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水平下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烟草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江静兰 贾宏昉 +4 位作者 郑聪 韩丹 黄五星 吴芳 邵惠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为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叶面喷施褪黑素(MT)对烟草幼苗镉(Cd)积累及抗胁迫应答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NaNO3水平(0.1、5 mmol/L和10 mmol/L)下叶面喷施MT(100μmol/L)对Cd胁迫(20μmol/L)下烟草幼苗生物量、生理特性、Cd积... 为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叶面喷施褪黑素(MT)对烟草幼苗镉(Cd)积累及抗胁迫应答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NaNO3水平(0.1、5 mmol/L和10 mmol/L)下叶面喷施MT(100μmol/L)对Cd胁迫(20μmol/L)下烟草幼苗生物量、生理特性、Cd积累转运的影响,并检测分析Cd转运相关基因(NtIRT1、NtNRAMP1、NtNRAMP3、NtHMA2、NtHMA3)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喷施MT对Cd胁迫的缓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供氮(5 mmol/L)水平相比,高氮处理(10 mmol/L)可促进烟苗生长,高氮下喷施MT能有效增加烟草幼苗生物量,提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低氮处理(0.1 mmol/L)下喷施MT可显著降低SOD、POD、APX活性和AsA、GSH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高氮水平下烟苗的Cd吸收能力最强,外施MT可降低烟苗根部NtIRT1、NtNRAMP1、NtHMA2、NtHMA3的表达量且NtNRAMP1、NtHMA2的降幅达到显著水平,抑制Cd的吸收;低氮水平下Cd吸收能力最弱,外施MT后烟苗Cd毒害缓解能力较弱,上调NtIRT1、NtNRAMP1、NtHMA3的表达量,且NtNRAMP1、NtHMA3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提高Cd的转运能力。综上,硝态氮在促进外源MT缓解Cd胁迫下烟苗生长发育及镉积累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随着氮用量的增加,外施MT可显著改变烟草的生理特性,减少其对Cd的吸收与积累,提高烟苗对Cd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幼苗 褪黑素 镉积累 硝态氮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和硝态氮配施对镉胁迫下烟草渗透调节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江静兰 郑聪 +6 位作者 丹冬淳 吴芳 贾宏昉 韩丹 胡源博 张蔷 邵惠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0-107,共8页
为探究褪黑素和硝态氮配施对镉胁迫下烟草早期生长、渗透调节及氮代谢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在镉胁迫(20μmol/L)下设置3个N水平,即10、5、0.1 mmol/L硝态氮,并对K326烟草品种喷施100μmol/L褪黑素。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褪黑素的施用提高... 为探究褪黑素和硝态氮配施对镉胁迫下烟草早期生长、渗透调节及氮代谢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在镉胁迫(20μmol/L)下设置3个N水平,即10、5、0.1 mmol/L硝态氮,并对K326烟草品种喷施100μmol/L褪黑素。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褪黑素的施用提高了烟苗生物量,与Cd处理相比,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70.45%、275.00%,低氮水平下分别增加了65.22%、200.00%,其中地上部生物量随硝态氮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分别为0.75、0.58、0.38 g。镉胁迫下烟苗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褪黑素和硝态氮的配施可有效促进叶绿素合成。与Cd处理相比,高氮处理下外施褪黑素进一步激活了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渗透调节系统,分别提高了14.84%、10.41%、6.70%。此外,褪黑素可显著降低烟叶硝酸盐的积累,显著增加总氮和氮素积累量,促进氮代谢,高氮处理可提高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促进总氮和叶片氮素的积累。与Cd处理相比,褪黑素的喷施可提高氮代谢酶活性,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NR、NiR、GS、GOG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0.61%、16.47%、29.60%、28.88%,低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NR、GS、GOGAT分别提高了11.46%、15.32%、22.79%。褪黑素和硝态氮的配施上调了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与N5处理相比,高氮水平下外施褪黑素上调了氮代谢相关基因NtNIA1和NtGDH1的相对表达,低氮水平外施褪黑素下调了NtNIA1、NtGOGAT1、NtGDH1的相对表达。综上,在胁迫条件下,短期高氮处理可有效提高烟苗早生快发,褪黑素也能加速烟草幼苗的生长,并进一步提高烟草幼苗的氮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硝态氮 褪黑素 镉胁迫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郭金平 李伟 +9 位作者 武钰存 徐学生 李林达 许佳丹 王卫民 许燕彪 叶性荣 徐程意 祖琼瑶 李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为常规烘烤工艺(直接升至38℃稳温变黄)较好。[结论]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变黄前期36℃稳温6 h)有利于提升南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上部烟叶则以常规烘烤工艺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低温变黄 烘烤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CPS2对烟草光合特征及光合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凌霄 韩文龙 +5 位作者 李波 江智敏 徐敏 李芳芳 郑聪 徐世晓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4-566,共13页
