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1
1
作者 曹晔 刘波 +1 位作者 开桂云 董孝义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共4页
在分析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各种光纤光栅解调方案的探索;对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倾角、扭矩、流速等传感器的研制;综述了国外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航空航天、建筑物、桥梁等大型结构... 在分析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各种光纤光栅解调方案的探索;对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倾角、扭矩、流速等传感器的研制;综述了国外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航空航天、建筑物、桥梁等大型结构的健康监测方面以及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主要应用实例。最后,讨论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进一步实用化、商品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传感技术 解调 分布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气缸套磨损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于战果 李红民 +1 位作者 王宝光 王海山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6-479,共4页
气缸套的非均匀过度磨损是确定内燃机寿命的主要依据。研究探讨了气缸套磨损与气缸漏气机理,以及气缸漏气与气缸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预测内燃机气缸套磨损寿命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预测发动机剩余寿命的计算机软件。采用所设计的... 气缸套的非均匀过度磨损是确定内燃机寿命的主要依据。研究探讨了气缸套磨损与气缸漏气机理,以及气缸漏气与气缸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预测内燃机气缸套磨损寿命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预测发动机剩余寿命的计算机软件。采用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对内燃机气缸压力测量就可预测出发动机寿命。对100台柴油机的测量后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气缸套 漏气故障 寿命预测 磨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转动不变性模式识别能力的三层光学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成群 黄五群 +2 位作者 沈琴婉 陈天(山仑) 张延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9-75,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适于光学实现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对多目标转动不变的模式识别能力.该模型被用于对四种飞行器的平面内旋转识别.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模型对样本模式、非样本模式以及有局部遮挡时,皆有良好的联想识别能力.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鉴别函数 光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干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优化与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弋嘉 张崇磊 +2 位作者 王蓉 朱思伟 袁小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2-679,共8页
分析了影响相位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灵敏度及动态范围的各种因素。搭建了差分干涉SPR相位检测系统,使用matlab软件模拟了若干因素对该类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并使用3种厚度的金膜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实时测量... 分析了影响相位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灵敏度及动态范围的各种因素。搭建了差分干涉SPR相位检测系统,使用matlab软件模拟了若干因素对该类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并使用3种厚度的金膜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实时测量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其抗体之间的反应过程。结果显示,入射角度对于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没有影响,而入射光波长、所选金属的介电常数和金膜厚度这3个因素是起作用的。这3个因素中,金膜厚度是比较重要且最易调节的一个。选定金膜后,通过调节入射角和反应物浓度,将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的相位变化限制在系统的线性范围内进行了实时检测。结果表明,对于波长为633nm的光源,在测量牛血清白蛋白与其抗体之间的反应过程中,兼顾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最优金膜厚度为48nm,此时动态范围为0.013 6RIU,灵敏度为6.67×10-7 RIU/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相位调制 动态范围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建军 张伟刚 +1 位作者 涂勤昌 邹玉姣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灵敏度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该传感器主要由开口环传感机构和铝箔管组成,根据光纤布拉格光栅带宽调谐原理,首次采用开口环机构和利用带宽编码技术,实现了温度不敏感压强感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低压...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灵敏度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该传感器主要由开口环传感机构和铝箔管组成,根据光纤布拉格光栅带宽调谐原理,首次采用开口环机构和利用带宽编码技术,实现了温度不敏感压强感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低压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压强传感灵敏度系数,可达2.50×103nm/M Pa,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通过选择不同材料的开口环和铝箔管的材料以及改变其结构参数,可灵活设计并调节压强传感灵敏度系数及压强感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压强传感器 温度不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光纤传感系统消光比动态调谐方法
6
作者 林炜 刘波 +3 位作者 缪凯 郭澎 黄翔 丁晓铭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光纤干涉仪的消光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的灵敏度。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干涉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消光比影响因素,指出偏振态是影响系统消光比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在线... 光纤干涉仪的消光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的灵敏度。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干涉结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消光比影响因素,指出偏振态是影响系统消光比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在线偏振调节器。通过对偏振态的调节,实现了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消光比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光纤传感系统 偏振控制器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Doppler-free红外激光光声信号的两种方法
7
作者 谭冠荣 杨文霞 +3 位作者 郭明霞 隋燕 傅汝廉 开桂云 《红外研究》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29-434,共6页
讨论了检测Doppler-free红外激光光声信号的和频方法和差频方法,发现在用相同斩波叶片情况下,几乎对所有的斩波孔数比F_2/F_1差频方法在减少组合频率干扰、提高信噪比方面都好于或等于和频方法.
关键词 红外激光 光声信号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