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盼畔 谭茗之 +5 位作者 任娇 刘二龙 杜智欣 付伟 李志勇 魏霜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260-261,263,共3页
印度是世界上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推广转基因农作物较早且范围较广的国家。本文综述了印度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主要包括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并分析了其监管特点,以期为转基... 印度是世界上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推广转基因农作物较早且范围较广的国家。本文综述了印度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主要包括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并分析了其监管特点,以期为转基因监管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 技术贸易措施体系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荧光中心碳量子点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快速检测乐果
2
作者 吕春秋 司露露 +3 位作者 盘钊金 梁杨琳 廖秀芬 陈丛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4,共7页
环境和农产品中乐果的残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急需构建一种高效、简便及廉价的检测方法用于乐果的快速检测。通过对木糖和碳酸氢铵进行简单的水热处理,成功制备了掺杂氮型碳量子点(N-CQDs)。N-CQDs的激发光谱表明,其... 环境和农产品中乐果的残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急需构建一种高效、简便及廉价的检测方法用于乐果的快速检测。通过对木糖和碳酸氢铵进行简单的水热处理,成功制备了掺杂氮型碳量子点(N-CQDs)。N-CQDs的激发光谱表明,其在238和330 nm处各有一个荧光中心,它们的荧光发射中心均位于402 nm左右。随着乐果的不断加入,238 nm激发的发射光谱能在1 min内被有效猝灭,而330 nm激发的发射光谱荧光变化不明显,基于此构建了比率型荧光探针用于乐果的快速检测。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比率型荧光探针对乐果的检测范围为2~100和100~180 ng·mL^(-1),检出限为0.67 ng·mL^(-1)。常见的离子和农药对乐果的干扰不大,表明该比率型荧光探针无需特异性酶的标记即可对乐果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该方法用于实际火龙果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并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比较。所建立的方法在实际火龙果样品检测中回收率在92.55%~102.24%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62%(n=3)。而国标规定的GC-MS法的回收率在84.22%~100.64%之间,RSD在2.95%~10.95%(n=3)之间。结果表明,与GC-MS法相比,所建立的比率型荧光探针显示出更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双荧光中心 比率型荧光探针 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仙草胶粉中黄酮含量——重复性与准确度的研究
3
作者 陈智刚 杜缘园 +4 位作者 罗兆飞 林华娟 王宇峰 王剑锋 蔡翔宇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81-84,共4页
[目的]提高仙草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仙草胶粉中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行业标准和文献中的黄酮检测方法,建立超声法和振荡法,分别以无水乙醇、超声1 h和60%乙醇、振荡5 h为提取条件,以分光光度计为检测仪器,对同一批仙草胶粉的... [目的]提高仙草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仙草胶粉中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行业标准和文献中的黄酮检测方法,建立超声法和振荡法,分别以无水乙醇、超声1 h和60%乙醇、振荡5 h为提取条件,以分光光度计为检测仪器,对同一批仙草胶粉的黄酮检测结果进行重复性以及准确度分析。[结果]超声法无法有效检出黄酮含量,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36.85%,RSD为21.26%;振荡法测定出的黄酮含量平均值为0.37%,RSD为10.25%,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61.52%,RSD为18.43%。振荡法在稳定性和回收率上皆优于超声法。[结论]本研究可为仙草胶粉的黄酮检测方法优化提供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基础数据,但仍需更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仙草胶粉中黄酮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仙草胶粉 黄酮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丝拉伸强力与其回潮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继伟 杨鹏民 +3 位作者 盖国平 林祥 李艳 陈兴灿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结合生丝生产工艺及原料特性,分析了生丝拉伸强力的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同批生丝不同拉伸伸长率下,样品丝条脱胶前后微观结构变化和不同拉伸伸长率的样品丝条脱胶后结晶度变化,分析了生丝拉伸试验机理;文章根据同批生丝不同回潮率下... 结合生丝生产工艺及原料特性,分析了生丝拉伸强力的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同批生丝不同拉伸伸长率下,样品丝条脱胶前后微观结构变化和不同拉伸伸长率的样品丝条脱胶后结晶度变化,分析了生丝拉伸试验机理;文章根据同批生丝不同回潮率下,样品的拉伸强力变化情况,建立了生丝回潮率与拉伸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的回归方程。