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于观平 王刚 +1 位作者 王素华 李正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兴起的一种新型有机合成仿生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而且作用方式多样,现已被广泛用于水稻、蔬菜和果树等多种农作物上害虫的防治。从结构和生物活性方面概述了nereistoxin类和guinesine...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兴起的一种新型有机合成仿生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而且作用方式多样,现已被广泛用于水稻、蔬菜和果树等多种农作物上害虫的防治。从结构和生物活性方面概述了nereistoxin类和guinesines类等沙蚕毒素化合物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毒素 杀虫剂 生物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亚甲基-5-羰基-3-四氢呋喃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龙观 王娇 +2 位作者 崔庆 张煦 徐效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5,共6页
为了探索天然产物Cedarmycins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以α-亚甲基-β-羟甲基-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不同取代的羧酸缩合,合成了19个新的(4-亚甲基-5-羰基-3-四氢呋喃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衍生物具有... 为了探索天然产物Cedarmycins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以α-亚甲基-β-羟甲基-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不同取代的羧酸缩合,合成了19个新的(4-亚甲基-5-羰基-3-四氢呋喃基)-苯甲酸甲酯衍生物。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尤其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显示出很强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2e(R=2,4-2Cl)对这2种病菌的EC50值约为1.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darmycins衍生物 α-亚甲基-β-羟甲基-γ-丁内酯苯甲酸酯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呋喃基)-1,3-环己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庆 王娇 +1 位作者 谢龙观 徐效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为了研究环己三酮类除草剂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2-呋喃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丙酮的羟醛缩合(aldolcondensation)反应、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及分子内的羟醛缩合环化反应,最后与酰氯发生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5-(2-呋喃... 为了研究环己三酮类除草剂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2-呋喃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丙酮的羟醛缩合(aldolcondensation)反应、与丙二酸二乙酯的迈克尔加成反应、以及分子内的羟醛缩合环化反应,最后与酰氯发生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5-(2-呋喃基)-1,3-环己二酮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的确证。初步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天然的AB5046A相比,2-苯甲酰基-5-(2-呋喃基)衍生物的活性明显降低,而2-乙酰基和丙酰基衍生物则显示出更高的除草活性,如化合物T3在100μg/mL下对油菜生长的最高抑制率达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呋喃基)-1 3-环己二酮 合成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万莹莹 魏巍 +6 位作者 陈有为 刘敬波 程丹丹 熊丽霞 于淑晶 李玉新 李正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1-298,共8页
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中间体化合物通过环化反应和酰化反应合成得到。所有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 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苯并咪唑的(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类衍生物,中间体化合物通过环化反应和酰化反应合成得到。所有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拥有中等的抗植物真菌活性,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蚊幼虫Culex pipiens pallens具有中等到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6e和6f对油菜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Phytophthora infestans、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等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化合物6e和6k在200 mg/L下对东方粘虫的致死率为100%,化合物6h和6k在2 mg/L下对蚊幼虫的致死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S S)-2 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 抗真菌活性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