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应链创新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来自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庞瑞芝 王宏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6,共14页
如何推动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议题。将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供应链创新对企业ESG表... 如何推动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议题。将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供应链创新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以及供应链地理邻近的企业,供应链创新对其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供应链创新主要通过融资效应、信息披露效应以及绿色创新效应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此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ESG责任履行具有后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提供和完善有利于供应链创新与企业战略转型融合的制度供给、加快建设面向可持续发展的ESG制度体系、营造激励相容的外部市场环境、推动绿色供应链协同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创新 ESG 融资效应 信息披露效应 绿色创新效应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建设中“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庞瑞芝 郑思源 李倩楠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医轻卫”显著降低了居民健康水平,这一结论在使用系统GMM回归缓解内生性以及Tobit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凸显,西部地区暂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公共卫生 政府卫生支出 资源配置失衡 居民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超大规模市场与企业高质量创新
3
作者 庞瑞芝 王洪岩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共16页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文章利用2009—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了超大规模市场的数据飞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文章利用2009—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了超大规模市场的数据飞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间知识溢出、降低创新风险水平、缓解创新资源约束,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大规模市场能够通过需求引致创新效应和促进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正向作用;该作用在民营企业、强竞争性行业、强数字经济政策供给地区、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中更为显著。此外,数据要素市场化还能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超大规模市场 高质量创新 知识溢出 创新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经济学的自主学术体系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庞瑞芝 戚聿东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6,共21页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包括企业、组织与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市场形态及功能、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以产业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研究范式也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产业发展的独特实践决定了中国产业经济学...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包括企业、组织与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市场形态及功能、产业组织与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以产业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研究范式也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产业发展的独特实践决定了中国产业经济学自主学术体系亟待凝练中国产业发展的实践智慧,并回答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发展实践提出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与中国之问。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基于数字技术创新的“数据—平台—网络效应”及其内在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础,即TDPN框架;以“数字化企业策略性行为—用户决策—平台型市场—政府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研究范式,即CCMG范式;在前两者基础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产业经济学自主学术体系研究架构——“数字化—市场—政府”(DMG)协同架构,也就此诞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产业经济学 自主学术体系 TDPN CC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人力资本和交易成本传导机制的视角 被引量:33
5
作者 庞瑞芝 刘磊 张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20,共19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产业的渗透融合,企业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大基本特征。聚焦于数字化带来的变革,本文基于我国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企业创新指标,从多重维度考察了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产业的渗透融合,企业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大基本特征。聚焦于数字化带来的变革,本文基于我国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LDA主题模型构建企业创新指标,从多重维度考察了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并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新动能,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来推动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和高市场地位企业(行业领导者)的数字化发展具有更为明显的创新改善效应;与此同时,可以通过降低环境不稳定性程度、促进市场竞争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途径来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依托数字化及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企业自主创新 人力资本 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与创新之悖论:数字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03
6
作者 庞瑞芝 刘东阁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17,共21页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悖论,数字化是否必然促进企业创新?文章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构建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数字化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悖论,数字化是否必然促进企业创新?文章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构建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数字化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数字化低于拐点时,数字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而当数字化高于拐点时,数字化会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机制上,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吸收能力强企业、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数字化追赶型企业和后进型企业,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只存在于领先型企业中。数字化硬件投资与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但数字化软件投资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文章拓展了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当前企业更好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企业创新 悖论 开放式创新 倒U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庞瑞芝 王宏鸣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85,共16页
在“数字中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从创新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大系统的视角,构造基于松弛值测算的网络数据包络模型(SBM)测度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效率,并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方法揭示不同区域间的效率差异... 在“数字中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从创新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大系统的视角,构造基于松弛值测算的网络数据包络模型(SBM)测度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效率,并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方法揭示不同区域间的效率差异以及时序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整体较高;(2)相比于传统经济,大多数省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所提升,且这一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成果产业化阶段;(3)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受到成果产业化的制约,60%以上省份的成果产业化效率低于创新研发效率;(4)2018年以后,区域间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数字经济加快了各区域的收敛速度。为深入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提升中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创新研发效率 产业化效率 网络数据包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市场、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6
8
作者 庞瑞芝 李倩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0,共16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它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核心动力,涵盖技术创新、要素系统更新、组织革新和产业焕新四个维度。当前,数字技术作为最具颠覆...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它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核心动力,涵盖技术创新、要素系统更新、组织革新和产业焕新四个维度。当前,数字技术作为最具颠覆性的通用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研究范式产生质的飞跃,重塑生产要素体系,引发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企业组织变革,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催生当代新质生产力的起点。超大规模市场是数字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孕育的关键载体,其需求侧丰富应用场景、放大创新收益、“需求引致创新”等系统性创新优势,与供给侧生产要素供给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产业体系完备等特征综合形成的创新潜能相叠加,形成独属于超大规模数字经济体的“飞轮效应”,加速数字技术迭代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超大规模市场 飞轮效应 需求引致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25
