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红之谜:城市形象传播视角下微博旅游议题的情绪感染
1
作者 黄鸿业 马燕 邓沛程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1,共13页
网民对于旅游议题的情绪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城市的认知,积极、正向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良性构建与传播,消极、负面的情绪表达则反之。以城市形象传播为视角,分析淄博、北海、长沙、哈尔滨四个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在网络社... 网民对于旅游议题的情绪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城市的认知,积极、正向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良性构建与传播,消极、负面的情绪表达则反之。以城市形象传播为视角,分析淄博、北海、长沙、哈尔滨四个不同类型旅游城市在网络社群引发的情绪感染现象,选取微博关于四个城市的旅游议题,抓取博文和跟评,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总结微博旅游议题的情绪感染机制,包括:网民在城市文化空间的身体和精神“在场”激发情绪感知,具身情绪的表达、短视频的中介效应促进情绪的“模仿—反馈”,集体记忆的唤醒促进情绪的联想,算法技术和信息中心节点催生情绪的圈层共振。为更好地激发和引领网络情绪、助力城市形象传播,提出跨区域合作,创新情绪联动模式;主动构建情境,延伸仪式的“在场”方式;KOL和官方协同,推动圈群的积极情绪感染;基于“模仿—反馈”提供多元情绪价值;基于“感知—扩散”的负面情绪感染补救等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传播 情绪感染 旅游 微博 网络社群 网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中虚拟文娱的多维效用与认知形塑机制——基于Discord的LDA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洪波 李雪莹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1,共6页
虚拟文娱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而实现,在感觉维度上存在的文化娱乐形态。从全球性社交平台Discord中收集Pico社区的讨论数据,使用LDA主题分析与情感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虚拟文娱依托具身传播推进感官交织,通过促进交流升维凝聚社会性共识,... 虚拟文娱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而实现,在感觉维度上存在的文化娱乐形态。从全球性社交平台Discord中收集Pico社区的讨论数据,使用LDA主题分析与情感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虚拟文娱依托具身传播推进感官交织,通过促进交流升维凝聚社会性共识,构建起虚实融合的超越性场域,由此建立“自我—社群—场域”的认知形塑机制,从而影响海外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虚拟文娱在接触海外Z世代群体、传递国家形象、开辟全球性交流空间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文娱 国际传播 Z世代 DISCO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人类何以共述民族神话?——AI微短剧中神话的奇观搭建与叙事重构
3
作者 徐健 田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61,共10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已成为当下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的重要议题。基于网络短视频平台中的神话题材AI微短剧,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机共创微短剧中神话叙事重构...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已成为当下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的重要议题。基于网络短视频平台中的神话题材AI微短剧,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法,探究人机共创微短剧中神话叙事重构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以人为主导、人机共创为核心的影视工业美学新模式通过超真实的场景搭建、“灵韵”回归的故事叙事、人性化趋向的角色塑造这三个维度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化嫁接能力,建立了神话叙事的新范式。神话讲述新场域的“积极承担者”囊括了作为参与者与终端的观众,其充满主体性的解码体验可以突破单一视角的研究思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提供一种参考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工智能影像 AI微短剧 人机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觉艺术对纸包装设计的促进
4
作者 王雪瑶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37-I0037,共1页
纸包装已经成为包装品市场中较为常见且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的包装类型。随着社会大众的消费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纸包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纸包装的视觉艺术性。作为一种融合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艺术能够为纸包装... 纸包装已经成为包装品市场中较为常见且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的包装类型。随着社会大众的消费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纸包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纸包装的视觉艺术性。作为一种融合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艺术能够为纸包装带来创新设计手段。本文就新媒体视觉艺术对纸包装设计的促进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艺术 纸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史教材现存问题与建议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振锋 张聪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7-79,共3页
新闻史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对于梳理新闻学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以及促进新闻学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新闻史教材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基础,应当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解决现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各高校在教学中使用... 新闻史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学科,对于梳理新闻学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以及促进新闻学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新闻史教材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基础,应当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解决现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各高校在教学中使用的几个主要版本的中国新闻史教材为研究对象,发现教材中的一些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教材 新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网络社群的信息生态机制分析——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鸿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具有群体跨境流动、相对贫困落后、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多样等特征,该地区“三股势力”依然活跃,并渗入各类网络社群,煽动不良情绪。从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与中华民族完整统一的国家战略来看,亟须统筹合力,优... 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具有群体跨境流动、相对贫困落后、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多样等特征,该地区“三股势力”依然活跃,并渗入各类网络社群,煽动不良情绪。从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与中华民族完整统一的国家战略来看,亟须统筹合力,优化网络社群生态,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对西南边境部分村落、乡镇进行调研,借鉴信息生态理论,将少数民族网络社群视作信息生态环境的重要有机体,发现其遵循以下信息生态机制:公共议题讨论,基于情感需求的“线上—线下”交互的运行机制;基层治理信息交互,社会信息交流共同体的信息交互机制;基于锚定的强集聚效应,信息中心节点聚合效应显著但不稳定性客观存在的动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网络社群 信息生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南边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书店发展策略研究——以中国国际图书专营店为例
7
作者 徐健 赵佳源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书店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发展网络书店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社会的知识和智力发展。中国国际图书专营店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图书市场中得以立足发展。分析中国国际图书专营... 书店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发展网络书店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资源,促进社会的知识和智力发展。中国国际图书专营店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图书市场中得以立足发展。分析中国国际图书专营店的经营方式、营销手段与经营成效,提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培养敏锐的市场嗅觉,保持图书行业经营初心等发展建议,以期助力网络书店建立自身品牌,满足读者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书店 书店经济 营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产教融合: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6-68,共3页
