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可持续发展度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小寅 罗胜 +3 位作者 蓝艳銮 余戈 何莉 范宇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2,共3页
本文在对南宁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 ,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运用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对南宁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关键词 南宁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酸雨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海洪 董蕙青 +1 位作者 陈竑 高安宁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4-790,共7页
通过对酸雨观测资料和污染源资料的统计分析,并利用拉格朗日烟团模式计算表明,南宁市酸雨的频率较高,pH值较小;南宁市酸雨的来源构成以外来源为主。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气象要素影响酸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酸雨主要受东... 通过对酸雨观测资料和污染源资料的统计分析,并利用拉格朗日烟团模式计算表明,南宁市酸雨的频率较高,pH值较小;南宁市酸雨的来源构成以外来源为主。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气象要素影响酸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酸雨主要受东北方污染源影响,且冬春两季的影响最大,风频及逆温对酸雨的影响较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近两年大气环流影响酸雨的几种类型,其中以高空槽锋面型为最多,酸雨影响程度也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污染来源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酸沉降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建祥 陈竑 +1 位作者 何莉 姜振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8%,故在南宁市的酸雨形成过程中外地源占据主导地位。自2001年8月—2002年9月,桂林、柳州、梧州、南宁4个城市环保监测站同步进行的10次降雨过程的pH观测结果亦表明,对南宁市硫沉降贡献最大的仍为外来源。因此,这2类模式的计算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拉格朗日模式 欧拉模式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预测法在南宁市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胜 吴小寅 +3 位作者 范宇航 余戈 王磊 梁雪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对南宁市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南宁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状况 ,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 南宁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酸雨来源分析
5
作者 陈竑 杨健详 +1 位作者 高安宁 董惠清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1-357,共7页
南宁市酸雨频率及降水酸度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控制酸雨污染已是南宁市“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在全面分析南宁市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通过对典型大范围降水结合大气流场特征分析 ,定性确定外来源是南宁市酸雨的主... 南宁市酸雨频率及降水酸度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控制酸雨污染已是南宁市“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在全面分析南宁市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通过对典型大范围降水结合大气流场特征分析 ,定性确定外来源是南宁市酸雨的主要来源 ,并运用模型定量确定南宁市酸雨各来源所占的比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大气污染 拉格朗日模型 南宁市 污染控制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明山保护区的酸雨特征分析及气象影响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海洪 董蕙青 陈竤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利用酸雨监测信息和气象常规资料,对广西大明山地区的酸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降水的酸性较强.对影响酸雨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外来污染源的传输是该地区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冷空气的影响路径、降水量、... 利用酸雨监测信息和气象常规资料,对广西大明山地区的酸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降水的酸性较强.对影响酸雨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外来污染源的传输是该地区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冷空气的影响路径、降水量、大气逆温等气象要素对酸雨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山保护区 酸雨 特征分析 气象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影响及铬积累规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志刚 黄海连 +5 位作者 李素丽 蒲琦 陈伟刚 王振丰 崔新晓 陈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2-1368,共7页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r6+(0、10、20、40 mg.L-1)对风车草湿地和薏米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影响及铬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COD的去除率在苗期随铬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其余时期在20、40 mg.L-1处理下受到显著抑制(除了花期风车草湿地...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r6+(0、10、20、40 mg.L-1)对风车草湿地和薏米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影响及铬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COD的去除率在苗期随铬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其余时期在20、40 mg.L-1处理下受到显著抑制(除了花期风车草湿地外);随铬处理浓度的增大,风车草湿地对TN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薏米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则受到抑制作用(除了花期10 mg.L-1外);这两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铬的净化效果较好,仅在40 mg.L-1处理的风车草湿地出水中检测出铬。(2)10 mg.L-1铬促进风车草和薏米的生物量增大,较高浓度铬(20、40 mg.L-1)则抑制。(3)基质细沙及植物根系对污水中铬具有较好的吸附及积累作用,铬含量在细沙及植物中均随铬浓度增大而显著升高,其中两种植物对铬的积累量都表现为地下部显著大于地上部,表明风车草和薏米的根部中铬较难转移到其地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Cr6+ 净化 生活污水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L.)人工湿地对含铬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志刚 李素丽 +5 位作者 梅利民 万雪芹 梁和 陈伟刚 陈竑 周宙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8-365,共8页