9
作者 庞瑞芝 李倩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存在的痼疾,“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但这一难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不仅影响“健康中国”建设,也制约公众健康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 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存在的痼疾,“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但这一难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不仅影响“健康中国”建设,也制约公众健康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提供契机。本文在解读新质生产力内涵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数字技术引发对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深度变革,阐发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由结构性失衡走向均衡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新质生产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从而推动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的四条路径:“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传统卫生资源要素的“新质化”路径,“技术—要素—组织—服务”协同发展路径,以及支撑新业态、新模式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卫生资源配置 结构性失衡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与社会福利损失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瑞芝 刘磊 李倩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00,共15页
一国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直接影响这些资源向医疗卫生服务转化的效率,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不仅影响着公众健康,同时也制约着公众社会福利。不仅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井喷式增长,与卫生资源配置... 一国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直接影响这些资源向医疗卫生服务转化的效率,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不仅影响着公众健康,同时也制约着公众社会福利。不仅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井喷式增长,与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下的碎片式服务供给体系形成巨大反差,导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将引发更大的经济社会代价。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证检验,剖析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影响社会福利的内在机理以及人口老龄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存在最优化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在该结构下公众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与这种最优化资源配置结构相比,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会引发社会福利损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异质性分析表明,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密度能够减少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其福利损失。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缓解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看病贵”与政府支出——基于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瑞芝 李倩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6,共13页
“看病贵”意味着医疗卫生资源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高,有限资源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从而直接影响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卫生需求爆发式增长,将形成医疗卫生体系的额外压力... “看病贵”意味着医疗卫生资源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高,有限资源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从而直接影响健康中国建设。同时,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卫生需求爆发式增长,将形成医疗卫生体系的额外压力,加剧供求矛盾。基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视角研究“看病贵”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增加卫生支出会通过加剧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而加剧“看病贵”问题;只有将增加政府卫生支出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真正缓解全社会“看病贵”问题。因此,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塑医疗卫生服务治理模式,构建专业化治理模式,系统性重构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政府卫生支出 “看病贵” 资源配置失衡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与“看病贵”——基于分级诊疗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45
12
作者 庞瑞芝 李帅娜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10,共14页
“看病贵”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国亟待解决“看病贵”难题,为此从分级诊疗体系视角探讨了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否会导致“看病贵”问题。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当前相... “看病贵”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国亟待解决“看病贵”难题,为此从分级诊疗体系视角探讨了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否会导致“看病贵”问题。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当前相互割裂的分级诊疗体系及其“倒金字塔”特点的资源配置;其次,从要素规模效应、交易成本效应两方面阐释分级诊疗体系资源配置失衡影响“看病贵”的机制;最后,从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三方面实证考察分级诊疗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检验其对“看病贵”的影响以及异质性冲击。研究发现:第一,分级诊疗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失衡显著加剧了个人和国家层面的“看病贵”问题;第二,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成本病”效应在东西部地区已经凸显,中部地区暂未显现。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分配的倾斜力度,透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缓解分级诊疗体系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失衡,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配置 结构性失衡 “看病贵” 分级诊疗 要素规模效应 交易成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形态及培育 被引量:83
13
作者 庞瑞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21,共4页
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关,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密集,是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产物,是原始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的结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竞争... 新质生产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关,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密集,是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产物,是原始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的结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竞争日益加剧,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阵地。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系统化、体系化制度创新来释放创新活力,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为主转向原始创新为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比重的合理区间探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传忠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73-77,共5页
保持制造业的一定比重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存在... 保持制造业的一定比重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存在下降过快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提升,助推了生产要素“脱实向虚”,加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对此,“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比重应保持在28%—32%的区间,同时还应注重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注重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同区域之间制造业比重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比重 下降 发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的新空间与新动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瑞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68-71,共4页
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然而这种良好发展态势并非一日之功,既有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家重视科技和创新引领作用从而积累发展实力之功,更是历史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大逻辑,还有受到近期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然而这种良好发展态势并非一日之功,既有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国家重视科技和创新引领作用从而积累发展实力之功,更是历史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大逻辑,还有受到近期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明晰这种看似必然趋势背后的内在逻辑,解构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变”与“不变”,对于把握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与结构性变化特征具有前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逆全球化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