为探讨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烤烟品系8306、8306B(纯合突变植株T;代)、新豫烟11号(MSK326×8306B)和烤烟品种MSK326、豫烟11号(MSK326×8306)为试验材料,比较其顺-冷杉醇、赤霉素、脱落酸含量及相关... 为探讨顺-冷杉醇合成基因NtCPS2对烟草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烤烟品系8306、8306B(纯合突变植株T;代)、新豫烟11号(MSK326×8306B)和烤烟品种MSK326、豫烟11号(MSK326×8306)为试验材料,比较其顺-冷杉醇、赤霉素、脱落酸含量及相关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光合参数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等差异。结果表明,8306B较8306、新豫烟11号较豫烟11号的顺-冷杉醇含量均降低,赤霉素含量分别升高7.90%、9.79%,脱落酸含量分别降低35.87%、11.60%,赤霉素合成途径中正调控关键基因GA20ox表达量显著升高,负调控关键基因GA2ox表达量显著降低,脱落酸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PSY、NCED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气孔闭合比率分别降低43.75%、8.33%,气孔导度增大,净光合速率升高,光合作用相关酶Rubisco、GAPDH的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光合产物发生变化,同时株高、叶数、节距显著升高。NtCPS2基因不仅影响烟草二萜类代谢途径,降低顺-冷杉醇含量,增加赤霉素含量,而且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光合效率提高,增大株型。本研究结果为NtCPS2基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反馈调节提供了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CPS2 赤霉素 脱落酸 光合特征 光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加工过程中的破碎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云杰 刘欢 +7 位作者 王瑞珍 王浩宇 孙觅 郑聪 吴剑平 周建军 田斌强 李春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探索烟丝在加工过程中的破碎规律,设计不同切丝宽度和尺寸的烟丝,研究滚筒、流态化、机械输送等关键加工环节前后烟丝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烟丝加工进行,各规格烟丝不断破碎,烟丝的特征尺寸降低,破碎度升高,主要表现在>7.... 为探索烟丝在加工过程中的破碎规律,设计不同切丝宽度和尺寸的烟丝,研究滚筒、流态化、机械输送等关键加工环节前后烟丝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烟丝加工进行,各规格烟丝不断破碎,烟丝的特征尺寸降低,破碎度升高,主要表现在>7.10 mm和4.50~7.10 mm等尺寸较长的烟丝质量分数不断降低,<2.00 mm的烟丝质量分数不断升高,不同处理间3.35~4.50 mm的烟丝质量分数变化差异最大。滚筒加工过程中烟丝质量分数的变化率整体较大,其中滚筒干燥过程最大,其次是振动输送、干燥后的提升输送和风送过程,风选和干燥前的提升等过程较小。加工后1.0 mm宽度烟丝、1.0 mm宽度断丝的烟丝、0.8 mm宽度烟丝和0.8 mm宽度断丝的烟丝特征尺寸变幅分别达到1.86 mm、1.09 mm、1.65 mm和1.08 mm,其破碎度分别达到33.51%、26.35%、33.39%和27.43%。综上,>7.10 mm和4.50~7.10 mm等特征尺寸较大及同一断丝或未断丝处理下宽度较窄的烟丝在加工过程中更易破碎,应根据加工的需求,关注特定尺寸的烟丝质量变化规律,在原料消耗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烟丝结构调控和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特征尺寸 破碎规律 制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7
6
作者 阮杰崇 徐程意 赵成坤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2010年在浦城县进行KRK26、NC297、NC102、云烟97、云烟100、云烟202、闽烟7号等7个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鉴定了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田间病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引进品种中以云烟202综合表现最好,其产值、均价、上中等烟... 2010年在浦城县进行KRK26、NC297、NC102、云烟97、云烟100、云烟202、闽烟7号等7个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鉴定了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田间病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引进品种中以云烟202综合表现最好,其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都优于对照,可适当扩大推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漂浮育苗对烟株生长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波 李伟 +3 位作者 王涛 李文卿 徐学生 林贵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83-87,共5页