为进一步验证回潮率与拉伸强力的相关性,文章随机抽取701批广西生丝,分析了批量生丝的回潮率与拉伸强力的线性相关性,并分别分析了543批干茧生丝和158批鲜茧生丝的回潮率与拉伸强力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生丝回潮率与断裂强度之间存在极强的负相关关系、生丝回潮率与断裂伸长率之间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断裂强力 回潮率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LDPE复合膜中三种抗氧剂向脂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研究及扩散系数估算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晓敏 蔡翔宇 +4 位作者 陈璐 程娟 胡长鹰 王志伟 吴玉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6-53,共8页
建立了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ene,PET/LDPE)复合膜中... 建立了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ene,PET/LDPE)复合膜中3种抗氧剂(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2,4-二叔丁基苯酚)的方法,研究3种抗氧化剂向异辛烷和95%(体积分数)乙醇2种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利用Crank模型计算迁移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用LC-MS/MS检测3种抗氧剂的检出限均为0.2μg/L,定量限均≤0.8μg/L,在5~24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8;在20、40、60、70℃条件下,3种抗氧剂从PET/LDPE复合膜向2种食品模拟物迁移的迁移量均会随迁移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至达到迁移平衡,且温度越高,越快达到迁移平衡状态,用Crank模型能较好拟合迁移实验数据,3种抗氧剂的迁移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在70℃、2 h,40℃、72 h迁移条件下,3种抗氧剂分别从LDPE膜和PET/LDPE复合膜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迁移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表明LDPE膜与PET膜复合后,在特定迁移条件下,PET膜不会对LDPE膜中3种抗氧剂的迁移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PET/LDPE复合膜 抗氧化剂 迁移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聚丙烯蒸煮袋中2,4-二氨基甲苯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向酸性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官铃淇 蔡翔宇 +6 位作者 陈璐 张勤军 程娟 余稳稳 吕春秋 吴玉杰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92-298,共7页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尼龙/聚丙烯(polyamide/castpolypropylene,PA/CPP)蒸煮袋中2种初级芳香胺(primary aromatic amines,PAAs)物质2...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尼龙/聚丙烯(polyamide/castpolypropylene,PA/CPP)蒸煮袋中2种初级芳香胺(primary aromatic amines,PAAs)物质2,4-二氨基甲苯(2,4-diaminotoluene,2,4-TDA)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methane,4,4’-MDA)向4%乙酸食品模拟液的迁移量,并研究不同热处理及杀菌方式(巴氏杀菌、蒸、煮、高温灭菌、紫外杀菌)对蒸煮袋中这2种物质向4%乙酸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C-MS/MS检测2,4-TDA和4,4’-MDA迁移量的检出限均不大于0.02μg/kg,定量限均不大于0.05μg/kg,满足欧盟标准中对于PAAs限量的检测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除紫外杀菌对2,4-TDA和4,4’-MDA的迁移无显著影响外,巴氏杀菌、蒸、煮、高温灭菌均会促进PA/CPP蒸煮袋中2,4-TDA和4,4’-MDA向4%乙酸溶液的迁移,迁移量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根据迁移结果可知,在对蒸煮袋包装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时,紫外和巴氏杀菌是相对安全的处理方式;另外,在对蒸煮袋包装的食品进行加热时,相比煮,蒸是更为安全的一种加热方式。而在121℃高温灭菌15 min条件下,2种PA/CPP样品袋中4,4’-MDA的迁移量分别达到2.733μg/kg和3.113μg/kg,均高于欧盟正在修订的对单个PAAs的迁移限量(0.002 mg/kg),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见,当利用PA/CPP蒸煮袋包装食品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胶黏剂中PAAs的迁移量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聚丙烯 初级芳香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浦芋球蛋白结构表征及其对HepG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二兰 张帆 +3 位作者 吕春秋 涂连 王伟良 林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59-365,共7页
