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影响食品药品检测报告质量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提升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蕾 王春 +1 位作者 王宇佳 周文枭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
食品药品检测报告的质量,是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关键。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最终体现,直接关系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的形象与信誉。同时食品药品检测报告是判断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关系着... 食品药品检测报告的质量,是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关键。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最终体现,直接关系食品药品检测机构的形象与信誉。同时食品药品检测报告是判断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关系着每一位公民的饮食用药安全。因此,出具一份准确权威的检测报告至关重要。本文对食品药品检测报告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测报告 质量控制 提升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体现 被引量:2
2
作者 贲新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6期74-74,共1页
目的:分析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普法的检验效果。方法:将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黄铜药物当作研究的对象,均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称取0.2克的样品量,常规组通过薄层的色谱(TLC)方式来检测,研究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来检测,... 目的:分析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应用高效液相普法的检验效果。方法:将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黄铜药物当作研究的对象,均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称取0.2克的样品量,常规组通过薄层的色谱(TLC)方式来检测,研究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来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下,产品的回收率、分离率以及纯度。结果:研究组中槲皮素、山萘素以及异鼠李素的分离率、纯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中山萘素加入量为2毫克,检测量为1.7毫克,回收率为85.0%,研究组中山萘素加入量为2毫克,检测量为1.99毫克,回收率99.5%,研究组中山萘素回收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以高效率、有效与准确的测定药品含量,同时可以检查药物中的相关物质;并且在药物回收率、精准度以及纯度方面的检测效果比较好,具有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相色谱法 药品检验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彩云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9期18-20,共3页
食品检验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而作为食品检验的场所,食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及质量控制水平会直接影响食品检验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食品检验实验室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食品检验实验室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实验室 管理 检验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在饮用水和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陶汝青 廖洁明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离子色谱是分析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技术,因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离子色谱法在检测饮用水中无机物、食品中营养成分及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无机物 营养成分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食品抽检问题发现率的提升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卓妮 刘国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抽检,可以将不合格食品拒于市场大门之外,保障食品安全。因此,本文探讨了提高食品抽检问题发现率的路径,旨在为食品抽检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抽检 问题发现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GB 8538-2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中产气荚膜梭菌检验的研究与改进
6
作者 黄薇臻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4期191-195,共5页
以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组织的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为例,实验检验使用标准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实验过程滤膜上的菌落在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经2... 以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组织的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为例,实验检验使用标准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实验过程滤膜上的菌落在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SPS)经24 h厌氧环境培养后黑色菌落不明显,甚至不生长黑色菌落影响后续确认性实验,以及确证性实验中含铁牛乳培养基“暴烈发酵”实验现象不明显,针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检验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药品、抗生素颗粒剂水分测定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辉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建立快速测定化学药品、抗生素颗粒剂水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谱段范围为6 572.6~4 246.8cm-1,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回归方法为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测得的水分值之...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建立快速测定化学药品、抗生素颗粒剂水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谱段范围为6 572.6~4 246.8cm-1,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回归方法为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测得的水分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比较,预测化学药品、抗生素颗粒剂中的水分。结果:用15个样品对两种方法验证,结果绝对偏差平均值为0.16%,相对偏差平均值为8.37%。结论:近红外定量分析法快速无损,可用于对化学药品、抗生素颗粒剂水分测定的快速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品 抗生素 颗粒剂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艳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6期87-87,共1页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自然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加工领域当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食品检测机构不但要重视先进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检测...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自然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加工领域当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食品检测机构不但要重视先进检测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检测人员实际操作水平,逐步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检测试剂,让检测的各项指标可以达到要求。基于此,笔者首先阐述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而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生物检测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及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彩云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36期55-56,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食物中毒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携带致病性病原的食物而引发的集体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食物中毒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食物中毒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携带致病性病原的食物而引发的集体中毒。沙门氏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会迅速产生反应,如果没有进行及时以及有效的治疗,则会加深不良反应的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对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疾控中心在最近五年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物 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微生物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二苯乙烷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研究
