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海藻糖合成酶工程菌的pH-stat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蒙健宗 陈发忠 +1 位作者 王青艳 黄日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5-128,共4页
重组海藻糖合成酶工程菌的分批补料发酵中,用氨水调节培养液的pH为6.78~6.80,初糖耗尽后按培养液的pH从6.80起每升高0.01即开始补充葡萄糖至0.7g·L-1。据此补料策略可将发酵过程的乙酸积累控制在6.26g·L-1以下;补料发酵12h后... 重组海藻糖合成酶工程菌的分批补料发酵中,用氨水调节培养液的pH为6.78~6.80,初糖耗尽后按培养液的pH从6.80起每升高0.01即开始补充葡萄糖至0.7g·L-1。据此补料策略可将发酵过程的乙酸积累控制在6.26g·L-1以下;补料发酵12h后,即获得细胞干重为51.5g·L-1的细胞高密度,细胞密度是分批培养的7.5倍;诱导后重组海藻糖合成酶表达率为15.2%,单位体积内的表达量是分批培养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合成酶 高密度发酵 PH-ST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的酶转化法生产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韦航 马少敏 +1 位作者 张云光 梁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16-12018,共3页
评述了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海藻糖-6-磷酸酯酶、海藻糖磷酸化酶、海藻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化酶、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淀粉酶转化法、海藻糖合酶等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并展... 评述了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和海藻糖-6-磷酸酯酶、海藻糖磷酸化酶、海藻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化酶、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淀粉酶转化法、海藻糖合酶等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并展望了海藻糖合成酶转化法生产海藻糖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酶转化 淀粉 海藻糖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海藻糖合成酶的定点突变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朱绮霞 陈发忠 +4 位作者 罗兆飞 韦宇拓 杜丽琴 王青艳 黄日波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以已知晶体结构的Pseudomonas mesoacidophila MX-45菌株海藻酮糖合成酶(MutB)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在SWISS-MODEL模建立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海藻糖合成酶的立体结构,并对初始结构作能量优化,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选择... 以已知晶体结构的Pseudomonas mesoacidophila MX-45菌株海藻酮糖合成酶(MutB)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在SWISS-MODEL模建立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海藻糖合成酶的立体结构,并对初始结构作能量优化,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选择TreS-glu保守区内的氨基酸R245、D247、E289、F244和保守区外的氨基酸A288进行定点突变,并对突变酶F244C、F244L、F244W、F244Y、A288G、R245X、E289X、D247N、D247E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比较突变子对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245、E289突变为其它的19个氨基酸后酶活力全部丧失,D247E和D247N也丧失酶活,F244C、F244L、F244W、F244Y和A288G的比活力分别降低到TreS-glu的38%、24%、62%、64%和35%,A288突变成T288后没有酶活。与TreS-glu相比,F244C、F244W、A288G的Km值基本不变,F244L、F244Y对底物麦芽糖的亲和力降低,F244Y的最适反应温度和TreS-glu相同,均为27℃,而F244C、F244L、F244W和A288G的最适温度提高到32℃。与TreS-glu相比,突变酶的最适反应pH值均有所下降,其中F244C、F244Y和A288G的为7.5,比TreS-glu的8.0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而F244L和F244W的为6.5,比TreS-glu的8.0均下降了近1.5个单位。与TreS-glu相比,突变酶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F244Y、F244W和A288G的Tm值比TreS-glu的提高约1℃,F244L提高约2℃,F244C提高了近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合成酶 谷氨酸棒杆菌 定点突变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