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脱贫问题的再思考——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虹教授访谈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虹 王彩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F0003,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并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乡村脱贫的目标。然而目前乡村的空心化、产业的衰败化、环境的污损化等严重制约了乡村脱贫和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徐虹教授看来,要全面理解贫困的多维含义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并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乡村脱贫的目标。然而目前乡村的空心化、产业的衰败化、环境的污损化等严重制约了乡村脱贫和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徐虹教授看来,要全面理解贫困的多维含义以及乡村脱贫的长期艰巨性和复杂性,才能选择正确的脱贫路径并取得脱贫效应。乡村旅游脱贫必须解决人的问题和技术问题,通过乡村创业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发展、通过数字技术运用提高乡村产业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助于乡村脱贫和振兴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区域创新系统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社区新内源性发展:内在逻辑、多重困境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47
2
作者 徐虹 张行发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外源式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自主发展和空间控制权,乡村旅游社区面临居民参与缺失、传统文化解构、乡村治理失序等多重困境,而新内源性发展聚焦本地资源利用、居民参与、地方认同...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外源式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自主发展和空间控制权,乡村旅游社区面临居民参与缺失、传统文化解构、乡村治理失序等多重困境,而新内源性发展聚焦本地资源利用、居民参与、地方认同等,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和适配性。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卡拉村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等剖析案例地新内源性发展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超地方发展理念推动了优势产业在地化发展,居民广泛参与并构建公平利益联结机制增进了居民社区认同,嵌入在乡村中的家训、家规和家风文化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外部市场联结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乡村精英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作用,多要素结合推动了乡村新内源性发展。研究拓展了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为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社区 新内源性发展 逻辑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