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华忠 陈成斌 +1 位作者 陆静丹 徐志健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98-1500,共3页
总结了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现状,指出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差、产业带起步晚、优质稻品种单一、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科研和粮食部门的合作,提高各部门... 总结了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现状,指出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存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差、产业带起步晚、优质稻品种单一、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科研和粮食部门的合作,提高各部门对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化多元模式并存;研发优质专用稻米品种,实现优质品种多元化发展;提高稻米品质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稻米及副产品复合增值;以科技创新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把广西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不断推向新高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产业化开发 现状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玉米品种评价 被引量:28
2
作者 邹永红 谭建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利用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对玉米品种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农作物新品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8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数据,利用决策分析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运用综合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各性状的客观权重... 【目的】利用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对玉米品种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农作物新品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8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数据,利用决策分析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运用综合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各性状的客观权重,然后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结果】玉米品种HM-2的综合评价值最大,其次是哈宝7号,最小的是XQ-9;玉米品种HM-13产量最高,其次为联玉19,产量最低的是KY116。【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只考虑产量这一单一性状来选育新品种,应尽量选择对产量和环境的互作有影响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可有效减少某些人为的设定因素,使新品种的选育、评价和鉴定更科学、客观、符合实际。在玉米的育种实践工作中,其可作为辅助工具,以选育出高产、稳产、低风险、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综合评价 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DTOPSIS方法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永红 谭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21-11424,共4页
针对水稻品种优选的DTOPSIS方法中权重给定的主观性,提出利用灰色关联度来确定权重的方法。所获得的评价矩阵无量纲化,然后计算性状的关联度矩阵,并用列和归一化方法导出权重,进而利用DTOPSIS方法对水稻品种排序、择优。
关键词 水稻优选 灰色关联度 D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永红 谭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28-15229,15232,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说明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方法]提出属性间贴近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属性间的差异度进行研究,并对基于属性差异度的权重确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1种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 [目的]建立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说明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方法]提出属性间贴近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属性间的差异度进行研究,并对基于属性差异度的权重确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1种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针对水稻优选问题说明了该方法具有应用及可行性。[结论]丰富了多属性决策中属性权重确定的问题,并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水稻品种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贴近度 权重 排序 水稻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晚籼新组合兰优1972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青 谭建林 +6 位作者 李伟荣 刘永宏 黄春毓 周玉明 刘伟定 陆少芳 韦庆元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12期1279-1280,共2页
兰优1972系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以自主选育的不育系兰A与优质恢复系R1972配组育成的优质晚籼弱感光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株叶型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兰优1972的选育经过、特... 兰优1972系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以自主选育的不育系兰A与优质恢复系R1972配组育成的优质晚籼弱感光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株叶型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种植。文章介绍了兰优197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制种技术:注意确保父、母本种性;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有效穗数;适时适量喷施"九二○";及时除杂、收割,确保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兰优1972 选育 特征特性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1251的选育与应用
6
作者 李伟荣 李永青 +2 位作者 谭建林 黄春毓 陆少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天优1251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利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野败型籼稻优质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R1251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特点,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其选育... 天优1251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利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野败型籼稻优质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R1251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特点,2011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天优1251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