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小梅 陈永恒 +2 位作者 苏永珍 杨歆瑀 陶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调查南宁市某社区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南宁市青秀区某2个社区的4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采用... 目的:调查南宁市某社区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南宁市青秀区某2个社区的4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构成比和(均数±标准差)对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的因素。结果:该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0.00±4.39)分、(8.05±3.64)分、(22.31±7.5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个人月收入越高,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就越高;有配偶的老年人口腔健康态度得分高于无配偶的老年人。结论:南宁市某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且得分受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标准营养制剂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燕燕 汪莉 +4 位作者 黄江明 肖展宏 张千 李新萍 吴曙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4-6,4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营养制剂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7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例患者。实验组为康复体位联合阶段化、个性化肠内...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营养制剂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7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例患者。实验组为康复体位联合阶段化、个性化肠内营养干预组;对照组为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护理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日、7、14、28d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此外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时,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结果入院第7天,对照组患者AMC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d,实验组患者TSF、AMC、PAB和ALB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28d两组患者均进行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标准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干预,更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急性脑卒中 体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燕燕 兰燕灵 +3 位作者 覃业宁 李艳 唐秀娟 覃金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及抑郁状况异同点,为农村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270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组)和609名非留守儿童(对照组)进...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及抑郁状况异同点,为农村留守儿童采取针对性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对270名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组)和609名非留守儿童(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儿童的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结果留守儿童精神质、神经质维度评分分别为5.25±2.56、9.48±5.33,CES-DC得分为18.24±8.65;对照组分别为4.79±2.16、8.10±4.97、15.85±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留守组儿童个性偏差、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64.44%、40.37%,对照组分别为27.75%、2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偏差和抑郁状况较突出,需尽快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创新社区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 个性特征 抑郁状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新萍 王德秀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64例PS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PS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54.81±12.73)分,其中领...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64例PS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PS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54.81±12.73)分,其中领悟家庭内支持为(22.78±4.31)分,领悟家庭外支持为(36.03±9.89)分;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2269,P<0.05)。结论PS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越高,生活质量越好;为PSD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支持网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领悟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考核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新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护士长 管理 量化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千 汪莉 +2 位作者 李新萍 徐宁 黄文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518-521,共4页
目的评估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出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小组模式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小组模式干预治疗,包括卒中教育、康复训练、文体疗法... 目的评估小组模式干预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出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小组模式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小组模式干预治疗,包括卒中教育、康复训练、文体疗法等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采用卒中生活质量(SS-QOL)量表和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FIM)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人组时和3个月后的疗效情况。结果①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均高于入组口寸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也均高于入组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S-QOL、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组模式对城市社区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于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生活质量 社区保健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鑫 林桦 +3 位作者 张婷 廖钊誉 沈玲 袁姗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32名恶性肿瘤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生活困扰评估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32名恶性肿瘤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生活困扰评估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评估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水平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总分为(55.42±14.21)分,其中功能状态维度为(19.50±4.73)分、社会关系维度为(17.50±6.12)分、心理健康维度为(18.42±4.5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伤口渗液量、伤口气味、伤口瘙痒、换药频率、心理痛苦是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79.7%。结论:恶性肿瘤伤口患者症状生活困扰水平较高,应关注患者伤口或肿瘤相关症状,帮助患者做好症状管理,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现存症状和疾病,予以心理支持与疏导,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伤口 症状生活困扰 心理痛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肉训练计划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鑫 江锦芳 +2 位作者 林桦 柳书仪 廖钊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下肢肌肉训练计划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创面治疗... 目的评价下肢肌肉训练计划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创面治疗以及压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肢肌肉训练。两组随访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计分、踩-后足评分系统(ankle hindfoot scale,AOFAS)评分、细菌培养计数、伤口愈合率及创面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脱落率分别为13.9%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USH计分、AOFA S评分和细菌培养计数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对照组患者创面复发6例,观察组复发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肌肉训练计划可加速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愈合且降低复发率,是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训练 下肢静脉溃疡 细菌培养计数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