10
作者 姜玟 冀禹彤 +7 位作者 齐凯歌 周淑馨 李振民 何家康 韦英益 胡庭俊 王蕾 于美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合染毒组每天给予50 mg/kg体重的DBDPE和BDE-209,每天灌胃1次,连续暴露60 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测量小鼠体质量,末次染毒后测定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肾脏系数,通过苏木素-伊红(HE)、油红O和刚果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临床体征未见异常,体质量无显著变化;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鼠肾脏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尿素(U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可见,各攻毒组小鼠肝脏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坏死,高剂量组小鼠肾脏间质有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着。结果表明,每天500 mg/kg体重DBDPE暴露导致小鼠肝肾组织结构改变,诱导小鼠肝肾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对肝肾具有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乙烷 毒性 肝肾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结合自动固相萃取同时测定药食同源杂粮中14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忠亮 王海波 +3 位作者 廖强 李琬婧 吴张静 覃弘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0,共5页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自动固相萃取同时测定药食同源杂粮中14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6:4)提取,再利用一步法快速净化柱(QMyco-Multi)在自动固相萃取仪上完成快速净化,最后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自动固相萃取同时测定药食同源杂粮中14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体积比6:4)提取,再利用一步法快速净化柱(QMyco-Multi)在自动固相萃取仪上完成快速净化,最后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同时进行多重反应离子监测(MRM)。结果表明:14种真菌毒素在不同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定量限为0.2~1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7.2%(n=6)。制备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药食同源杂粮中14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杂粮 真菌毒素 一步法快速净化 自动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五色糯米饭中6种合成着色剂检测方法
12
作者 梁卓妮 廖洁明 唐成志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检测五色糯米饭中的人工合成着色剂。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测定五色糯米饭中的合成着色剂。
关键词 合成着色剂 高效液相色谱 五色糯米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美玲 缪卫媛 +5 位作者 吴苑滢 梁颖 曹迷霞 韦英益 王蕾 胡庭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共9页
旨在通过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观察PRV感染对猪免疫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RV感染致病机制和防控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采用猪肾脏细胞(PK-15)扩增PRV,测定PRV TCID_(50),观察PRV感染3D4/... 旨在通过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观察PRV感染对猪免疫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RV感染致病机制和防控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采用猪肾脏细胞(PK-15)扩增PRV,测定PRV TCID_(50),观察PRV感染3D4/2细胞病变及检测病毒扩增情况,测定PRV感染对3D4/2细胞活性的影响,将PRV分别以MOI=0.000111、0.00111、0.0111、0.111、1.11、11.1、111和1110接入3D4/2细胞,接毒2 h后弃上清液,继续培养4、8、12、24、48 h后测定细胞内或上清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和相关酶活性。结果显示,PRV可感染3D4/2细胞并形成明显细胞病变;当MOI=11.1、111和1110时,PRV感染3D4/2细胞48 h后显著抑制了细胞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PRV感染3D4/2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升高IL-1β、IL-6、IL-8、IL-10、TNF-α、IFN-γ、MCP-1、NO和ROS炎性因子水平及COX-1、COX-2、XOD、MPO和iNOS酶活性(P<0.05或P<0.01),极显著下调细胞内GSH含量水平(P<0.01)。结果表明,PRV能够感染3D4/2细胞,并且改变了3D4/2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诱导3D4/2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将PRV按照MOI=0.111体外感染3D4/2细胞8 h~48 h是建立PRV感染3D4/2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模型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肺泡巨噬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模型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爽 甘洋萦 +3 位作者 卢森华 刘吉成 梁路生 蒋永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为330n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通过中药... 目的建立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5μm,4.6mm×250mm),检测波长为330n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0批次小槐花样品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小槐花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13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聚类分析将小槐花样品大致分为4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影响药材质量差异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将小槐花指纹图谱采用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小槐花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槐花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肉及其内脏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庞小莲 刘吉成 +1 位作者 黎美莲 吴光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5期4089-4098,共10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检测畜禽肉及其内脏中的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0.1 mol/L的Na2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并同时用乙酸...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检测畜禽肉及其内脏中的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0.1 mol/L的Na2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并同时用乙酸铅溶液沉淀蛋白质,正己烷脱去脂肪,经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上机测试,用Phenomenex Kinetex Biphenyl 100A(50 mm×2.1 mm,2.6μm)柱子分离,以乙腈-0.5%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用外标法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4种四环素类兽药(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在3~300 ng/m 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1μg/kg,样品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0%~111%之间,重复性较好,回收及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少于5.0%。