研究了改良漂浮育苗与常规漂浮育苗方法对烟苗成苗素质及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漂浮育苗在苗期出苗较对照早1 d,进入十字期较对照延迟4 d;在烟苗素质方面,改良漂浮育苗在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他素质测定方... 研究了改良漂浮育苗与常规漂浮育苗方法对烟苗成苗素质及移栽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漂浮育苗在苗期出苗较对照早1 d,进入十字期较对照延迟4 d;在烟苗素质方面,改良漂浮育苗在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他素质测定方面均表现为改良漂浮育苗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移栽后15、30 d、团棵期,改良漂浮育苗均有一定的优势,在前期主要在地下部及地上部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烟叶生长,差异性逐渐减小;在大田生育期,2种育苗方式的生育期在一个阶段存在细微差异,总体的田间生长期相当,在株高、叶片数、茎围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改良漂浮育苗 生长发育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可 王涛 +2 位作者 章友爱 李伟 徐学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33-39,共7页
[目的]为浦城烟区提供更加适宜的烤烟生长模式。[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方式下烟叶植株的生态学特性及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方式与营养土配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极大,其中... [目的]为浦城烟区提供更加适宜的烤烟生长模式。[方法]探讨了不同移栽方式下烟叶植株的生态学特性及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测定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方式与营养土配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极大,其中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T_1)处理在大田生育期、烟草植株生长前期的生态学性状和干物质积累量、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方面最优。[结论]膜下移栽+营养土30 kg/hm^2最适宜浦城烟区烟叶种植及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移栽方式 植物生理 烤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肥施用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郑聪 +5 位作者 周阳 李波 林志强 郭金平 徐学生 徐如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23-28,共6页
【目的】探明镁肥施用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生产上镁肥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施镁肥(T 1,对照)、基施氢氧化镁5.22 kg/667m^(2)(T 2)和追施氢氧化镁5.22 kg/667m^(2)(T 3)烤烟的生长状... 【目的】探明镁肥施用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生产上镁肥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施镁肥(T 1,对照)、基施氢氧化镁5.22 kg/667m^(2)(T 2)和追施氢氧化镁5.22 kg/667m^(2)(T 3)烤烟的生长状况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经济性状的变化。【结果】镁肥不同施用方式移栽后烟株团棵期、现蕾期、打顶时间、脚叶成熟期和顶叶成熟期均相同,大田生育期均为132 d;打顶后第5天烟株的株高、有效叶数、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均以T 3最高,分别为108.25 cm、19.92片/株、72.23 cm、27.79 cm和1273.74 cm^(2)/株;团棵期与现蕾期,不同处理地上部鲜重分别为127.35~184.88 g/株和1111.25~1249.02 g/株,依次为T 3>T 2>T 1和T 1>T 2>T 3,干重分别为10.02~14.57 g/株和114.80~137.35 g/株,依次为T 3>T 2>T 1和T 1>T 3>T 2,地下部鲜重分别为10.90~17.05 g/株和109.38~124.67 g/株,依次为T 3>T 2>T 1和T 1>T 3>T 2,干重分别为1.27~2.17 g/株和20.15~23.37 g/株,依次为T 2>T 3>T 1和T 1>T 3>T 2;终烤期不同处理根、茎和叶的鲜重及干重分别为528.40~645.13 g/株和149.62~189.43 g/株、516.72~675.20 g/株和137.70~150.52 g/株、1161.70~1470.27 g/株和158.62~178.48 g/株,依次为T 3>T 1>T 2、T 3>T 2>T 1和T 3>T 2>T 1;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各处理差异不大,总体以T 3效果较好。【结论】镁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烤烟的生育期均无影响,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烟苗移栽后追施氢氧化镁5.22 kg/667m^(2)效果最优,适宜生产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施肥方式 镁肥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式散叶烘烤辅助装置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忠 李伟 +3 位作者 章友爱 王涛 李文卿 谢云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2,共4页
