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罗文华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51-54,共4页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意识,对实践重视不够,对口就业难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主要有:整合校内专业课程资源,为学生打造“双技能”;二外教学要贴近专业实际、加... 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缺乏整合意识,对实践重视不够,对口就业难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主要有:整合校内专业课程资源,为学生打造“双技能”;二外教学要贴近专业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等。而加强专业教育,提高专业认识,发动并辅导报考汉办志愿者、对口考研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汉语教学延伸的相关工作能力,挖掘汉语教学机构供选择等是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 课程整合 双技能 高校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实践观察与前景展望
2
作者 刘振平 潘静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各国对“中文+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在这种人才需求的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目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已在人才培养、教材编写、标准体系建设、师资培养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各国对“中文+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在这种人才需求的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目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已在人才培养、教材编写、标准体系建设、师资培养及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推动该教育模式高质量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界与职业教育界还需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库构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及时补齐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实践 国际中文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部壮语人汉语复元音韵母的偏误分析——以广西大新壮语人为例
3
作者 方彦昊展 李胜兰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3期134-136,共3页
本文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广西大新壮语人为例,对南部壮语人发汉语复元音韵母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其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纠正的对策。研究发现,南部壮语人发前响复元音基本没有问题,发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介音i和u的脱落... 本文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广西大新壮语人为例,对南部壮语人发汉语复元音韵母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其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纠正的对策。研究发现,南部壮语人发前响复元音基本没有问题,发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介音i和u的脱落,发后响复元音韵母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介音i、u和ü的脱落。偏误的原因主要受母语的影响。纠正的对策有采用声介合拼法、记少不记多、用偏旁类推法记音、强记方法等,不仅促使人们对南部壮语复元音韵母的特点有更深的认识,也为壮侗语族语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壮语 大新壮语 汉语 复元音韵母 偏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东盟讲好海上丝路故事的价值、内容与路径
4
作者 刘振平 李楚楚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面向东盟讲好海上丝路故事,是传承古代丝路精神、开启新时代交流合作新篇章的使命所在,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通的长远之计,是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促进贸易畅通的有力举措,是构建海洋叙事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 面向东盟讲好海上丝路故事,是传承古代丝路精神、开启新时代交流合作新篇章的使命所在,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通的长远之计,是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促进贸易畅通的有力举措,是构建海洋叙事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需。面向东盟讲好海上丝路故事,应优先讲好海上丝路的前世今生、经贸合作、文明交流、民心相通、碧海蓝天等方面的故事,从而增进中国—东盟政治互信、深化双方经贸合作,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以纪录片为载体、充分利用国内外新媒体平台,开发海上丝路旅游线路、推动丝路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强化国际中文教育的支持、创设虚拟博物馆,最终实现全面助推海上丝路故事高效性、精准化传播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精神 海上丝路 东盟 叙事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华文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深层动因探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平 闫亚平 罗庆铭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7期52-58,80,共8页
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历史普遍较长,华文教育政策的变化大都经历了由松到紧到再放松的过程。在20世纪以前,各国华文教育政策普遍较为宽松,华人可自主办学;20世纪初期,大多数国家开始对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限制;20世纪中期前后,大多... 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历史普遍较长,华文教育政策的变化大都经历了由松到紧到再放松的过程。在20世纪以前,各国华文教育政策普遍较为宽松,华人可自主办学;20世纪初期,大多数国家开始对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限制;20世纪中期前后,大多数国家进一步限制甚至直接禁止了华文教育的发展;20世纪后期又逐渐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限制,有些国家还把支持华文教育明确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各个国家为推行政府或官方语言、重塑华人国家认同,以及受与中国关系恶化、国内民族主义高涨等因素的影响,会出台一些限制华文教育的政策。而随着与中国双边关系的正常化、汉语经济价值的增长,为平衡中西方文化对国民的影响等新情况的产生,各国又会转而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华文教育政策 历史演进 深层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柬埔寨华校华文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振平 贺丽君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43-48,共6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柬埔寨的华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存在着华文教育尚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优秀的华文教师严重匮乏、教材的针对性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考核方式过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柬埔寨的华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存在着华文教育尚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优秀的华文教师严重匮乏、教材的针对性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考核方式过分注重笔试、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华文教育界应共同努力,向政府阐明"一带一路"背景下把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组织中柬两国师资开发本土华文教材。