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周光益
顾茂彬
+3 位作者
龚粤宁
王胜坤
吴仲民
谢国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978,共8页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2006-2016年连续多次对该保护区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蝴蝶11科218属501种,是国内诸保护区中蝴蝶种数最多的。分布在东洋区的蝴蝶共377种,占蝶类种数的75.2%,古北区94种,占18.8%,其它跨区系分布的只有30种,属东洋区主导的分布型;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3区的蝴蝶共391种(78.04%),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成分。从自然保护区尺度的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看出,种类数和区系相似性都随着离南岭的距离增大而减少,与海南尖峰岭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减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组分不仅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而且明显表现出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我国蝴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弄蝶是蝶类中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古老的类群,该保护区弄蝶达132种,占我国弄蝶种数的35.68%,这可能与丰富而古老的植物区系紧密相关;黛眼蝶属(幼虫以竹子为寄主)有28种,居国内各保护区之首,这与南岭山地丰富的竹类资源有关,这些表明植物与蝴蝶间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蝴蝶多样性
区系
G-F指数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眼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粤宁
邱治军
+3 位作者
周光益
杨昌腾
李兆佳
顾茂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1990—1998年和2006—2015年每年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区系调查,结果表明,南岭共有眼蝶科68种,其中东洋区共57种,东洋区属主导分布型;中国华南、西南、华中区的共有种共50种,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说明南岭眼蝶与南岭植物...
1990—1998年和2006—2015年每年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区系调查,结果表明,南岭共有眼蝶科68种,其中东洋区共57种,东洋区属主导分布型;中国华南、西南、华中区的共有种共50种,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说明南岭眼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区系;眼蝶科中的黛眼蝶属有29种,超过云南、海南、台湾、福建省等地的黛眼蝶属种数。2012—2015年对南岭南北坡不同海拔的蝶类分布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眼蝶39种669头,其中南坡32种417头,北坡23种180头,山顶5种72头。在区系组成上,南坡拥有更多的南亚热带至热带的眼蝶种类;在海拔分布上,南北坡栖息于中海拔(1 000~1 100 m)森林中的眼蝶种数比低海拔(500~600 m)多。造成眼蝶南北坡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南坡冬季温度高于北坡,且南坡植物区系中拥有更多的热带广布成分;而造成中海拔眼蝶种数较多的原因是该区域人为活动较少、原始植被保留比较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眼蝶
区系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南北坡灰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
9
3
作者
谢国光
周光益
+3 位作者
龚粤宁
邱治军
顾茂彬
陈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南岭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发源地和保存地,研究南岭蝴蝶的区系和生态分布对保护蝴蝶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岭中段南北坡的灰蝶进行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南岭保护区共记录到灰蝶101种,82.178%的种分布在东洋区。按中国动物区系划...
南岭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发源地和保存地,研究南岭蝴蝶的区系和生态分布对保护蝴蝶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岭中段南北坡的灰蝶进行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南岭保护区共记录到灰蝶101种,82.178%的种分布在东洋区。按中国动物区系划分,南岭灰蝶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西南三个区。从灰蝶在南岭南北坡的分布来看,2012-2014年在南北坡调查点共发现灰蝶865头,分别属于31个种,其中南坡共发现470头(隶属于27个种)、北坡228头(隶属于13个种)。这说明南坡的灰蝶种数多,是北坡种数的2倍;南坡的种群密度也比北坡高,是北坡的2.06倍。从同一坡向不同海拔来看,南坡1000-1100 m与500-600 m两个海拔的灰蝶种类数相同,但前者的种群密度为后者的1.55倍;北坡灰蝶种数与种群密度1000-1100 m均高于500-600 m;山顶灰蝶种类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扩区
灰蝶
区系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眼蝶科区系及冰冻灾害前后的调查
被引量:
3
4
作者
龚粤宁
陈仁利
+2 位作者
谢国光
王胜坤
顾茂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南岭是广东的屏障和南北动植物的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50种眼蝶,其中分布在东洋区有44种,占总数的88%;东洋区与古北区共有种5种,占10%;跨区系分布的占2%。今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000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
南岭是广东的屏障和南北动植物的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50种眼蝶,其中分布在东洋区有44种,占总数的88%;东洋区与古北区共有种5种,占10%;跨区系分布的占2%。今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000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许多野生动物被冻死,眼蝶只发现14种,与常年相比,见到的种群仅为常年的28%,种群密度则不到常年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岭
眼蝶科
区系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岭林区斑蝶科与环蝶科区系及其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谢国光
王胜坤
+2 位作者
龚粤宁
陈仁利
顾茂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南岭是南北动植物的分界线、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斑蝶15种,环蝶8种。其中,分布于东洋区的斑蝶和环蝶占总数78.26%;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占总数4.35%;跨区系分布的占总数17.39%。南岭斑蝶和环蝶与海南同类蝴蝶相似百...
