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DMSO衍生物抗冻过程中水结构分析
2
作者 梁繁繁 韩丽 +1 位作者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衍生物L-蛋氨酸亚砜[L-Met(O)-OH]抑制冰晶生长的分子机理.通过小波包变换获得高分辨光谱,对−5℃下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在结冰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提取出L-Met(O)-OH中S=...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衍生物L-蛋氨酸亚砜[L-Met(O)-OH]抑制冰晶生长的分子机理.通过小波包变换获得高分辨光谱,对−5℃下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在结冰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提取出L-Met(O)-OH中S=O基团与冰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结果表明,L-Met(O)-OH有效抑制冰晶生长的主要原因是S=O基团与冰之间形成的氢键.进一步在0℃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浓度L-Met(O)-OH溶液的高分辨光谱,发现水分子与L-Met(O)-OH中的S=O和C=O基团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在结冰过程中,这些相互作用的光谱峰强度逐渐降低,表明S=O和C=O基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减弱,并且在高浓度下减弱效果更加明显.最后,进一步研究了NH基团在抑制冰晶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发现在结冰过程中NH基团与水分子的结合逐渐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氢键网络,这表明NH基团在整个结冰过程中始终与水保持相互作用,而不与冰发生显著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L-蛋氨酸亚砜 抑制冰晶生长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大环铜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孔德明 郑文英 +2 位作者 王光宇 朱莉娜 李孝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90-1894,共5页
对3种结构相近的席夫碱四氮大环草酰胺铜配合物(CuL1-3)的化学核酸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类型、配体的结构、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及配合物的浓度等都有关系。3种配合物表现出来的... 对3种结构相近的席夫碱四氮大环草酰胺铜配合物(CuL1-3)的化学核酸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类型、配体的结构、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及配合物的浓度等都有关系。3种配合物表现出来的化学核酸酶活性顺序为CuL3>CuL2>CuL1。CuL3的DNA切割反应表现为典型的假一级连续反应。在80μmol·L-1CuL3和2mmol·L-1H2O2的存在下,就超螺旋DNA向切口开环型DNA进而向线型DNA的转化而言,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440±0.0015min-1(k1)和0.00352±0.00018min-1(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大环铜配合物 化学核酸酶 PBR 322 DNA DNA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重金属离子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伊挺 王翠翠 +2 位作者 樊梦丽 蔡文生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00-4104,共5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凭借分析速度快、样品预处理简单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境、石油化工等领域。为实现高效率的现场检测,便携式的近红外光谱仪越来越备受关注。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对多组分同时进行测定,因此在该研...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凭借分析速度快、样品预处理简单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境、石油化工等领域。为实现高效率的现场检测,便携式的近红外光谱仪越来越备受关注。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对多组分同时进行测定,因此在该研究中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探索同时对稀溶液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定量分析的可行性。使用胺基改性聚合淀粉富集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然后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直接采集胺基改性聚合淀粉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再借助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模型,最后通过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证明所建立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其他干扰离子存在下,氨基改性聚合淀粉仍能分别以99.5%和99.8%高效率地富集稀溶液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便携式光谱仪采集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经连续小波变换和多元散射校正结合卷积求导光谱预处理之后,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够得到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 9和0.965 4的稳健模型,实现了对稀溶液中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同时测定,并且检测到的镍离子和铜离子的最低浓度均为3.0mg·L^(-1)。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同时也表明了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同时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是一种拓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便携式 化学计量学 定量分析 镍离子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材料在食品非靶向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锦帆 陈俊豪 +1 位作者 李薇 孔德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1387,共7页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筛查出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因子,对食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非靶向分析极其重要。在非靶向分析中,需要通过样品前处理来消除食品中复杂基质的影响,并高效回收、富集化学危害因子。因此,发...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筛查出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因子,对食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非靶向分析极其重要。在非靶向分析中,需要通过样品前处理来消除食品中复杂基质的影响,并高效回收、富集化学危害因子。因此,发展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材料尤为关键。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共价有机骨架、磁性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几年用于食品安全非靶向筛查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新型纳米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及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非靶向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非靶向分析 样品前处理 新型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的离子淌度质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霞 朱致君 +1 位作者 李灵军 李功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0-595,I0004,共17页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是一类低丰度、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的翻译后修饰,由于其并未改变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难以通过传统的蛋白组学鉴定方法进行发现与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依据不同离子在漂移管中与缓冲气体碰撞后迁移速率的不同...