为了对荔浦芋球蛋白基本性质进行表征和探究其对细胞糖代谢影响的机制,测定了荔浦芋球蛋白的热稳定性、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组成等性质;研究不同浓度荔浦芋球蛋白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和丙酮酸... 为了对荔浦芋球蛋白基本性质进行表征和探究其对细胞糖代谢影响的机制,测定了荔浦芋球蛋白的热稳定性、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组成等性质;研究不同浓度荔浦芋球蛋白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浦芋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9.30±1.36℃,对应焓值为7.46±0.53 J/g,该球蛋白富含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氨基酸评分为103.10%;二级结构组成为:β-折叠、无规卷曲、β-转角和α-螺旋含量分别为39.42%~42.14%、26.34%~31.38%、18.25%~24.16%和5.04%~13.27%;荔浦芋球蛋白能影响胰岛素抵抗细胞糖代谢,与对照组相比,球蛋白高剂量组(500μg/mL)的葡萄糖消耗增加率40.62%±0.98%,肝糖原合成增加率26.35%±1.13%、己糖激酶活性增加率54.63%±2.48%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率44.29%±2.64%。综上,荔浦芋球蛋白可以促进细胞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肝糖原合成和提高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从而影响糖代谢,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增强糖酵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浦芋球蛋白 结构表征 胰岛素抵抗 HEPG2 细胞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肝脏中S-腺苷甲硫氨酸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宁 汪文龙 +6 位作者 李韵晴 王新航 司露露 唐深 陆彩玲 秦富 李习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883,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大鼠肝脏中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肝脏样品匀浆后用5.0 mmol/L NH4Ac+0.4%HAc+2%甲醇提取,采用CORTES UPLC-C18+柱分离,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下,以多反应监测... 建立了同时检测大鼠肝脏中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肝脏样品匀浆后用5.0 mmol/L NH4Ac+0.4%HAc+2%甲醇提取,采用CORTES UPLC-C18+柱分离,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SI+)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检测,外标法定量。SAM在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SAH在0.01~0.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SAM和SAH的方法定量限(S/N>10)分别为0.250、0.025μg/g;幼年SD大鼠肝脏中SAM和SAH的含量分别为86.34±5.54μg/g、17.73±2.24μg/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6.4%和11.5%。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大鼠肝脏组织中SAM和SAH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S-腺苷甲硫氨酸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大鼠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PP蒸煮袋中初级芳香胺迁移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官铃淇 蔡翔宇 +5 位作者 陈璐 张勤军 余稳稳 吕春秋 吴玉杰 胡长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该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聚酰胺/聚丙烯(PA/CPP)蒸煮袋中2,4-二氨基甲苯(2,4-TDA)、2,6-二氨基甲苯(2,6-TDA)、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MDA)3种常见初级芳香胺(PAAs)的迁移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 该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聚酰胺/聚丙烯(PA/CPP)蒸煮袋中2,4-二氨基甲苯(2,4-TDA)、2,6-二氨基甲苯(2,6-TDA)、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MDA)3种常见初级芳香胺(PAAs)的迁移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性高等优点,满足欧盟法规(EU)No 10/2011中已修订的对单个PAAs的特定迁移限量(SML)的检测要求。利用该方法检测30种PA/CPP蒸煮袋在模拟迁移条件(100℃,2 h)下PAAs的迁移量,发现所有蒸煮袋中均检出4,4'-MDA,且17种蒸煮袋中4,4'-MDA迁移量高于其SML(0.002 mg/kg)。实验还研究了加热处理对蒸煮袋的影响以及储运过程对蒸煮袋中4,4'-MDA迁移的影响。发现升高加热温度与(延长)加热时间均会导致蒸煮袋中异氰酸酯单体的增多,最终促进PAAs的迁移;储运过程模拟中发现环境温度的升高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均会促进蒸煮袋中4,4'-MDA的迁移,且样品袋在60℃的环境温度下储存5 d后,其4,4'-MDA迁移量存在超标现象,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聚丙烯(PA/CPP) 初级芳香胺(PAA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头淀粉及其稳定化Pickering乳液的性质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涂连 吕春秋 +3 位作者 王捷 梁钦梅 钟伟华 林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2-79,共8页