南岭是南北动植物的分界线、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斑蝶15种,环蝶8种。其中,分布于东洋区的斑蝶和环蝶占总数78.26%;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占总数4.35%;跨区系分布的占总数17.39%。南岭斑蝶和环蝶与海南同类蝴蝶相似百分率分别达77.27%和75.0%,说明它们主要由热带区域扩散而至。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 000 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在林中的斑蝶和环蝶种群密度骤降,5次调查累计发现斑蝶和环蝶7种,只占常年见到的30.43%;种群密度只有常年密度的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蝶科
环蝶科
区系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雪冰冻灾害对南岭蝴蝶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
7
6
作者
陈仁利
何克军
+4 位作者
龚粤宁
陈振明
王胜坤
顾茂彬
蔡卫京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478-482,共5页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巳发现蝴蝶442种,其中不乏有中国分布新纪录和新种。常绿阔叶林中有蝴蝶339种,山地常绿针阔叶林中有蝴蝶369种,山顶常绿阔叶苔藓矮林中有蝴蝶71种;这些蝶类属东洋区的有360种,占总数的81.45%;属古北区的有48种,占...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巳发现蝴蝶442种,其中不乏有中国分布新纪录和新种。常绿阔叶林中有蝴蝶339种,山地常绿针阔叶林中有蝴蝶369种,山顶常绿阔叶苔藓矮林中有蝴蝶71种;这些蝶类属东洋区的有360种,占总数的81.45%;属古北区的有48种,占总数的10.86%;跨区系分布的有34种,占总数的7.69%;南岭蝶类与福建省蝶类相似百分率高达77.27%,说明两地有共同的起源与演化过程。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000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各种蝴蝶在林中的种群密度骤降,海拨700~800m的蝶类仅为海拨1100~1200m冻害较轻林地蝶类数量的23%;整个林区蝶类的种群密度极低,与常年相比,降低率约为90%。凤蝶科的种群在调查地段发现的只占常年见到的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生物多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雨雪冰冻灾害后南岭凤蝶多样性恢复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仁利
龚粤宁
+2 位作者
杨怀
谢国光
顾茂彬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南岭是广东省生物资源、生物基因最丰富的宝库。2008年1—2月份,南岭遭遇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林区位于海拔500—1000 m之间的林木雪折、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野生动物的大量死...
南岭是广东省生物资源、生物基因最丰富的宝库。2008年1—2月份,南岭遭遇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林区位于海拔500—1000 m之间的林木雪折、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林地清除风倒木和粗大的树技,树木园内基本清除地面各种覆盖物,作为森林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最重要措施,此措施使冰灾后形成的大量林窗很快萌生各种植物,从而改善了林分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重建,经3年的恢复期,林分及其凤蝶多样同步获得恢复,也使生物多样性比冰灾前更为丰富,树木园内凤蝶种群数比冰灾前2年平均值增加144.44%,种群密度比冰灾前2年的平均值降低4.62%;500—1902 m灾后林区调查,3年后凤蝶种群数比冰灾当年增加为156.25%。因此,此研究结果然说明冰冻灾害后只要及时对原始林采取森林生态的恢复措施,不仅不会导致种群的灭绝,而且还有可能丰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雨雪冰冻
凤蝶
群落密度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冰灾后南岭树木园眼蝶科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龚粤宁
陈仁利
+2 位作者
王胜坤
谢国光
顾茂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2008年1-2月南岭遭遇百年一遏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林区海拔500~600m的树木园内林木折断、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的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其中眼蝶科灾后(2008年)种数比灾...