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准确度较高、选择性好,能够对畜禽肉类及其内脏的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畜禽肉 内脏 四环素 土霉素 金霉素 多西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汝青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依据国家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的含量,建立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糕点中脱氢乙酸含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影响不确定度的因... 依据国家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的含量,建立脱氢乙酸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糕点中脱氢乙酸含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样品测定重复性、标准曲线溶液配制过程及标准曲线拟合。当糕点中脱氢乙酸含量为0.3604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163g/kg(K=2,p=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糕点 脱氢乙酸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植物油中苯并(a)芘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汝青 杜丽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建立直接萃取法、中性氧化铝柱法及分子印迹柱法3种前处理方法,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5~50 ng/mL浓度范围内,苯并(a)芘标准曲线浓度与其对应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 建立直接萃取法、中性氧化铝柱法及分子印迹柱法3种前处理方法,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5~50 ng/mL浓度范围内,苯并(a)芘标准曲线浓度与其对应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以空白植物油样品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当苯并(a)芘添加水平分别为2、15、25μg/kg时,直接萃取法、分子印迹柱法及中性氧化铝柱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02.8%、91.1%~101.0%及91.8%~113.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2.0%、2.3%~7.3%和1.9%~8.8%。直接萃取法前处理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及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于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苯并(A)芘 前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地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18
作者 刘丹宁 吴昌旭 +7 位作者 冀禹彤 张金武 梁毅 韦英益 胡庭俊 覃志彪 王蕾 于美玲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272-276,27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广西百色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性,分析该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为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7月-10月,采集广西百色市部分罗非鱼养殖场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菌... 本研究旨在明确广西百色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性,分析该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情况,为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7月-10月,采集广西百色市部分罗非鱼养殖场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测定分离菌株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检测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患病鱼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15株优势病原菌,并分别将这些分离菌株命名为GBSH1~15。这些分离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形成乳白色、圆形、表面光滑、具有溶血环的小菌落;菌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短链状;分离菌株不运动、过氧化氢酶阴性,山梨醇、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七叶苷生化反应均为阴性,GBSH1~GBSH15的16S rDNA序列与NCBI已知的无乳链球菌序列高度同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5株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大观霉素、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和阿米卡星不敏感,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链霉素、妥布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达86.6%以上,对克林霉素、克拉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头孢呋辛、头孢西叮、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对青霉素、氯霉素、米诺环素、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哌酮、头孢噻肟敏感性达80%以上。多重耐药检测结果表明,15株分离菌株均至少对12种药物表现耐药;分离菌株感染罗非鱼死亡率高达60%。本结果表明,百色地区罗非鱼养殖场的罗非鱼感染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力强等特点,头孢噻吩等药物可用于百色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耐药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沃柑中2,4-滴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琬婧 覃弘毅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62-64,71,共4页
采用改进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沃柑中的2,4-滴。试样经过乙腈提取,经过正丁醇加浓硫酸衍生化,弗罗里夕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测定。结果表明,2,4-滴在0.010~0.5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定量限(10倍S/N)为0.001 mg&... 采用改进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沃柑中的2,4-滴。试样经过乙腈提取,经过正丁醇加浓硫酸衍生化,弗罗里夕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测定。结果表明,2,4-滴在0.010~0.5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定量限(10倍S/N)为0.001 mg·kg^(-1),回收率为82.7%~90.7%,RSD为1.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气相色谱法 2 4-滴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鲈鱼中孔雀石绿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弘毅 李琬婧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4期52-54,共3页
建立一种一步法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鲈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水盐析提取后,通过EMR-lipid净化,经Eclipse plus色谱柱分离后,在正离子模式(ESI+)下采集信号,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 建立一种一步法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鲈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水盐析提取后,通过EMR-lipid净化,经Eclipse plus色谱柱分离后,在正离子模式(ESI+)下采集信号,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线性范围为0.1~2.0 ng·mL^(-1),相关系数r在0.999以上,定量限为0.04μg·kg^(-1),加标回收率为93.6%~107.5%,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4.0%。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定量限满足限量要求,可为鲈鱼中孔雀石绿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孔雀石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一步法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