华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合理安排课程、改革考核模式,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本土华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柬埔寨 华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教育和政策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绪明 宁家静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37-42,64,共7页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教育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宗教教育时期、殖民教育时期和国民教育时期,在不同的时期统治者制定了不同的语言政策。在其被殖民统治时期,语言政策呈现多元化类型,荷兰殖民者在前期并没有强制传播荷兰语,对其他语言也...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教育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宗教教育时期、殖民教育时期和国民教育时期,在不同的时期统治者制定了不同的语言政策。在其被殖民统治时期,语言政策呈现多元化类型,荷兰殖民者在前期并没有强制传播荷兰语,对其他语言也是任其发展为主。印尼独立后,主要采取单语制的同化语言政策,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华文教育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同化、禁锢到逐渐放宽对华文教育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语言政策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语言教育政策探观 被引量:4
8
作者 闫亚平 张丽萍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49-54,共6页
老挝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在语言教育政策方面,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从国语独尊调整为多语并存,呈现多元化、多语言、共繁荣的局面。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中老合作项... 老挝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在语言教育政策方面,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从国语独尊调整为多语并存,呈现多元化、多语言、共繁荣的局面。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中老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老挝境内的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对此,老挝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供越来越宽松的教育合作政策环境以及更优厚的华文教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语言教育政策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教材语法教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德峰 刘振平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2-74,共13页
通过对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4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十部口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40年来归纳法、隐性语法教学越来越多,交际性练习逐步得到重视,模式的创新情况在1990年代达到了顶峰,以学生“... 通过对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4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十部口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40年来归纳法、隐性语法教学越来越多,交际性练习逐步得到重视,模式的创新情况在1990年代达到了顶峰,以学生“练”为主的理念在1980年代和2010年代处于主导地位,但教材使用的模式的种类、主要模式的数量以及创新的模式数量呈递减之势,1990年代和2000年代以“讲”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占据着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教材 语法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比”句初探
10
作者 杨德峰 刘振平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基于大规模语料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没有比”句是合格的句子,充当谓语主要成分的典型成员是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是边缘成员。该句式是多义句式,有的表示比较前项和后项一样,有的表示前项超过后项的量不多,还有的表示前项不如后... 基于大规模语料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没有比”句是合格的句子,充当谓语主要成分的典型成员是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是边缘成员。该句式是多义句式,有的表示比较前项和后项一样,有的表示前项超过后项的量不多,还有的表示前项不如后项。该句式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其主要语用作用是否定句中的数量焦点。“没有比”句的谓语大多不能出现在“没有”句和“不比”句中,与后两种句式大体上是互补关系;该句式产生的动因是表达的精细化和类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有比”句 谓语 语义 语用 类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中文+铁路”人才培养的应为、难为与可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振平 吕明璋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9-55,共7页
伴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铁路建设的发展,东盟“中文+铁路”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东盟“中文+铁路”人才培养不仅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然而,东盟“中文+... 伴随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铁路建设的发展,东盟“中文+铁路”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东盟“中文+铁路”人才培养不仅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然而,东盟“中文+铁路”人才培养当前还存在教育标准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培养方案缺失、办学主体参与不够等现实问题。为解决现实问题、回应未来发展需求,中国和东盟双方需要加快标准制定、推动资源开发、加强师资培养、革新教学模式、形成长效培养机制,并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盟 “中文+铁路” 人才培养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涨X”结构的语义特征与流行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振平 王倩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涨姿势”是“长知识”的谐音表达,经过框填式扩散机制的促进和媒体的传播之后,产生了“涨气质”“涨自信”“涨颜值”等多种“涨X”结构。此新式结构与传统的“涨水”“涨价”“涨工资”“涨粉”等结构不同,它不再表示数量的上涨,而... “涨姿势”是“长知识”的谐音表达,经过框填式扩散机制的促进和媒体的传播之后,产生了“涨气质”“涨自信”“涨颜值”等多种“涨X”结构。此新式结构与传统的“涨水”“涨价”“涨工资”“涨粉”等结构不同,它不再表示数量的上涨,而表示新知识的获得、惊讶意味的体现和程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涨姿势 语义特征 语义类型 流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谅山省学校汉语教学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绪明 冯金翠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61-69,共9页
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增长,越南的汉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越南谅山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基地和桥梁。其汉语教学现状反映了当前汉语在越南北部的普及程度及其在越南国民... 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增长,越南的汉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越南谅山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基地和桥梁。其汉语教学现状反映了当前汉语在越南北部的普及程度及其在越南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越南谅山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基地和桥梁。其汉语教学现状反映了当前汉语在越南北部的普及程度及其在越南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谅山学校汉语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师行业整体待遇差,激励机制缺失;中文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中文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合适的汉语教材;初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编写不及时。