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序列对比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梁雅琴 丁贺宇 +10 位作者 孙谦 韩志浩 王宗奋 谢静 杨宇彤 郭婧滢 刘玉和 龚树生 杨正汉 赵鹏飞 王振常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采用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3D-real IR)序列,对比基于耳蜗和前庭的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MD)内淋巴积水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 目的:采用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3D-real IR)序列,对比基于耳蜗和前庭的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MD)内淋巴积水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诊断标准,且经鼓膜注入钆对比剂24小时后行3D-real IR序列检查的MD患者38例(45耳);同时纳入因单侧耳部症状就诊且行内耳MR钆造影检查、临床纯音测听、声阻抗、声放射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的患者或MD患者的非症状侧作为对照组,共28例(30耳)。采用国内外最常用的4种基于耳蜗和前庭的评估方法(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4年、2019年提出)分别判定有无内淋巴积水,分析每种方法诊断MD内淋巴积水的不同观察者间一致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比不同方法诊断MD内淋巴积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2009年、2011年、2014年、2019年评估方法的不同观察者间Cohen′s K系数分别为0.752、0.911、0.820、0.82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50%、93.3%/70%、82.2%/56.7%、82.2%/56.7%。2011年方法检出MD内淋巴积水的AUC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方法(Z_(2009)=2.866,P_(2009)=0.0042;Z_(2014)=2.647,P_(2014)=0.0081;Z2019=2.647,P_(2019)=0.0081)。结论:2011年评估方法在3D-real IR序列上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好、诊断效能高,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迷路 耳蜗 前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植入性胎盘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申炜 许梅海 +2 位作者 尹家瑜 黄龙全 李辛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评估MRI在孕晚期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PI的87例孕晚期孕妇MRI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对PI、不同分型(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诊断效能。采用行×列表2χ检验计算MRI征象在有无P... 目的评估MRI在孕晚期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PI的87例孕晚期孕妇MRI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对PI、不同分型(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诊断效能。采用行×列表2χ检验计算MRI征象在有无PI及不同PI类型间的关联性,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MRI征象与有无PI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手术或病理证实57例为PI,MRI对产前P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5%(36/57)、83.33%(25/30)。MRI诊断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敏感度分别为46.51(20/43)、70.00(7/10)和50.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结论 MRI判断有无P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MRI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申炜 李耀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是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其有一定局限性。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影像检查方法,其成像范围大,受肠气及骨骼影响小...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是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其有一定局限性。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影像检查方法,其成像范围大,受肠气及骨骼影响小,不受胎盘位置影响,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胎盘 侵入性 胎盘 前置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推注器在T管胆道造影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覃永平 麻秋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胆道手术后常留置T管引流,在拔T管前进行造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传统的操作方法是由医师手持注射器,在暴露于X线下将造影剂经T管注入胆道系统内,该操作方法受曝光次数的限制不能动态观察造影过程,
关键词 胆道造影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唐业欢 蒋牧良 +3 位作者 秦宇红 李向荣 毛一朴 龙莉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5-669,675,共6页
目的分析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S-SHB)特征性影像及病理表现,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SHB患者的CT、MRI影像与病理资料。影像学指标包括肿瘤部位、信号/密度、瘤周水肿、血管流空征、强化方... 目的分析幕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S-SHB)特征性影像及病理表现,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SHB患者的CT、MRI影像与病理资料。影像学指标包括肿瘤部位、信号/密度、瘤周水肿、血管流空征、强化方式以及肿瘤与硬脑膜的关系等;病理指标包括肿瘤光镜下及免疫组化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像及病理因素进行预后因素筛选。结果肿瘤位置较表浅11例,位于大脑镰旁7例、大脑凸面4例,瘤周水肿明显10例。CT呈等和稍高密度5例,MRI呈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9例,瘤内或瘤周常见蚯蚓状血管流空影9例,增强呈显著强化7例,但未见脑膜尾征。光镜下肿瘤组织见致密的毛细血管网及巢状排列的间质细胞11例,免疫组化7例CD34呈强阳性、9例Vim呈强阳性表达,Ki-67表达1%~3%。随访发现2例复发。不同肿瘤部位、瘤周水肿、流空血管、免疫组化指标CD34、Vim、Ki-67对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无预测意义(P>0.05)。结论位置表浅、血管流空影及瘤周水肿明显等影像学特征是S-SHB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免疫组化指标CD34、Vim、Ki-67等可明确诊断,掌握其特点有助于减少误诊,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MRI诊断价值
6
作者 贺艾 谯秀逢 +3 位作者 韦琳 卢平明 黄龙全 毛一朴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MRI诊断为永存镰状窦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6例伴颅内动静脉畸形(AVM),3例伴直窦发育不良,2例伴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2例伴胼胝体发育不... 目的:探讨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MRI诊断为永存镰状窦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6例伴颅内动静脉畸形(AVM),3例伴直窦发育不良,2例伴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2例伴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伴静脉瘤,1例伴灰白质异位,1例伴颅内血肿。其中7例患者只合并单一畸形,4例合并2种以上畸形,1例为孤立永存镰状窦患者。结论:常规MRI联和MRV、MRA、T 1WI三维增强薄层扫描多模态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永存镰状窦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对永存镰状窦及合并颅内畸形进行全面综合影像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