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监测与分析
1
作者 吴仁俊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7-58,共2页
为评估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主要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质量和效果,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20-2023年畜禽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免疫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20-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总体合格率均保... 为评估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主要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质量和效果,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20-2023年畜禽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免疫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20-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总体合格率均保持在70%以上,达到国家免疫标准(群体免疫合格率>70%),疫苗免疫效果好,但不同物种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免疫效果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蛋鸭疫病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傅秋玲 黄瑜 +12 位作者 程龙飞 卢立志 刘荣昌 张青 傅光华 万春和 沈军达 施少华 田勇 陈红梅 陈珍 陈翠腾 朱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自2013年初以来,对闽赣两省相近区域内的部分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舍内地面饲养、网床小栏饲养和笼养4种模式下的同一品种开产蛋鸭群发生的疫病开展了定点跟踪调查和病毒性、细菌性疫病感染检测,发现4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鸭疫病感染率、... 自2013年初以来,对闽赣两省相近区域内的部分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舍内地面饲养、网床小栏饲养和笼养4种模式下的同一品种开产蛋鸭群发生的疫病开展了定点跟踪调查和病毒性、细菌性疫病感染检测,发现4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鸭疫病感染率、发生的疫病种类及同一疫病的严重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模式的蛋鸭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最高达84.4%,发生的疫病种类最多达10种,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更高(如禽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高达22.9%),致病菌的耐药谱更宽(如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耐10种及以上药物的菌株占84.2%);而网床小栏饲养、笼养两种模式下的蛋鸭发生的疫病种类相对较少,为5~6种,其主要疫病为禽坦布苏病毒病、禽流感和大肠杆菌病,尤其是笼养蛋鸭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为26.5%、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最低(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阳性仅为7.8%)。以上结果表明,蛋鸭养殖模式的良莠与疫病发生的种类及其感染的程度直接相关,可见促进蛋鸭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是防控疫病重要的生物安全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蛋鸭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蛋品质的乳杆菌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青 陈聪 林仙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为筛选可有效提升蛋品质的乳杆菌,试验选取产蛋高峰后期的海兰褐蛋鸡,饲喂三种前期筛选出的肠道优势乳杆菌-乳杆菌A、乳杆菌B、乳杆菌C及其混合菌(乳杆菌A+B+C),连续拌料饲喂30 d。对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分析结果显示,饲喂乳杆菌B以及乳... 为筛选可有效提升蛋品质的乳杆菌,试验选取产蛋高峰后期的海兰褐蛋鸡,饲喂三种前期筛选出的肠道优势乳杆菌-乳杆菌A、乳杆菌B、乳杆菌C及其混合菌(乳杆菌A+B+C),连续拌料饲喂30 d。对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分析结果显示,饲喂乳杆菌B以及乳杆菌A+B+C可有效提升海兰褐蛋鸡的综合产蛋率、总蛋重、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各乳杆菌组的十二指肠段V/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且乳杆菌B以及乳杆菌A+B+C对V/C比值的提高作用最显著。综上所述,乳杆菌B以及乳杆菌A+B+C可有效提升海兰褐蛋鸡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且肠黏膜吸收面积增大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