2008年1-2月南岭遭遇百年一遏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林区海拔500~600m的树木园内林木折断、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的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其中眼蝶科灾后(2008年)种数比灾前2年(2006-2007年)的平均值降低50%、个数降低67.12%。灾后采取及时清理枯落物等恢复措施,有利于地面新生植物的萌生、预防森林火灾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病虫害。经过5a的恢复期,林分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步获得恢复。冰灾后形成的林窗萌生各种植物后,改善了林分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重建,也使植物种类比冰灾前更为丰富,生长势旺盛;眼蝶科种数比冰灾当年增加62.5%,个数比冰灾当年增加266.67%。可见,虽然冰冻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只要恢复措施得当,灾后的生态系统会逐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眼蝶科
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周光益
顾茂彬
龚粤宁
王胜坤
吴仲民
谢国光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978,共8页
基金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RITFYWZX201504
CAFYBB2011004-04
+2 种基金
RITFYWZX2011-12)
中央林业补助资金项目(GDHS15SGHG09093)
中国林科院广东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文摘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的核心区域,在生物进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栖息微环境变化敏感的蝶类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对其进行多样性和区系的研究,可为南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于1990-1997年,2006-2016年连续多次对该保护区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蝴蝶11科218属501种,是国内诸保护区中蝴蝶种数最多的。分布在东洋区的蝴蝶共377种,占蝶类种数的75.2%,古北区94种,占18.8%,其它跨区系分布的只有30种,属东洋区主导的分布型;国内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3区的蝴蝶共391种(78.04%),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成分。从自然保护区尺度的蝴蝶区系相似性比较看出,种类数和区系相似性都随着离南岭的距离增大而减少,与海南尖峰岭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减少,这些说明南岭蝴蝶组分不仅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而且明显表现出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我国蝴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弄蝶是蝶类中系统发育过程中最古老的类群,该保护区弄蝶达132种,占我国弄蝶种数的35.68%,这可能与丰富而古老的植物区系紧密相关;黛眼蝶属(幼虫以竹子为寄主)有28种,居国内各保护区之首,这与南岭山地丰富的竹类资源有关,这些表明植物与蝴蝶间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关键词
南岭
蝴蝶多样性
区系
G-F指数
协同进化
Keywords
Nanling Mountains
butteefly diversity
fauna
G-F index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分类号
Q985 [生物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眼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粤宁
邱治军
周光益
杨昌腾
李兆佳
顾茂彬
机构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基金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林冠受损对南岭森林环境
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ITFYWZX 201504)
+3 种基金
"南岭冰雪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动态研究"(RITFYWZX2011-12)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
2014年中央林业补助资金-数字化监测与管护平台(二期)(GDHS15SGHG09093)
广东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资助
文摘
1990—1998年和2006—2015年每年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区系调查,结果表明,南岭共有眼蝶科68种,其中东洋区共57种,东洋区属主导分布型;中国华南、西南、华中区的共有种共50种,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说明南岭眼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区系;眼蝶科中的黛眼蝶属有29种,超过云南、海南、台湾、福建省等地的黛眼蝶属种数。2012—2015年对南岭南北坡不同海拔的蝶类分布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眼蝶39种669头,其中南坡32种417头,北坡23种180头,山顶5种72头。在区系组成上,南坡拥有更多的南亚热带至热带的眼蝶种类;在海拔分布上,南北坡栖息于中海拔(1 000~1 100 m)森林中的眼蝶种数比低海拔(500~600 m)多。造成眼蝶南北坡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南坡冬季温度高于北坡,且南坡植物区系中拥有更多的热带广布成分;而造成中海拔眼蝶种数较多的原因是该区域人为活动较少、原始植被保留比较完整。
关键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眼蝶
区系
生态分布
Keywords
N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NNR)
Satyridae butterfy
