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年龄分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覃百灵 李通 +1 位作者 秦文军 王成志 《内科》 2016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的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广西南宁市江南区脑卒中患者1 595例进行血脂筛查,对血脂异常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脑卒中患者1595例,血脂异常832例,其中男482例,女350例,血脂异常率达5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的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广西南宁市江南区脑卒中患者1 595例进行血脂筛查,对血脂异常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脑卒中患者1595例,血脂异常832例,其中男482例,女350例,血脂异常率达52.16%,男性患者血脂异常率为50.74%,女性患者血脂异常率为54.26%;男女患者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脑卒中患者中,50~岁组患者TC异常率最高(76.74%),35~岁组最低(37.14%),各年龄段患者TC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组患者LDL-C异常率最高,80~组最低,各年龄段患者LDL-C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脑卒中患者中,50~岁组患者TC异常率最高(80.82%),70~岁组最低(26.87%),各年龄段患者TC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异常率以50~岁组最高(47.95%),60~岁组最低(26.67%),各年龄段患者TG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异常率以80~岁组最低(0),60~岁组最高(55.56%),不同年龄患者HDL-C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脂异常的年龄分布不尽不同,根据患者年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预防保健管理,能更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脂异常 流行病学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秦文军 苏达京 +3 位作者 李通 韦福来 王子军 曹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观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7... 目的观察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76例。分析2组一般情况和可能影响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年龄≥70岁、术前NIHSS评分>15分、术前GCS≤8分、糖尿病、慢性肺病、后循环病变、机械取栓和抽吸、全身麻醉、术后持续镇静>1 d、气管插管>1 d及呼吸机辅助通气>1d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局麻加深度镇静比例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NIHSS评分>15分(OR=2.558,95%CI:1.741~2.563,P=0.003)、术前GCS≤8分(OR=4.358,95%CI:1.568~5.374,P=0.001)、后循环病变(OR=3.589,95%CI:0.328~3.251,P=0.005)、全身麻醉(OR=1.025,95%CI:1.159~2.664,P=0.041)和术后持续镇静>1 d(OR=3.254,95%CI:2.682~3.267,P=0.028)是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意识障碍和慢性肺病是导致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卒中 肺炎 糖尿病 麻醉 局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覃百灵 李通 +1 位作者 胡敏婷 韦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行血管内治疗患者184例。根据是否并发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36例,非癫痫组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行血管内治疗患者184例。根据是否并发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36例,非癫痫组148例,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和可能影响发生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意识障碍程度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癫痫组年龄≤65岁、术前NIHSS评分>11分、术前GCS≤8分、糖尿病、前循环病变、机械取栓和抽吸、出血转化、手术时长>1 h比例高于非癫痫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IHSS评分>11分、术前GCS≤8分、机械取栓和抽吸、出血转化、手术时长>1 h是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早期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出血转化和手术时长是导致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合并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早期癫痫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道宾 秦超 +5 位作者 梁志坚 韦馨娴 谢兴锐 虞丽霞 蔺心敬 何宁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4437例,符合肝癌切除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37例患者中符合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占所住院接受肝...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4437例,符合肝癌切除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37例患者中符合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占所住院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的0.16%。3例存在1种或多种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4例无脑卒中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为早期肝癌,4例(57.14%)患者脑内出现单一病灶,3例(42.86%)患者均出现非单一动脉供血区的2个及以上病灶。癌细胞抗原(cancer antigen,CA)125升高6例(85.71%),CA199升高4例(57.14%),D-二聚体升高5例(71.43%),甲胎蛋白升高6例(85.71%)。结论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多发生在术后的前3d,多数患者肝癌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部分患者脑内出现分布于多个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灶等明显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液的凝固性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手术期间 脑梗死 血液凝固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秦文军 毛建萍 +1 位作者 韦艳玲 苏达京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57-658,共2页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120例发病3d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60例,复方丹参组60例,疗程10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疏血通注射液组血液流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120例发病3d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60例,复方丹参组60例,疗程10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疏血通注射液组血液流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0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田红英 《内科》 201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达莫 奥扎格雷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治疗脑梗塞及其溶栓质量管理体系临床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通 江山 +2 位作者 谢丽圣 曹柳枝 陈丹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139-140,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塞溶栓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对患者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本院于2013年建立脑梗塞溶栓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救治脑梗塞患者,分析2013年1... 目的观察脑梗塞溶栓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对患者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本院于2013年建立脑梗塞溶栓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救治脑梗塞患者,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救治的脑梗塞患者300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后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的比率、发病后溶栓(包含动静脉溶栓)的病人比率、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院前急救过程时间分别为129例(43.0%)、87(29.0%)、(46.7±13.5)min、(33.9±12.1)min,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死亡率为37例(12.3),明显低于对照组57例(19.0%),观察组NIHSS评分、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梗塞溶栓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助于及时救治脑梗塞患者,可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对抢救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溶栓 管理体系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Rho激酶与缺血性脑组织损害