为了探究芋头淀粉能否稳定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接触角测定、Zeta电位测定等方法表征芋头淀粉的理化性质,然后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芋头淀粉为单一乳化剂,考察其乳液的理化性质,同时与粳米、玉米、小麦和山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 为了探究芋头淀粉能否稳定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接触角测定、Zeta电位测定等方法表征芋头淀粉的理化性质,然后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芋头淀粉为单一乳化剂,考察其乳液的理化性质,同时与粳米、玉米、小麦和山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芋头淀粉的平均粒径最小(2.29μm),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和多边形态;摩尔质量最小且分布均匀;持油、持水率最高,分别为158.33%、136.24%;三相接触角为36.60°,Zeta电位为-25.63 mV。在芋头淀粉水分散液质量浓度20 mg/mL、油相分数50%、分散强度10000 r/min和分散4 min条件下制备的Pickering乳液能在30 d内保持稳定,且储藏过程测量到的乳滴粒径最小(34.64~52.20μm),其乳液的流变学测定显示形成了较弱的乳液网络结构。综上,芋头淀粉可以有效稳定Pickering乳液,有望进一步开发作为稳定剂或乳化剂应用到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淀粉 Pickering乳液 性质表征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供港蔬菜中11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11
作者 司露露 梁杨琳 +4 位作者 李湧 吕春秋 覃金兰 邓佳宁 汪文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34-2043,共10页
建立了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高通量快速检测供港蔬菜中118种香港规例农药残留的方法。以1%(v/v)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高速匀浆提取,净化后添加内标校正回收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GC-MS/MS检测的118种农药在0... 建立了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高通量快速检测供港蔬菜中118种香港规例农药残留的方法。以1%(v/v)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高速匀浆提取,净化后添加内标校正回收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GC-MS/MS检测的118种农药在0.01~0.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所有的农药定量限均小于0.01 mg·kg^-1,各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70.1%~116.7%,其中回收率在90%~110%之间的化合物占87%,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7.7%(n=6)。本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定量限满足港澳以及世界各地对农残检测的要求,适用于监管供港蔬菜的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供港蔬菜 农药残留 香港《规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双胍辛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富 汪文龙 +4 位作者 司露露 蔡翔宇 梁宇 苏华 韦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773,共6页
建立了测定沃柑、菠萝蜜、苹果、葡萄、生菜、黄瓜、西红柿、芦笋等水果蔬菜中双胍辛胺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试样用0.2%乙酸水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杂质,提取液经WCX固相萃取柱净化,10%甲酸乙腈洗脱,氮吹至近干后以0.2... 建立了测定沃柑、菠萝蜜、苹果、葡萄、生菜、黄瓜、西红柿、芦笋等水果蔬菜中双胍辛胺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试样用0.2%乙酸水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杂质,提取液经WCX固相萃取柱净化,10%甲酸乙腈洗脱,氮吹至近干后以0.2%甲酸水复溶。采用甲醇和0.2%甲酸水为流动相,经Eclipse Plus C18(2.1 mm×100 mm,1.8μm)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双胍辛胺的双电荷加合母离子m/z 178.8及其子离子m/z 100.0和187.0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基质加标曲线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双胍辛胺在0.005~0.16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0.010、0.020、0.050 m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8.5%~10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1%~8.8%;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kg,定量下限为0.010 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水果蔬菜中双胍辛胺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胍辛胺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沃柑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法同时测定氧化锌富集物中锌、铁、氯、镉、砷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梦奇 陈璐 +3 位作者 王佳莉 冯均利 张庆建 吕春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18,共5页
