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核磁共振谱仪多尺度实验技术的构建与管理
1
作者 孙平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共4页
固体核磁共振谱仪是目前研究固体和软物质材料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在近年的工作中,在固体核磁共振谱仪上系统构建了用于高分子材料结构与动力学检测的系列多尺度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实验技术,丰富和完善了NM... 固体核磁共振谱仪是目前研究固体和软物质材料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在近年的工作中,在固体核磁共振谱仪上系统构建了用于高分子材料结构与动力学检测的系列多尺度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实验技术,丰富和完善了NMR谱仪的实验功能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这项工作充分发挥了NMR的潜在功能,提高了仪器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定完善的谱仪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及学生的培训制度,保证了仪器的安全高效运行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对外开放交流,推动国内固体NMR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脉冲序列 宏指令 多尺度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可调通道的嵌段共聚物胶束对药物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娟 安英丽 +3 位作者 黄楠 陈熙 李军波 史林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2-986,共5页
用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乙二醇(PtBA45-b-PEG114)和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4-乙烯基吡啶(PtBA60-b-P4VP80)制备了复合胶束.该胶束在pH=2.5的酸性水溶液中形成以PtBA为核,PEG和P4VP为壳的稳定球型结构.在pH=12时,壳层的P4VP链段变为疏水,塌缩... 用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乙二醇(PtBA45-b-PEG114)和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4-乙烯基吡啶(PtBA60-b-P4VP80)制备了复合胶束.该胶束在pH=2.5的酸性水溶液中形成以PtBA为核,PEG和P4VP为壳的稳定球型结构.在pH=12时,壳层的P4VP链段变为疏水,塌缩在PtBA的核上形成内壳,PEG链段继续保持溶解状态,与成核的PtBA连接并穿过塌陷的P4VP内壳,形成胶束的冠,由于PEG处于溶解状态,其分子链间有比较大的空隙,可以控制一些小分子通过,在胶束的表面形成通道.该通道类似于生物膜的蛋白通道,可以控制PtBA核与外界进行能量或物质交换的速度.以布洛芬为模型分子,负载在胶束内进行药物控制释放研究的结果表明,胶束表面的通道可以起到明显控制布洛芬释放速度的作用,并且药物的释放速度与通道在胶束表面的比例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束 通道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热力学性质研究(英文)
3
作者 武向侠 林海 林华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6,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5个多胺配体N,N′-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2-乙二胺(L1),1,7-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三氮杂庚烷(L2),1,10-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四氮杂癸烷(L3),1,13-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13-... 合成并表征了5个多胺配体N,N′-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2-乙二胺(L1),1,7-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三氮杂庚烷(L2),1,10-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四氮杂癸烷(L3),1,13-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4,7,10,13-五氮杂十三烷(L4),N,N′-二(1,10-菲罗啉-2-亚甲基)-1,3-丙二胺(L5)。利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0.1℃时测定了这5个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Co,Ni(II),Cu(II)和Zn(II)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且试图解释了这5个系列配合物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配体 过渡金属配合物 质子化常数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多孔氧化铝球及在非水体系中分离银杏内酯 被引量:4
4
作者 任萍 王木立 +3 位作者 武春密 施荣富 王春红 王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3-627,共5页
以磺酸型大孔离子交换树脂D072为模板,设计合成了球形的多孔氧化铝,利用XRD、SEM和氮气吸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这种球形多孔氧化铝作为分离材料,考察了其在非水体系中对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吸附选择性,在最佳分离条件下,制备了纯... 以磺酸型大孔离子交换树脂D072为模板,设计合成了球形的多孔氧化铝,利用XRD、SEM和氮气吸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这种球形多孔氧化铝作为分离材料,考察了其在非水体系中对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吸附选择性,在最佳分离条件下,制备了纯度为58.5%,且不含任何黄酮的银杏内酯.利用红外光谱法证明了吸附机理为配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内酯 氧化铝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交联均孔树脂的筛分性能及其对银杏叶黄酮的纯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艳立 杨益忠 +3 位作者 张金荣 王春红 施荣富 史作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80,共5页
在D avankov后交联方法的基础上,改变后交联剂的分子结构,使后交联反应过程中发生再次交联,合成了一类孔径小而均匀的新型孔结构吸附树脂。该树脂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具备小尺寸精确筛分的能力,可将模拟样品中分子尺寸不同的苯酚与... 在D avankov后交联方法的基础上,改变后交联剂的分子结构,使后交联反应过程中发生再次交联,合成了一类孔径小而均匀的新型孔结构吸附树脂。该树脂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具备小尺寸精确筛分的能力,可将模拟样品中分子尺寸不同的苯酚与槲皮素分离,苯酚去除率达到97.6%,而槲皮素基本不损失。将其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纯化,去除其中小分子杂质,可使得银杏黄酮的纯度由25.2%提高到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 后交联 筛分 银杏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