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脉期能谱CT技术对提高肝硬化门静脉成像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瑞岁 丁可 +3 位作者 尹华 韦学 赵沁萍 何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技术对提高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有肝硬化病史的42例患者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平扫、动脉期采用常规螺旋扫描,门静脉期使用能谱扫描模式获得门静脉期最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 目的:探讨能谱CT技术对提高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有肝硬化病史的42例患者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平扫、动脉期采用常规螺旋扫描,门静脉期使用能谱扫描模式获得门静脉期最佳对比信噪比(CNR)单能图像和传统混合能量图像(QC图像),并行门静脉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测量两组图像中门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图像噪声,用肝实质作为对照测量门脉主干的CNR,并由两名具有10年以上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在盲法条件下对2组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门静脉最佳CNR单能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50~53 ke V左右。最佳CNR单能图像上门静脉和肝实质的CT值、图像噪声和门静脉-肝实质的CNR(分别为(300.82±33.07)HU,(147.53±22.65)HU,26.48±3.87,5.87±1.35)均高于QC图像(分别为(150.05±27.36)HU,(98.96±16.33)HU,16.78±3.10,3.06±0.9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名医师对最佳CNR单能重建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Kappa值为0.759)高于QC重建图像(Kappa值为0.521);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7±0.72)分和(3.06±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能谱CT最佳CNR单能量图像能明显提高肝硬化门静脉与肝实质的CNR,使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图像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鳞状夹的制作与应用
2
作者 刘春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1-91,共1页
来我院放射科大C臂导管室及静脉泌尿系造影室做检查患者经常带有导尿管及其他引流袋,由于没有合适的挂钩,经常将引流袋放置于床上,有时引流袋内尿液漏出,弄湿患者衣服及床单,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也带来交叉感染的潜在风... 来我院放射科大C臂导管室及静脉泌尿系造影室做检查患者经常带有导尿管及其他引流袋,由于没有合适的挂钩,经常将引流袋放置于床上,有时引流袋内尿液漏出,弄湿患者衣服及床单,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也带来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鉴此,笔者利用本科已用完的片盒内的白色硬质塑料托片板制作成鱼鳞状夹,应用于各类引流管悬挂及各种仪器导线的收纳,自2012年1月开始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检查 引流袋 挂钩 鱼鳞状夹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标准化碘浓度与肺癌TNM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彭丹丹 邓东 +2 位作者 胡小丽 李凯 张小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价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55例肺癌患者(55个病灶)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静脉期NIC。按病理结果将55例肺癌病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3cm肺癌组和>3cm...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标准化碘浓度(NIC)评价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55例肺癌患者(55个病灶)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静脉期NIC。按病理结果将55例肺癌病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TNM分期分为Ⅰ~Ⅱ期和Ⅲ~Ⅳ期两组。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观察指标的差异;将NIC分别与原发灶大小及TNM分期做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IC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的原发灶大小和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cm肺癌组和>3cm肺癌组的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有转移组NIC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NIC与原发灶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106,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1,P<0.05)。以原发灶NIC为0.296作为判断肺癌Ⅰ~Ⅱ期和Ⅲ~Ⅳ期的诊断阈值(≤0.296为Ⅰ~Ⅱ期,>0.296为Ⅲ~Ⅳ期),诊断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符合率为83.6%。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TNM分期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成像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化碘浓度 转移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部Castleman病的CT、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4
作者 罗鹏飞 查婧 +6 位作者 张雪凤 丁可 慕鉴 刘崎 汪军 邵成伟 陆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分析腹盆部Castleman病(CD)的CT、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腹盆部CD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9例腹盆部CD患者经病理证实透明血管型33例,浆细胞型5... 目的:分析腹盆部Castleman病(CD)的CT、MRI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腹盆部CD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9例腹盆部CD患者经病理证实透明血管型33例,浆细胞型5例,混合型1例.33例透明血管型CD均为单中心型,CT主要征象为单发类圆形或卵圆形实性肿块,强化显著(30例,90.9%)并伴有镶边征(21例,63.6%)、周围滋养血管征(32例,97.0%),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22例,66.7%)及筋膜反应(14例,42.4%),病灶内可见钙化(9例,27.3%)及条状或裂隙状低密度(8例,24.2%).肿块实性成分在MRI平扫T1W上表现为相对肌肉低信号,T2W相对肌肉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测得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86±0.09)x10^(-3)mm^(2)/s,肿块的MRI强化方式与CT一致.CT及MR分型Ⅰ型22例,Ⅱ型11例,Ⅱ型较Ⅰ型误诊率高(P<0.05).17例透明血管型CD误诊为腹腔实体肿瘤.5例浆细胞型CD中表现为多中心型4例(2例误诊为淋巴瘤),单中心型1例(误诊为肾盂癌).1例混合型CD表现为多中心型,误诊为淋巴瘤.结论:腹盆部CD尤其是透明血管型多数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易误诊为腹腔实体肿瘤及淋巴瘤,临床工作中需熟悉CD的影像特征及伴随征象以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