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钠肽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1
作者 潘云东 《内科》 201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脑钠肽是利钠肽类家族中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产生的排钠、利尿作用,以及扩张冠状动脉,减缓或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作用,既可作为某些心血... 脑钠肽是利钠肽类家族中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减轻心脏后负荷,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产生的排钠、利尿作用,以及扩张冠状动脉,减缓或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作用,既可作为某些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又可作为新型药物起治疗作用,在临床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功能 生物标志物 新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建芳 卢艳飞 +1 位作者 黄海英 覃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未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47例患者相关...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未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47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及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家属及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潘云东 《内科》 2010年第6期614-615,共2页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临床急症,是心脏病变引起急性左心室排血量显著和急骤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重症病人常合并严重的低氧血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不...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临床急症,是心脏病变引起急性左心室排血量显著和急骤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重症病人常合并严重的低氧血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不可逆损害,甚至导致死亡。迅速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低氧是治疗的关键。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6月到2010年6月对收治的2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有刨呼吸机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机械通气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门急诊输液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建芳 《内科》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输液流程制定一套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将连续的输液过程分为"接诊→查对配药→核对完成穿刺输液→巡视及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五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制...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输液流程制定一套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将连续的输液过程分为"接诊→查对配药→核对完成穿刺输液→巡视及健康教育→质量评价"五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内容详细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护理计划,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对输液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考评和督察。结果与传统输液流程比较,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可及时发现各种输液故障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该模式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地保证门急诊输液患者的输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程序化管理 门急诊 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6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昏迷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23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针对病因实施救治措施的1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症状采取常规抢救措施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昏迷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236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针对病因实施救治措施的1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症状采取常规抢救措施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86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57例,抢救成功率84.4%,其中,好转89例,治愈74例,死亡23例。对照组50例患者,抢救成功36例,成功率72%,其中,好转23例,治愈13例,死亡14例。结论对昏迷患者仔细查体,分析昏迷原因,并根据病因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急诊救治 抢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卢艳飞 《内科》 2008年第5期801-803,共3页
关键词 急诊抢救 护理记录 缺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对老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全 宋伯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3-433,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CCU及干部病房住院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男64例,女64例,年龄26~92(59.0±33.0)岁,有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46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CCU及干部病房住院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男64例,女64例,年龄26~92(59.0±33.0)岁,有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46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92(78.5±13.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老年组 安全性 有效性 胺碘酮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干部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彩艳 陆莉金 《内科》 2017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配合与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最佳急救措施以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例(4%),现场实施气...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配合与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最佳急救措施以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例(4%),现场实施气管插管术6例(12.5%),置入口咽通气开放气道4例(8.3%),院外建立静脉通路33例,转运途中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5例(10.4%)给予及时处理,安全转运至医院接受抢救48例。结论抢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分秒必争采取有效措施救治,进行无缝隙转运交接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外伤 院前院内 急救护理 安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青春娟 《内科》 2015年第5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医院接受急诊洗胃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洗胃;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医院接受急诊洗胃的38例急...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医院接受急诊洗胃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洗胃;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医院接受急诊洗胃的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洗胃。比较两组患者的洗胃治疗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洗胃时间为(26.53±3.62)min,对照组为(36.05±4.25)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洗出血性液体,呕吐、口鼻涌液、反跳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能有效缩短洗胃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反跳"、"中间综合征"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例皮肤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珍娟 《华夏医学》 2005年第5期717-718,共2页
目的:提高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正确率,去除形成假阳性因素。方法:对145例皮肤过敏试验发生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145例假阳性的相关原因有:酒精过敏、皮试液原因、人为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6个方面。结论... 目的:提高皮肤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正确率,去除形成假阳性因素。方法:对145例皮肤过敏试验发生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145例假阳性的相关原因有:酒精过敏、皮试液原因、人为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6个方面。结论:提高了护士对皮肤过敏试验的判断能力及皮试结果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过敏试验 假阳性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内科急腹症33例疑难病例分析
11
作者 秦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84-85,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疾病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急腹症发病率显著增加,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故误诊率较高[1].内科急腹症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的诊断比较困难,甚至收入外科病房...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疾病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急腹症发病率显著增加,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故误诊率较高[1].内科急腹症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的诊断比较困难,甚至收入外科病房,更有甚者被剖腹手术.为进一步认识老年患者内科急腹症,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2月诊断明确的老年内科急腹症33例疑难病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急腹症 疑难病例分析 老年疾病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老年急腹症 2009年 外科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长托宁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12
作者 潘云东 《内科》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长托宁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肾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氯诺昔康8 mg静注继以长托宁1 mg肌注,对照组给予哌替啶75 mg肌注,随以阿托品0.5 mg肌注,观察30 min后镇疼效果及...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长托宁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肾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氯诺昔康8 mg静注继以长托宁1 mg肌注,对照组给予哌替啶75 mg肌注,随以阿托品0.5 mg肌注,观察30 min后镇疼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2%,两组比较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观察组为(9.7±7.5)min,对照组为(21.7±1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诺昔康联合长托宁治疗肾绞痛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作为肾绞痛治疗首选,适合急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长托宁 肾绞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洗胃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磨书晖 王飞 《内科》 2017年第6期828-829,80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次洗胃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OP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次洗胃法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经口留置胃管洗胃,至洗... 目的探讨采用多次洗胃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OP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次洗胃法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经口留置胃管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蒜臭味后拔除胃管;观察组患者在初次洗胃结束后,保留胃管进行多次洗胃。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次性洗胃比较,多次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能更彻底地清除胃内毒物,显著缩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治疗 间歇多次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