fauna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18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南北坡灰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
9
3
作者
谢国光
周光益
龚粤宁
邱治军
顾茂彬
陈军
机构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湖南莽山
国家级
自然
护
区
管理局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基金
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1004-04
RITFYWZX 201504
+1 种基金
RITFYWZX2011-12)
中国林科院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资助
文摘
南岭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发源地和保存地,研究南岭蝴蝶的区系和生态分布对保护蝴蝶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岭中段南北坡的灰蝶进行多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南岭保护区共记录到灰蝶101种,82.178%的种分布在东洋区。按中国动物区系划分,南岭灰蝶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西南三个区。从灰蝶在南岭南北坡的分布来看,2012-2014年在南北坡调查点共发现灰蝶865头,分别属于31个种,其中南坡共发现470头(隶属于27个种)、北坡228头(隶属于13个种)。这说明南坡的灰蝶种数多,是北坡种数的2倍;南坡的种群密度也比北坡高,是北坡的2.06倍。从同一坡向不同海拔来看,南坡1000-1100 m与500-600 m两个海拔的灰蝶种类数相同,但前者的种群密度为后者的1.55倍;北坡灰蝶种数与种群密度1000-1100 m均高于500-600 m;山顶灰蝶种类少。
关键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扩区
灰蝶
区系
生态分布
Keywords
N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ycaenidae
fauna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眼蝶科区系及冰冻灾害前后的调查
被引量:
3
4
作者
龚粤宁
陈仁利
谢国光
王胜坤
顾茂彬
机构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基金
热林所项目-冰冻雨雪灾害对南岭地区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2007-18)
文摘
南岭是广东的屏障和南北动植物的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50种眼蝶,其中分布在东洋区有44种,占总数的88%;东洋区与古北区共有种5种,占10%;跨区系分布的占2%。今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000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许多野生动物被冻死,眼蝶只发现14种,与常年相比,见到的种群仅为常年的28%,种群密度则不到常年的10%。
关键词
广东南岭
眼蝶科
区系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Keywords
Nanling
Guangdong
Satyridae
fauna
snow disaster
population density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岭林区斑蝶科与环蝶科区系及其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谢国光
王胜坤
龚粤宁
陈仁利
顾茂彬
机构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基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冰冻雨雪灾害对南岭地区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2008-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岭冰雪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南岭是南北动植物的分界线、起源和分化中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巳发现斑蝶15种,环蝶8种。其中,分布于东洋区的斑蝶和环蝶占总数78.26%;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占总数4.35%;跨区系分布的占总数17.39%。南岭斑蝶和环蝶与海南同类蝴蝶相似百分率分别达77.27%和75.0%,说明它们主要由热带区域扩散而至。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 000 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在林中的斑蝶和环蝶种群密度骤降,5次调查累计发现斑蝶和环蝶7种,只占常年见到的30.43%;种群密度只有常年密度的3%左右。
关键词
斑蝶科
环蝶科
区系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Keywords
Danaidae, Amathusiidae, flora, snow disaster, population density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雪冰冻灾害对南岭蝴蝶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
7
6
作者
陈仁利
何克军
龚粤宁
陈振明
王胜坤
顾茂彬
蔡卫京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省
自然
保
护
区
管理
办公室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478-482,共5页
基金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蝴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2007-29)
南岭冰雪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冰冻雨雪灾害对南岭地区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2008-08)