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是一类低丰度、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的翻译后修饰,由于其并未改变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难以通过传统的蛋白组学鉴定方法进行发现与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依据不同离子在漂移管中与缓冲气体碰撞后迁移速率的不同而快速分离离子,提供了一种基于构象、电荷数、尺寸和分子质量的分离手段,已在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的鉴定与分离分析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从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实验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漂移管离子淌度仪、行波离子淌度仪、微分迁移率分析仪、高场不对称离子淌度仪以及捕获离子淌度仪等5种商业化离子淌度仪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立体化学修饰高分辨离子淌度质谱分离分析与鉴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立体化学修饰调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质谱表征策略,尤其对碰撞诱导去折叠技术在复合物手性构象差异中的研究进行阐述。最后,展望了基于IM-MS的立体化学修饰鉴定与定量等研究方向,以期为立体化学修饰的下一发展阶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淌度质谱(IM-MS) 立体化学修饰 D-型突变多肽蛋白 神经肽受体 碰撞诱导去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调控荧光碳点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包蕾 庞代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作为零维碳基发光纳米材料,碳点是对现有发光纳米材料的重要补充.精准控制粒径及表面结构对实现碳点的性质调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荧光碳点方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碳点粒径的... 作为零维碳基发光纳米材料,碳点是对现有发光纳米材料的重要补充.精准控制粒径及表面结构对实现碳点的性质调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荧光碳点方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碳点粒径的控制,对表面氧化程度的调节以及对其发光机理的研究.电化学方法可对只有几纳米厚度的材料表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可操作性强且经济环保.通过对碳点的粒径及表面的调控,作者也进一步揭示了碳点的发光与表面结构的相关性.这些工作为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质调控提供了可循的规律,有利于推动碳点在生物医生成像、传感检测、催化及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电化学合成 发光机理 表面结构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样品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郝勇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针对复杂样品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校正集的设计问题,探讨了标准样品参与复杂样品建模的可行性.通过标准样品和复杂基质样品共同构建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考察了波段筛选和建模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LS方法建立定量模型时,... 针对复杂样品近红外光谱分析中校正集的设计问题,探讨了标准样品参与复杂样品建模的可行性.通过标准样品和复杂基质样品共同构建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考察了波段筛选和建模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LS方法建立定量模型时,校正集样品性质应该尽量与预测集样品相似,当样品的性质相差较大时,适当增加校正集样品的差异性可使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同时,波段优选对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元校正 偏最小二乘 校正集样品设计 波段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分子中金属和类金属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严秀平 倪哲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本文依据最近有关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和类金属形态分析的报道 ,扼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 (HPLC)和毛细管电泳 (CE)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ESI MS)联用技术在砷、硒和镉等元素的形态分析中的应... 本文依据最近有关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和类金属形态分析的报道 ,扼要介绍高效液相色谱 (HPLC)和毛细管电泳 (CE)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ESI MS)联用技术在砷、硒和镉等元素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体积排阻色谱 (SEC)与ICP MS在线联用是最常用的初步筛选未知试样中大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但由于SEC的分辨率差 ,需要应用另一种色谱法 ,如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或反相色谱法 (RP HPLC)分离以保证分离信号的纯度。在无标准可利用的情况下 ,电喷雾串联质谱(ES MS MS)是用以表征化合物的最佳手段。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与ICP MS联用是形态分析的有用工具。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避免沾污和防止在分离过程中蛋白质的分解。目前 ,由于缺少标准和参考物质 ,联用技术主要应用于寻找新的金属物种 ,而并非测定已知化合物。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检测器的信号是否属于某一特定的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技术 生物分子 形态分析 金属 类金属 HPLC CE ICP-MS ESI-MS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技术应用于元素形态分析的新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严秀平 倪哲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有关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体中硒、砷和镉等化学形态的研究成果。最常用的形态分析技术是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CE-ICP-MS)也开始受...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有关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体中硒、砷和镉等化学形态的研究成果。最常用的形态分析技术是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CE-ICP-MS)也开始受到重视。由于HPLC-ICP-MS和CE-ICP-MS均不能提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因此在缺少标准物的情况下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是不可缺少的形态分析工具。ESI-MS被应用于鉴定硒酵母中的硒-腺苷-高半胱氨酸和海藻中一种新的砷糖。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与毛细管电泳分离结合ICP-MS和ESI-MS平行检测,已用于表征金属硫蛋白(MTs)中的金属络合物。由于ESI-MS的灵敏度低,且易受试样中基体的干扰,因此分析物在分析前须经多次分离、纯化和富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技术 元素 形态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流速雾化器和可拆卸接口的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汞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保会 余莉萍 +2 位作者 王朝晖 刘礼文 严秀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36-1338,共3页
