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进路和旨归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利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生命需求作为思想起点,开展以生命为中心的历史思考;应借鉴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国外先进方法,运用多维立体“生命网络”思维梳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界面的庞杂关系,建立合理叙事论说框架;应以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之道”作为思想旨归,加强环境思想史和生态文化史研究,从本土文化中提取概念话语,凝练思想理论,提升研究境界,彰显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史
环境史学
环境思想史
生态文化史
生生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利华
梅雪芹
+1 位作者
周琼
滕海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共6页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目标
生态取向
经济史研究
专题文章
历史系
生态文明
生态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越“两种文化”鸿沟——环境史的学术图谋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利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21,178,共15页
“分科治学”体制下的长期、过度专业化教育存在诸多流弊,已经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发展交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紧迫任务。自清末伊始,中国史学按照西方学科统系进行自我改造和重新建制,主流史学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逐渐疏离自然,导致...
“分科治学”体制下的长期、过度专业化教育存在诸多流弊,已经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发展交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紧迫任务。自清末伊始,中国史学按照西方学科统系进行自我改造和重新建制,主流史学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逐渐疏离自然,导致历史认知缺失。环境史学试图跨越“两种文化”鸿沟,对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多学科综合探研,以达成更加完整的历史认识,并对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所贡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同仁既须积极学习和借取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努力弥补自身欠缺;亦须注意祛魅自然科学家的具体结论,避免盲目崇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文化
分科治学
多学科研究
环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进路和旨归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利华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13&ZD080)。
文摘
环境危机催生的环境史学,50余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国也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学科体系并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探讨。中国环境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基本指引,从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以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生命需求作为思想起点,开展以生命为中心的历史思考;应借鉴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国外先进方法,运用多维立体“生命网络”思维梳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界面的庞杂关系,建立合理叙事论说框架;应以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之道”作为思想旨归,加强环境思想史和生态文化史研究,从本土文化中提取概念话语,凝练思想理论,提升研究境界,彰显中国特色。
关键词
中国环境史
环境史学
环境思想史
生态文化史
生生之道
Keywords
Chinese environmental history
environmental historiography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thoughts
history of ecological cultures
the way of life
分类号
X-09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利华
梅雪芹
周琼
滕海键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
清华
大学
历史
系
云南
大学
西南环境史
研究
所
辽宁
大学
经济
学院
暨
生态
文明
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
中心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13&ZD080)
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话语体系之建构”
+1 种基金
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科普工作”专项“中国当代环保史记编纂和资料整理研究”(0747-1561SITCA037)中期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区域环境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8ZDA174)中期成果
文摘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一是环境史专题实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二是更加深入地探讨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关切及学科体系构建等问题;三是包括社会史、城市史、全球史和经济史等历史研究领域,生态转向的趋势愈发明显和突出;四是区域环境史继续受到重视,整体环境史建构也被提上议程。本期的“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包括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王利华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周琼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滕海键教授的四篇环境史专题文章。王利华教授的《“盲人摸象”的隐喻——浅议环境史的整体性》探讨了环境史研究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学科手段和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这一令人困扰的问题;梅雪芹教授的《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从环境史角度讨论了历史评价尺度的转换和创新问题;周琼教授的《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整体性刍议》探讨了环境史研究碎片化与整体性的辩证关系;滕海键教授的《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论述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和趋势、价值和意义。这四篇文章聚焦于环境史研究的前沿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见解,希冀对促进环境史研究能有所启发。
关键词
学术目标
生态取向
经济史研究
专题文章
历史系
生态文明
生态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
分类号
X-09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越“两种文化”鸿沟——环境史的学术图谋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利华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生态文明研究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21,178,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生态环境史》”(13&ZD080)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专项“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话语体系之建构”的中期成果。
文摘
“分科治学”体制下的长期、过度专业化教育存在诸多流弊,已经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发展交叉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紧迫任务。自清末伊始,中国史学按照西方学科统系进行自我改造和重新建制,主流史学在追求“科学化”的过程中逐渐疏离自然,导致历史认知缺失。环境史学试图跨越“两种文化”鸿沟,对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多学科综合探研,以达成更加完整的历史认识,并对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所贡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同仁既须积极学习和借取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努力弥补自身欠缺;亦须注意祛魅自然科学家的具体结论,避免盲目崇信。
关键词
两种文化
分科治学
多学科研究
环境史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思想起点、进路和旨归
王利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
王利华
梅雪芹
周琼
滕海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越“两种文化”鸿沟——环境史的学术图谋和实现路径
王利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