文摘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巳发现蝴蝶442种,其中不乏有中国分布新纪录和新种。常绿阔叶林中有蝴蝶339种,山地常绿针阔叶林中有蝴蝶369种,山顶常绿阔叶苔藓矮林中有蝴蝶71种;这些蝶类属东洋区的有360种,占总数的81.45%;属古北区的有48种,占总数的10.86%;跨区系分布的有34种,占总数的7.69%;南岭蝶类与福建省蝶类相似百分率高达77.27%,说明两地有共同的起源与演化过程。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使南岭海拨500~1000m森林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各种蝴蝶在林中的种群密度骤降,海拨700~800m的蝶类仅为海拨1100~1200m冻害较轻林地蝶类数量的23%;整个林区蝶类的种群密度极低,与常年相比,降低率约为90%。凤蝶科的种群在调查地段发现的只占常年见到的37.5%。
关键词
蝴蝶
雨雪冰冻
种群密度
生物多祥性
Keywords
butterfly
snow disaster
population density
biodiversity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雨雪冰冻灾害后南岭凤蝶多样性恢复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仁利
龚粤宁
杨怀
谢国光
顾茂彬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82-86,共5页
基金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项目:南岭冰雪灾害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蝴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2007-29)
冰冻雨雪灾害对南岭地区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2008-08)
文摘
南岭是广东省生物资源、生物基因最丰富的宝库。2008年1—2月份,南岭遭遇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林区位于海拔500—1000 m之间的林木雪折、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林地清除风倒木和粗大的树技,树木园内基本清除地面各种覆盖物,作为森林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最重要措施,此措施使冰灾后形成的大量林窗很快萌生各种植物,从而改善了林分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重建,经3年的恢复期,林分及其凤蝶多样同步获得恢复,也使生物多样性比冰灾前更为丰富,树木园内凤蝶种群数比冰灾前2年平均值增加144.44%,种群密度比冰灾前2年的平均值降低4.62%;500—1902 m灾后林区调查,3年后凤蝶种群数比冰灾当年增加为156.25%。因此,此研究结果然说明冰冻灾害后只要及时对原始林采取森林生态的恢复措施,不仅不会导致种群的灭绝,而且还有可能丰富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南岭
雨雪冰冻
凤蝶
群落密度
森林生态系统
Keywords
Nanling
snow disaster
Papilionidae
population density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s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冰灾后南岭树木园眼蝶科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龚粤宁
陈仁利
王胜坤
谢国光
顾茂彬
机构
广东
南岭国家级自然护区管理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冰冻雨雪灾害对南岭地区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2008-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CAFYB2011004-4)
文摘
2008年1-2月南岭遭遇百年一遏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林区海拔500~600m的树木园内林木折断、倒伏及包括昆虫在内的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其中眼蝶科灾后(2008年)种数比灾前2年(2006-2007年)的平均值降低50%、个数降低67.12%。灾后采取及时清理枯落物等恢复措施,有利于地面新生植物的萌生、预防森林火灾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病虫害。经过5a的恢复期,林分及其生物多样性同步获得恢复。冰灾后形成的林窗萌生各种植物后,改善了林分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重建,也使植物种类比冰灾前更为丰富,生长势旺盛;眼蝶科种数比冰灾当年增加62.5%,个数比冰灾当年增加266.67%。可见,虽然冰冻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只要恢复措施得当,灾后的生态系统会逐渐优化。
关键词
冰冻灾害
眼蝶科
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
Keywords
ice storm
Satyridae
biodiversity
forest ecosystems
分类号
S18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周光益
顾茂彬
龚粤宁
王胜坤
吴仲民
谢国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眼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龚粤宁
邱治军
周光益
杨昌腾
李兆佳
顾茂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岭南北坡灰蝶的区系组成与生态分布
谢国光
周光益
龚粤宁
邱治军
顾茂彬
陈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岭眼蝶科区系及冰冻灾害前后的调查
龚粤宁
陈仁利
谢国光
王胜坤
顾茂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岭林区斑蝶科与环蝶科区系及其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研究
谢国光
王胜坤
龚粤宁
陈仁利
顾茂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雨雪冰冻灾害对南岭蝴蝶资源的影响
陈仁利
何克军
龚粤宁
陈振明
王胜坤
顾茂彬
蔡卫京
《生态科学》
CSCD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雨雪冰冻灾害后南岭凤蝶多样性恢复研究
陈仁利
龚粤宁
杨怀
谢国光
顾茂彬
《生态科学》
CSCD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冰灾后南岭树木园眼蝶科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研究
龚粤宁
陈仁利
王胜坤
谢国光
顾茂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