报道了基于低流速雾化器(MicroMist)和随意拆卸接口的毛细管电泳(C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汞的形态分析. 这种可随意拆卸接口避免了毛细管冲洗过程中对检测器的污染. 无机汞和甲基汞在下列电泳条件下得到了基线... 报道了基于低流速雾化器(MicroMist)和随意拆卸接口的毛细管电泳(C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汞的形态分析. 这种可随意拆卸接口避免了毛细管冲洗过程中对检测器的污染. 无机汞和甲基汞在下列电泳条件下得到了基线分离: CE分离毛细管为45 cm×75 μm石英熔硅毛细管, 电解质溶液为30 mmol·L-1 H3BO3+10% CH3OH(pH 8.7), 分离电压为22.5 kV. 汞形态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分别是(RSD, n=5)分别为3.5%~3.8%和2.3%~5.1%. 甲基汞和无机汞的检出限(3σ)分别是47和48 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联用技术 形态分析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建模方法用于烟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石雪 蔡文生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61-2564,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在主成分空间的距离作为样本相似性的判据,建立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局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校正集的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然后基于主成分空间中预测样本与校正集样本的距离选择校正子集并建立局部偏... 采用近红外光谱在主成分空间的距离作为样本相似性的判据,建立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局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校正集的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然后基于主成分空间中预测样本与校正集样本的距离选择校正子集并建立局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对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的比较表明,欧氏距离可以更好地表达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氯和尼古丁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局部建模方法比常用的全局建模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特别是在低含量成分的预测中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建模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欧氏距离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新技术及其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学博 江焱 +1 位作者 严秀平 何锡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8-621,共4页
讨论了原子荧光光度计从传统的间歇式或流动注射式操作到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转化 .考察了不同接口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氢化物发生所用的气液分离器及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子化器 .通过缩短连路和改变管路内径等方式消除了体系的反压 ... 讨论了原子荧光光度计从传统的间歇式或流动注射式操作到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转化 .考察了不同接口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氢化物发生所用的气液分离器及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子化器 .通过缩短连路和改变管路内径等方式消除了体系的反压 .将优化的仪器条件应用于 As的形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技术 形态分析 接口设计 气液分离器 原子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判别分析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学辉 赵冰 +4 位作者 骆震 孙培健 彭斌 聂聪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9-404,共6页
近红外光谱(NIRS)在定量和判别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化学计量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要建立基于新原理的方法,简化数据处理和建模过程,使近红外光谱分析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多元光学计算(MOC)技术通过设计合适的光学滤波器可... 近红外光谱(NIRS)在定量和判别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化学计量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要建立基于新原理的方法,简化数据处理和建模过程,使近红外光谱分析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多元光学计算(MOC)技术通过设计合适的光学滤波器可以在光谱测量的同时,根据光谱的整体形状得到定性定量结果。作为一种新的测量和计算方式,近年来在光谱分析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基于多元光学计算的原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准则设计了近红外光谱的判别滤波器,将近红外光谱投影到二维空间,并在二维空间中计算每一类样品的置信椭圆作为模型进行判别分析。预测样本在二维空间的投影与模型的距离可以作为判别参数,判别值小于等于1时预测样品与模型样品判别为同一类别,否则判别为不同类别,且距离越大,差异性越大。采用460个不同部位的烟叶样品和73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测试,表明了方法的准确性。对于三类不同部位烟叶样品和四类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预测结果的真阳性率可以达到90%以上(除上部烟叶样品外),药品的真阳性率高达95%以上。但烟叶样品的假阳性率仍有些偏高,对于光谱极为相似的实际生产样品结果仍属可接受范围。所建立的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应用领域,广泛用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质量控制、产品检测、生产一致性监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滤波器设计 置信椭圆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微球富集用于近红外光谱同时定量分析微量汞(Ⅱ)和银(Ⅰ)离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宁宇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7,共5页