选取美人蕉(Cannaind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L.)为植物材料,以不同浓度K2Cr2O(7分别含0、1、20、50mg.L-1Cr6+)的生活污水作为Cr6+污染源,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及处理时间下两种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植物体Cr6+积累量及根系... 选取美人蕉(CannaindicaLinn.)、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L.)为植物材料,以不同浓度K2Cr2O(7分别含0、1、20、50mg.L-1Cr6+)的生活污水作为Cr6+污染源,研究了不同浓度Cr6+及处理时间下两种湿地对污水净化效果、植物体Cr6+积累量及根系活力(TTC)、叶片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试验的初期30d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两种人工湿地COD、氨氮去除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0d后,随着Cr6+处理时间的延长及Cr6+浓度的逐渐升高,两种湿地系统对COD、氨氮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在20、50mg.L-1Cr6+处理条件下,两种湿地对COD、氨氮的净化效果显著低于对照及1mg.L-1Cr6+处理,对照与1mg.L-1Cr6+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2)在不同Cr6+浓度处理下,两种人工湿地对TP净化效果的能力较为稳定,同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美人蕉、芦苇体内Cr6+积累量逐渐加大。(3)1mg.L-1Cr6+处理可提高美人蕉和芦苇的TTC、叶片的SOD、POD、Pn,而20、50mg.L-1Cr6+处理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处理浓度、时间呈正相关。(4)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可见,低浓度Cr6+能有效促进美人蕉、芦苇生长,使之能够维持正常的净化功能,因此,利用它们作为人工湿地植物来修复Cr6+污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人工湿地 污水净化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熊佐芳 周云新 +2 位作者 冼萍 陈伟强 伍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4-36,44,共4页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较大影响,在水力负荷小于0.3 m3.m-2.d-1时不易发生堵塞;基质中累积物的含量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无机物的积累比有机物的积累高出4.5倍以上;基质的堵塞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基质堵塞程度的加剧,氨氮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应结合考虑基质堵塞和污染物去除效果2方面因素来选择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条件,以确保人工湿地持久稳定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堵塞 水力负荷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韦民政 郑虚 +11 位作者 李韦柳 熊军 黄卫华 欧厚荣 何莉 周云新 唐秀桦 邓英毅 覃维治 闫海锋 许娟 唐花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12-2116,共5页
为探索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作为部分灌溉用水及肥源替代化肥在香蕉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COD值为1 100~1 300 mg/L)不同施用量对香蕉生长发育及蕉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酒精厌氧发... 为探索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作为部分灌溉用水及肥源替代化肥在香蕉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COD值为1 100~1 300 mg/L)不同施用量对香蕉生长发育及蕉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能促进香蕉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改善土壤肥力,最佳淋施量为750t/hm^2,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19.80%,果实Vc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8.19%、5.22%和8.98%,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2.76%、267.40%、53.51%和2.10%.表明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可作为优良的液体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应用于香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 香蕉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的植物净化效果及体内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志刚 李素丽 +4 位作者 黄海连 蒲琦 陈竑 陈伟刚 王振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采用水培法,设置4个Cr6+质量浓度(0,1,10,20mg·L-1)处理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薏米(Coix aquatica Roxb),以此研究铬对生活污水中氮磷净化效果及植物体内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铬质量浓度为1mg·... 采用水培法,设置4个Cr6+质量浓度(0,1,10,20mg·L-1)处理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薏米(Coix aquatica Roxb),以此研究铬对生活污水中氮磷净化效果及植物体内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铬质量浓度为1mg·L-1时促进风车草和薏米对总氮的去除,铬质量浓度为20mg·L-1时则抑制;总氮去除率因处理时间不同而不同,表现在处理17d时0mg·L-1、1mg·L-1铬处理显著高于处理7d,但20mg·L-1处理则相反;除Cr20处理外,薏米对总氮的去除率显著高于风车草。(2)风车草和薏米对生活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率随铬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表现在处理17d时10mg·L-1、20mg·L-1铬处理显著低于处理7d;在20mg·L-1铬处理下皆显著低于对照;风车草对总磷的去除率在10mg·L-1、20mg·L-1铬处理下显著高于薏米。(3)不同质量浓度Cr6+处理下风车草和薏米体内氮、磷质量分数的变化不同,其中20mg·L-1铬处理下风车草茎和薏米根、茎及叶片皆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Cr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志刚 蒋越华 +3 位作者 李素丽 黄海连 陈伟刚 陈竑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87-2191,共5页
人工湿地环境下,湿地植物的光合代谢过程与陆生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对人工湿地三种中生植物即薏米(Coix aquatica Roxb)、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Americana)进行污水处理,研究人工湿地对植物的光合作用... 人工湿地环境下,湿地植物的光合代谢过程与陆生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不同。通过对人工湿地三种中生植物即薏米(Coix aquatica Roxb)、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Americana)进行污水处理,研究人工湿地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陆地自然环境相比,在人工湿地环境下,薏米,文殊兰和蜘蛛兰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最大荧光(Fm)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和初始荧光(Fo)升高。其中叶绿素含量,Fo和Fv/Fm在四月份生长旺盛期差异极显著(P<0.01),Gs差异显著(P<0.05)。(2)在整个生长期,三种植物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不同植物其变化过程和变化幅度也不一样。蜘蛛兰在生长旺盛期较薏米和文殊兰Pn,Gs,Fv/Fm,Fm,Fo大,而Ci较薏米和文殊兰低。可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有影响,但对各植物影响不一致。综合各项参数,蜘蛛兰耐性强于薏米和文殊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物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芦苇床过滤器在改善地表水质中的表现
13
作者 黄翀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4期460-464,共5页
2007年8月在荷兰莱顿赖恩市垂直流芦苇床过滤器改善地表水水质试验系统,选定1个大型过滤器(ZFLR-1)和2个小型过滤器(ZFLR-3h和ZFLR-4h)实地采集10个水份样本和36个土壤样本分析其中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变化,了解垂直芦苇床过滤器对磷有... 2007年8月在荷兰莱顿赖恩市垂直流芦苇床过滤器改善地表水水质试验系统,选定1个大型过滤器(ZFLR-1)和2个小型过滤器(ZFLR-3h和ZFLR-4h)实地采集10个水份样本和36个土壤样本分析其中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变化,了解垂直芦苇床过滤器对磷有效去除产生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水样经过滤器处理后总磷和正磷酸盐系数都比进入过滤器前的水样降低,过滤器对磷有较高的去除率。在采集水样的3个过滤器中,过滤器ZFLR-3h有最高的总磷和正磷酸盐去除率。土壤样本分析得出芦苇床过滤器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磷成分,过滤器不同吸附物质组成对磷去除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器 芦苇 水质 正磷酸盐 土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