通过开展不同烘烤模式下对比试验,对比框式散叶烘烤模式与常规挂杆烘烤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工降本方面,采用框式散叶辅助进烤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人均劳动效率,每公顷减少烘烤环节用工19.95个;在提高烤房装烤容量方面,采用独立烟框进行... 通过开展不同烘烤模式下对比试验,对比框式散叶烘烤模式与常规挂杆烘烤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工降本方面,采用框式散叶辅助进烤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人均劳动效率,每公顷减少烘烤环节用工19.95个;在提高烤房装烤容量方面,采用独立烟框进行装烤可以有效提高烤房容量28%左右;在对烤后烟叶影响方面,框式散叶烘烤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烟叶单叶重及外观质量有促进作用,对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也有一定作用;在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影响方面,框式散叶烘烤对进一步促进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方面有积极作用。综合表明,框式散叶烘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提质增效,减工降本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存在一定完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式散叶 烘烤 效益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追施钾肥模式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辽 李伟 +4 位作者 章友爱 李文卿 刘盛富 谢可 徐学生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8期44-49,共6页
2016—2017年,在福建省浦城县试验研究了打顶前后不同追施钾肥模式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初步结果:在烟叶生长后期追施钾肥,可以延长烟草大田生育期5~6 d,主要表现在上部叶耐熟性方面;对烟株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追施钾肥后... 2016—2017年,在福建省浦城县试验研究了打顶前后不同追施钾肥模式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初步结果:在烟叶生长后期追施钾肥,可以延长烟草大田生育期5~6 d,主要表现在上部叶耐熟性方面;对烟株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追施钾肥后对株高、腰叶生长和顶叶生长方面有一定促进作用,尤其对上部叶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而对烟株其他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在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影响方面,表现出增施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中下部烟碱的含量,增强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前后 钾肥 浇施 喷施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伟 章友爱 +3 位作者 谢可 刘盛富 李文卿 徐学生 《农业科学研究》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试验通过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等的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大田生长期基本一致,内在化学成分均较为接近,烟碱含量均偏高.一次打顶留叶不烘烤,烤烟倒1、2叶的... 本试验通过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等的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大田生长期基本一致,内在化学成分均较为接近,烟碱含量均偏高.一次打顶留叶不烘烤,烤烟倒1、2叶的长宽均最小,叶面积均最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较高;二次打顶,烟叶的单叶质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均最大;常规打顶,各指标处在落后水平.因此,初步得出二次打顶有利于提高浦城烟区上部叶烟叶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方式 质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追肥时间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建忠 李伟 +4 位作者 章友爱 刘盛富 李文卿 谢可 徐学生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5期19-22,共4页
2016年,在福建省浦城县研究了不同追肥时间对K326农艺性状、烟碱等内在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结果:试验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基本一致;但大田各生育期会由于追肥时间的推迟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追肥时间的推迟,烟株现蕾期... 2016年,在福建省浦城县研究了不同追肥时间对K326农艺性状、烟碱等内在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初步结果:试验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基本一致;但大田各生育期会由于追肥时间的推迟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追肥时间的推迟,烟株现蕾期、脚叶成熟期等生育期均发生推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上,烟碱含量一定程度上受第二次追肥时间推迟的影响。以移栽后30 d进行第二次追肥最为协调,且该处理的糖碱比最接近优质烟叶标准。在经济性状方面,以移栽后30 d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的产量、667 m^2产值、上等烟比例最高,均价以移栽后35 d进行第二次追肥最高。综合考虑,最适宜当地烤烟生产的追肥时间为移栽后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追肥时间 烟碱 产量 品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