶官的尽心操办,以及制瓷技术在景德镇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可以承接高难度的官样御用瓷——官窑瓷的烧制。而画珐琅彩瓷堪称清朝盛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官窑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官窑 珐琅彩 景德镇 纹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庆作品选
4
作者 刘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刘庆,1969年生,天津人,197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陶瓷装饰、古代书画研究。
关键词 刘庆 作品选 天津美术学院 博物馆学 大学历史 2007年 博士研究生 陶瓷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