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出限高和金属离子在近红外区无信号响应的问题,合成了巯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PMPSQ),用以高效富集水溶液中的微量汞(Ⅱ)和银(Ⅰ)离子.通过金属离子与巯基官能团螯合从而获得相应的近红外信号响应,采集吸附了金属... 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出限高和金属离子在近红外区无信号响应的问题,合成了巯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PMPSQ),用以高效富集水溶液中的微量汞(Ⅱ)和银(Ⅰ)离子.通过金属离子与巯基官能团螯合从而获得相应的近红外信号响应,采集吸附了金属离子的PMPSQ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巯基微球富集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同时测定水中浓度分别为0.16~1.80 mg/L的汞(Ⅱ)离子和0.15~1.70 mg/L的银(Ⅰ)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重金属离子 富集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算法用于复杂样品的GC-MS快速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梅桢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9-822,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复杂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快速温度程序测定复杂样品的GC-MS信号,再通过快速解析得到各组分的信息.计算过程中,采用各种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的组分质谱作为算法的输入,按照保留... 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复杂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快速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快速温度程序测定复杂样品的GC-MS信号,再通过快速解析得到各组分的信息.计算过程中,采用各种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的组分质谱作为算法的输入,按照保留时间的顺序逐一对重叠的质谱信号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色谱信息.对于混合物中实际存在的组分可得到该组分的色谱流出曲线,而对于混合物中不存在的组分所得色谱流出曲线几乎为零.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含有16个组分的有机磷农药混合物进行了分析,在保留时间10 min内得到了所有组分的色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快速分析 有机磷农药 免疫算法 重叠峰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秀平 江焱 +1 位作者 倪哲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9-654,共6页
本文评述了 1994~ 2 0 0 0年间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容包括升温原子化过程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等温原子化过程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的比较、双先导物升温原子化过程的动力学模... 本文评述了 1994~ 2 0 0 0年间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容包括升温原子化过程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等温原子化过程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的比较、双先导物升温原子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考虑原子蒸气再沉积过程的升温原子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原子化器表面、基体改进剂及干扰物对分析物原子化过程的影响。引用文献 3 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化过程 动力学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类化合物在乙腈溶液中负氢解离焓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于奡 王会凯 +3 位作者 薛小松 蔡余 王永健 何家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81,共6页
在与实验对照的基础上优化出一套计算咪唑类化合物在乙腈溶液中负氢解离焓的理论方法,即MP2/6-311++G(d,p)//B3LYP/6-31+G(d)结合IEF-PCM溶剂模型及UA0孔穴计算法.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设计了14种咪唑类负氢给体,并计算了其在乙腈溶液中... 在与实验对照的基础上优化出一套计算咪唑类化合物在乙腈溶液中负氢解离焓的理论方法,即MP2/6-311++G(d,p)//B3LYP/6-31+G(d)结合IEF-PCM溶剂模型及UA0孔穴计算法.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设计了14种咪唑类负氢给体,并计算了其在乙腈溶液中的负氢解离焓,系统分析了影响其负氢解离焓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体系释放负氢后的芳构化能力、咪唑环2位的苯基对前线分子轨道的贡献程度、体系电荷的分布情况及溶剂化效应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咪唑负氢给体在乙腈溶液中的负氢解离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氢给体 咪唑化合物 负氢解离焓 理论计算 IEF-P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在金属形态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妍 严秀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97-2400,共4页
金属形态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揭示金属元素在正常生命过程、重大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研究金属元素形态与生物活性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非常重要。简要总结了十余年来,在发展毛细管... 金属形态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揭示金属元素在正常生命过程、重大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研究金属元素形态与生物活性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非常重要。简要总结了十余年来,在发展毛细管电泳与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和毛细管电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新技术,及其在不同形态金属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利用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证明镉、锌、不同形态的汞、不同形态的锑与谷胱甘肽、DNA、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金属及其不同形态与生物分子加合物的生成,而且还能够测定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反应级数和动力学参数。另外,结合圆二色光谱、红外光谱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实验手段,进一步研究了金属及其不同形态与生物分子作用对生物分子二级结构的影响及在生物分子上可能的结合位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光谱 联用技术 金属形态 生物分子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用于低温水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洪涛 孙岩 +2 位作者 郭一畅 蔡文生 邵学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68-1974,共7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拉曼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物中水在低温时的结构,对DMSO降低水冰点的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不同DMSO含量混合物的近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了DMSO与水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表明D...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拉曼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物中水在低温时的结构,对DMSO降低水冰点的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不同DMSO含量混合物的近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了DMSO与水相互作用的光谱信息,表明DMSO与水在混合物中主要以摩尔比1∶2和2∶1的氢键结构(DW2和D2W)的形式存在,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DMSO和水在混合物中的比例.通过对水和30%(摩尔分数)DMSO-水混合物的温控近红外光谱分析,发现DW2结构抑制四面体水结构的形成是混合物冰点降低的主要原因.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DMSO-水混合物体系进行的模拟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水结构 二甲基亚砜-水混合物 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