促进谅山学校汉语教学发展的建议为:教育管理机构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汉语教学发展路线;改善中文教师工资待遇,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中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编写适合越南学生的本土化汉语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谅山省 汉语教学 学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状况及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绪明 萨吾列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8-64,94,共8页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该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南毗邻中国新疆的区位优势,促进了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但哈萨克斯坦学校的汉语教学尚存在师资薄弱、教材量不足、教学模...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该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南毗邻中国新疆的区位优势,促进了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但哈萨克斯坦学校的汉语教学尚存在师资薄弱、教材量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师资培训、研发教材、革新教学模式,以推动当地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汉语教学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绪明 赵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是目前公认的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各级语法单位之间存在着"组成""构成""实现"等复杂关系。语素作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同生物的细胞,是汉语的基础层级单位,是构成词、短语和句...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是目前公认的汉语四级语法单位,各级语法单位之间存在着"组成""构成""实现"等复杂关系。语素作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同生物的细胞,是汉语的基础层级单位,是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成分。因此,从语素的概念、判定和分类标准三个方面对语素与其他三级单位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可以进一步明确语素的作用和地位,深化汉语语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 语法单位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南邦府学校汉语教学现状与建议
16
作者 杨绪明 王美琳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年第9期54-58,共5页
泰国南邦府各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汉语教师短缺、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汉语课程缺乏统一规范、教学模式单一、汉语教学衔接不够等问题。其中原因既有泰国南邦府汉语学习需求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正常发展问题,也有现行汉语课程政策和... 泰国南邦府各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汉语教师短缺、教科书质量参差不齐、汉语课程缺乏统一规范、教学模式单一、汉语教学衔接不够等问题。其中原因既有泰国南邦府汉语学习需求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正常发展问题,也有现行汉语课程政策和标准不够具体、研究理论水平不高、观念滞后、教材研发缓慢、汉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等因素,因而要系统规划、分层改进,以切实提升泰国南邦府各学校的汉语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南邦府 汉语教学 学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语言风格生成的词汇手段——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例析
17
作者 杨绪明 颜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28-133,共6页
词汇手段是小说语言风格生成的重要途径,莫言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典型例证。分析其词汇选用与独特语言风格间联系,可发现词汇类型不同,表达效果与风格特色也有区别:作品中的色彩词营造了绚烂且荒诞的环境氛围;方言词独具的乡... 词汇手段是小说语言风格生成的重要途径,莫言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典型例证。分析其词汇选用与独特语言风格间联系,可发现词汇类型不同,表达效果与风格特色也有区别:作品中的色彩词营造了绚烂且荒诞的环境氛围;方言词独具的乡土与通俗兼顾的韵味彰显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拟声词能增添小说语言的形象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的红萝卜》 词汇特征 语言风格 生成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意象:易安词与白石词之同探究
18
作者 李铮华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都有梅花。梅花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它逐渐从调味品到观赏植物再到文化符号,以优雅、坚韧、圣洁的形象驻留在世人心中,常...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都有梅花。梅花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它逐渐从调味品到观赏植物再到文化符号,以优雅、坚韧、圣洁的形象驻留在世人心中,常被用来形容品格高洁、坚强谦虚的君子,也逐渐成为文人们偏爱的意象。意象是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意象”用于艺术创造,他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说明在进行文学作品构思时,要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物象 独照之匠 主观情思 白石词 易安词 《文心雕龙》 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鸟》的意象与成长的解读路径
19
作者 黄巧燕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0期17-19,共3页
作为现当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人物,曹文轩选择少年儿童作为主角,少年的成长是艰辛的,需要经历苦难。意象的书写是曹文轩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建构意象,曹文轩不仅书写了少年的成长,还建构了一个诗意而饱含哲理的世界。而《根鸟》是一部相当... 作为现当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人物,曹文轩选择少年儿童作为主角,少年的成长是艰辛的,需要经历苦难。意象的书写是曹文轩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建构意象,曹文轩不仅书写了少年的成长,还建构了一个诗意而饱含哲理的世界。而《根鸟》是一部相当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意象,包括植物意象如百合花、梧桐树等,动物意象如鹰、马等。此外,作为人物,根鸟也具有象征意义,因此从名字和少年形象两方面分析。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诗意世界,揭示了少年艰辛的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鸟》 意象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及启示
20
作者 刘振平 张栋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19世纪英美学者套用英语的教学语法框架对汉语语法体系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深化了我们对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认识。当时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体系集中体现出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句法体系;二是设立语素和短语两个语言层级... 19世纪英美学者套用英语的教学语法框架对汉语语法体系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深化了我们对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认识。当时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体系集中体现出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句法体系;二是设立语素和短语两个语言层级;三是重视“格”“数”“级”等语法范畴在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四是对汉语词类体系的认识逐渐细化。对19世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可以为当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教学语法 语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