氧化锌富集物的进口能弥补我国锌矿资源的不足,但要求ZnO>50%、Fe<10%、Cl<8%、Cd<0.25%、As<0.6%。目前常采用YS/T 1171.1~10—2017《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氧化锌富集物中锌、铁、氯、镉、砷含量,该系列检测方... 氧化锌富集物的进口能弥补我国锌矿资源的不足,但要求ZnO>50%、Fe<10%、Cl<8%、Cd<0.25%、As<0.6%。目前常采用YS/T 1171.1~10—2017《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氧化锌富集物中锌、铁、氯、镉、砷含量,该系列检测方法均需要繁琐的湿法样品前处理,测量过程较为冗长,不能满足氧化锌富集物大量进口时快速通关的需求。建立了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法同时测定氧化锌富集物中锌、铁、氯、镉、砷的方法。采用YS/T 1171.3—2017和YS/T 1171.5—2017方法对氧化锌富集物样品进行定值,然后选取21个含量具有梯度的氧化锌富集物样品作为校准样品,建立起各元素X射线荧光强度值与含量的校准曲线。各曲线相关系数在0.8164~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3%~2.0%,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0.05%。与化学方法检测氧化锌富集物样品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方法能应用到口岸现场进口氧化锌富集物快速筛查,检测一个样品仅需1 min,极大地加快了进口氧化锌富集物通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氧化锌富集物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不同进口“铅矿”的表征及属性分析研究
14
作者 余淑媛 白爽 +5 位作者 唐梦奇 李勇 洪秋阳 封亚辉 冯均利 李彬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5,共11页
通过5种申报为“铅矿”的进口含铅物料的分析,发现铅矿伪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物料仅从外观、铅含量上很难确认其真实属性,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性状,包括形状、粒度、颜色、手感、气味、磁性等特征;测试样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元素组成、... 通过5种申报为“铅矿”的进口含铅物料的分析,发现铅矿伪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物料仅从外观、铅含量上很难确认其真实属性,通过观察样品的外观性状,包括形状、粒度、颜色、手感、气味、磁性等特征;测试样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酸碱性等其他可能必要的信息;对比研究所属申报品名的样品特征,即对铅矿样品进行比对研究;比对查证文献资料等,根据获得的样品相关检测数据和铅矿信息,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样品可能产生的来源进行查证分析;确立样品的来源,从而确认样品的属性,进而获得属性判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5种含铅物料在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相关的理化性质上与铅矿存在明显差异,经分析,它们分别为铅冶炼或者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炼铅炉渣、浸出渣、烟尘、阳极泥和电池回收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矿 表征 炼铅炉渣 浸出渣 烟尘 阳极泥 电池回收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猪肉及猪肉制品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莹 陈丽芸 +1 位作者 刘闯 陈立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99-104,共6页
为了解不同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猪肉及猪肉制品中的特征,采用国内外6种商品化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一样本开展稳定性试验,对相同非洲猪瘟强阳性、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 为了解不同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在检测猪肉及猪肉制品中的特征,采用国内外6种商品化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分别对同一样本开展稳定性试验,对相同非洲猪瘟强阳性、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开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试剂盒扩增稳定性良好;对强阳性样本,所有商品化试剂盒均能检出;对中阳性及弱阳性样本,特别是弱阳性样本,不同试剂盒的检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检测试剂盒。本试验为一线工作者选择使用不同商品化非洲猪瘟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荧光PCR 商品化试剂盒 猪肉及猪肉制品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桑枝叶微贮饲料提升鸡肉品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卢德 韦伟 +6 位作者 李标 李乙 罗佳 黄世洋 林强 乐波灵 聂良文 《蚕桑茶叶通讯》 2021年第2期8-12,共5页
开展桑枝叶微贮饲料对温氏“瑶项鸡”进行快速高效品质提升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料配方为桑枝叶微贮饲料占比45%、桑枝占比15%的成活率高,饲料成本最低,对鸡肉品质的提升效果较好。