2020年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将基本完成。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抓住5G技术带来的传媒业态变革机遇,依托“部校共建”模式,借力地方高校在理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双创项目”吸引大学生,为自身注入创新动力,不断创作... 2020年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将基本完成。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抓住5G技术带来的传媒业态变革机遇,依托“部校共建”模式,借力地方高校在理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双创项目”吸引大学生,为自身注入创新动力,不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融媒体产品,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制约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县级融媒体中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级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议程的设置机制与互设格局——基于“白裤瑶”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健 欧翔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
探究四级融合发展布局中乡村振兴议程设置的机制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明晰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故事。基于此,本研究以四级主流媒体为研究框架对“白裤瑶”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四级主流媒体以乡村振兴的产业、人... 探究四级融合发展布局中乡村振兴议程设置的机制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明晰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故事。基于此,本研究以四级主流媒体为研究框架对“白裤瑶”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四级主流媒体以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个维度为叙事框架,融合国家远景和乡土民情编织了议程网络,从乡村振兴五个侧面汇聚认同,其中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乡村振兴议程全维度设置特征更为明显。在乡村振兴议程的传递中,市级媒体充当枢纽串联四级主流媒体,形成了融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设方式的四级融合乡村振兴议程互设格局。未来乡村振兴议程设置需注重优化多维度叙述乡土民情的议程设置机制与以地市级媒体为核心的媒体合作网络,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级融合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幻想主题分析 网络分析 媒介间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喜凤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0-82,共3页
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家书屋的建设存在主体地位缺失、客体功能隐蔽等问题。将农家书屋作为连接情感和家庭关系的纽带,拓宽农家书屋空间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是其长远发展之道。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文化惠农 农家书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视域下《民族画报》的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健 张聪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50,共3页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作为我国三大画报之一的《民族画报》不断探索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民族画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坚守民族特色,弘扬画报传统,其网站分类多元、信息丰富,在多年的改革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受众需...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作为我国三大画报之一的《民族画报》不断探索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民族画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坚守民族特色,弘扬画报传统,其网站分类多元、信息丰富,在多年的改革中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受众需求,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新媒体环境下,《民族画报》的传受双方互动、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亟须进一步升级,通过开放评论、开发APP、深耕网络图文新模式等方法解决现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画报 媒介融合 数字化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个人叙事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晓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接续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立足本土神话传说进行个人叙事改编的传统,以浓烈的民族美术风格开拓了“山海宇宙”的叙事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其对人物内心挖掘的不足、剧情的自我解构和“用爱发电”的草率逻辑,使得...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接续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立足本土神话传说进行个人叙事改编的传统,以浓烈的民族美术风格开拓了“山海宇宙”的叙事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其对人物内心挖掘的不足、剧情的自我解构和“用爱发电”的草率逻辑,使得影片最终陷入了虚浮的境地。在国产动画电影的编创中,既要深挖文本的个人叙事元素,也要秉持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有效填充个人叙事的精神世界,更要用合乎逻辑的价值体系塑造丰满的人物,真正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个人叙事 现实主义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崩解:《孤味》与中国台湾电影家庭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晓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57,共4页
近年来,中国台湾电影的家庭叙事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台湾性”,并多以强制性“和解”完结剧情。作为家庭叙事的代表,《孤味》以父职缺席下的女性成长为叙事目标,但对“和解”的不当处理却暴露了家庭伦理崩解的残酷事实。中国台湾电影的家... 近年来,中国台湾电影的家庭叙事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台湾性”,并多以强制性“和解”完结剧情。作为家庭叙事的代表,《孤味》以父职缺席下的女性成长为叙事目标,但对“和解”的不当处理却暴露了家庭伦理崩解的残酷事实。中国台湾电影的家庭叙事之所以陷入套路化的情节逻辑,根源在于中国台湾社会当下的身份认同危机。“用爱发电”的艺术策略无助于中国台湾现实问题的解决,唯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介入,才能使中国台湾电影参与中国台湾社会伦理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味》 家庭伦理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达:水之道》:沉浸式科幻电影的虚拟真人表演
14
作者 唐衍欢 高宇 吕思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0,共4页
沉浸式科幻电影就其表演形态而言,其虚拟真人表演的艺术形态对传统表演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传统表演体系较难适用于此类电影的角色塑造,而虚拟真人表演体系也亟待完善。因此,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真人表演已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广泛关... 沉浸式科幻电影就其表演形态而言,其虚拟真人表演的艺术形态对传统表演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传统表演体系较难适用于此类电影的角色塑造,而虚拟真人表演体系也亟待完善。因此,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真人表演已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以目前热映的3D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为切入点来窥探虚拟真人表演的艺术形态、与传统表演的比较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以期这一新兴的表演形态能开创一种完善的艺术表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科幻电影 虚拟真人表演 传统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向往的生活》:影像在场、话语并置与景观重塑
15
作者 钟世华 张淑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4,共5页
电视剧《向往的生活》是一部真实反映农村股份制改革、探索土地流转和农业发展新模式、充满青春气息和拼搏精神的乡村叙事作品。这部剧由北京华盛金榜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编剧高明、张斌根据作家朱东、张越的长篇小说《股份农民》改... 电视剧《向往的生活》是一部真实反映农村股份制改革、探索土地流转和农业发展新模式、充满青春气息和拼搏精神的乡村叙事作品。这部剧由北京华盛金榜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编剧高明、张斌根据作家朱东、张越的长篇小说《股份农民》改编,由导演过《国家命运》《张大千》《你是我的亲人》等多部影视剧的导演延艺执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搏精神 张大千 青春气息 电视剧 发展新模式 土地流转 国际传媒 景观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