8
作者 李通 田红英 毛志锋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3期262-267,共6页
Rho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分为两型:ROCK-Ⅰ(又称Rho激酶)和ROCK-Ⅱ,前者更为重要,具有信息传导和分子开关功能的信号多肽,多种病理因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内Rho激酶异常激活。在细胞基本代谢过程起到重要作用,调节细胞... Rho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分为两型:ROCK-Ⅰ(又称Rho激酶)和ROCK-Ⅱ,前者更为重要,具有信息传导和分子开关功能的信号多肽,多种病理因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内Rho激酶异常激活。在细胞基本代谢过程起到重要作用,调节细胞移动,细胞增生和细胞存活。在神经系统,异常激活的Rho/Rho激酶与血管痉挛、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 蛋白激酶类 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与卒中
9
作者 田红英 李通 何宁宇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8期1649-1652,共4页
卒中是心脏手术期对患者伤残影响最大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近20年来,手术技术及设备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老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并从中获益。然而,这部分人群往往也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心脏手术期发生的卒中事件日益受到... 卒中是心脏手术期对患者伤残影响最大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近20年来,手术技术及设备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老龄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并从中获益。然而,这部分人群往往也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心脏手术期发生的卒中事件日益受到关注。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心脏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脑血流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10
作者 秦文军 韦艳玲 徐华智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测定入院后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指标: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动脉指数(PI)。以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测定入院后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指标: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动脉指数(PI)。以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组,组间病情轻重构成比及病死率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重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流明显低于中型、轻型脑出血患者(P均<0.05);死亡组的脑血流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减低与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脑血流降低可反映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经颅多谱勒超声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凌素连 赵桂艳 +1 位作者 欧春燕 阮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组织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给予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组织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肌力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24 h和30时,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0 d,观察组肌力等级评估≥III级者25例(67.6%),对照组为19例(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护理过程中,组织化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组织化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倩 黄宏汰 +3 位作者 方金菊 阮贞 庞舒娴 汪莉 《内科》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192例老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192例老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92例老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有59例(30.73%)出现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低体质量指数(BMI)、焦虑、认知障碍、低血红蛋白水平、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6项指标建立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其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2.852,P=0.943;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820。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增加、低BMI、焦虑、认知障碍、低血红蛋白水平、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营养不良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老年人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脑卒中专科护士发展现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舒娴 李建民 +4 位作者 黄文伶 阮贞 熊国栋 苏婵 汪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5期205-20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借助战略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思路,探讨了脑卒中专科护士在国内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有满足专业化发展、良好国家政策环境等优势助力,还有拓展职业范围和职业...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借助战略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思路,探讨了脑卒中专科护士在国内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有满足专业化发展、良好国家政策环境等优势助力,还有拓展职业范围和职业路径、提升学科影响力等多种机会,但是培训体系和资格认证不成熟、专科人才发展路径不明确、专科人才使用不合理等现象为脑卒中专科护士的发展带来了问题和挑战。科学的评价可以给管理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有利于解决其角色岗位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在医疗服务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专科护士 应用现况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少华 李通 +1 位作者 卢华文 王子军 《内科》 202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6个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将60例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对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6个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将60例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对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共16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26.7%。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管狭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狭窄组血脂异常患者占比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术后6个月胱抑素C水平较术前高,且高于非再狭窄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水平异常、血脂异常均是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胱抑素C水平异常、血脂异常是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胱抑素C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