关键词 桑枝叶微贮饲料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桑枝叶微贮饲料快速提升温氏“土2项鸡”品质的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良文 李标 +6 位作者 黄世洋 罗佳 卢德 李乙 林强 乐波灵 韦伟 《蚕学通讯》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本试验利用桑枝叶微贮饲料对温氏“土2项鸡”进行快速高效品质提升的最佳饲料配方及效果探讨。选用养殖时间80 d的温氏“土2项鸡”480只,随机分为8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玉米粒,1~7组饲喂1~7号配方饲料。1~7号配方饲料主要根据桑枝叶微贮... 本试验利用桑枝叶微贮饲料对温氏“土2项鸡”进行快速高效品质提升的最佳饲料配方及效果探讨。选用养殖时间80 d的温氏“土2项鸡”480只,随机分为8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玉米粒,1~7组饲喂1~7号配方饲料。1~7号配方饲料主要根据桑枝叶微贮饲料与精饲料的不同比例进行配制。通过对成活率、采食量、饲料成本、平均月增重和鸡肉品质检测等5个指标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鸡的平均月增重方面,桑枝占比越大,鸡减重越显著;在鸡肉品质提升效果方面,桑枝占比越大,品质提升效果越显著;在采食量方面,桑枝叶微贮饲料的含水率较大,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采食量也大;在饲料成本方面,桑枝叶微贮饲料和桑枝的占比越大,饲料成本越低。综合试验结果,第6组饲料配方(桑枝叶微贮饲料占比45%、桑枝占比15%)的饲料成本最低,对鸡肉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叶微贮饲料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用引物和探针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腾 邹晨伟 +7 位作者 张体银 罗兆飞 王武军 唐寰宇 李宋钰 林杰 郑洁 林素洁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四对引物和探针用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经过数字PCR梯度反应体系及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灵敏度和线性范围试验,最终确认了一对引物和探针结果较为理想,其中引物浓度为900 nmol/L,探针浓度450... 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四对引物和探针用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经过数字PCR梯度反应体系及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灵敏度和线性范围试验,最终确认了一对引物和探针结果较为理想,其中引物浓度为900 nmol/L,探针浓度450 n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引物 探针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华 罗兆飞 +3 位作者 洪体玉 麻晓莉 李娟 吴良萍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7-7,9,共2页
目的:检测菜籽粕等样品中污染沙门氏菌情况。方法:参照国家标准《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病原分离鉴定技术。结果:分离鉴定出田纳西沙门氏菌(S.Tennessee)、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Senftenberg)、姆班达卡沙门氏菌(S.Mbandaka)、布伦登... 目的:检测菜籽粕等样品中污染沙门氏菌情况。方法:参照国家标准《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病原分离鉴定技术。结果:分离鉴定出田纳西沙门氏菌(S.Tennessee)、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Senftenberg)、姆班达卡沙门氏菌(S.Mbandaka)、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S.Braenderup)、布雷登尼沙门氏菌(S.Bredeney)各1株。结论:本试验从大豆,菜籽粕,鱼粉等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分离出的沙门氏菌主要分布于C1群,沙门氏菌是污染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常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食蟹猴规模化养殖场饮用水和青饲料卫生质量监测
20
作者 盘宝进 陈应超 +2 位作者 韦莹 陈立军 刘闯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对广西某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和青饲料卫生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对饮用水和青饲料进行连续抽样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抽取6份... 为了对广西某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和青饲料卫生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对饮用水和青饲料进行连续抽样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抽取6份饮用水样检测26项理化指标,有3份不合格,超标率达50.0%,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抽取147份饮用水检测微生物指标,有22份超标,超标率达15.0%,超标微生物指标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抽取13个品种青饲料48份检测10种禁用农药残留情况,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氰戊菊脂、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检出率分别为2.1%、0、0、0、0、12.5%、2.1%、12.5%、2.1%、2.1%。说明该规模化食蟹猴养殖场饮用水存在不合格情况,青饲料检出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用食蟹猴 饮用水 青饲料 卫生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