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研究范式与展望
被引量:
17
1
作者
林开淼
郭进辉
+3 位作者
林育彬
付来侠
孟芳
郭伟锋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内容,包含资源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旅游大数据来源、特征以及研究新范式;归纳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的四个重点内容,包括大数据引导国家公园游憩空间资源评价、游客空间行为、游憩承载力预警和生态体验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游憩空间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游憩体验质量最大化以及对游憩空间的可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大数据
国家公园
游憩管理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基于空间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开淼
陈希
+3 位作者
胡淑敏
林育彬
孟芳
郭伟锋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70,共11页
森林休闲旅游是人们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休闲旅游资源挖掘是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载体与基础,研究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森林休闲旅游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运用空间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以...
森林休闲旅游是人们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休闲旅游资源挖掘是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载体与基础,研究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森林休闲旅游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运用空间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国家森林城市泉州市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泉州市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集聚特征,形成了沿海城市和山区两种不同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且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游憩类的集聚特征存在较大的分异,形成各自的资源优势集聚区。(2)泉州市沿海城区森林休闲旅游资源形成了两条轴状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形成了两个点状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的空间分布均以沿海城市为主,专项游憩类呈现"一个空心圆、四个集聚点"的空间格局。(3)QAP回归分析表明各乡镇人口规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食宿条件差异、旅游休闲娱乐条件差异和交通条件差异对整体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乡镇政府调控强度差异为显著负向影响。(4)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大的分异。研究提供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旅游资源分析新思路,为泉州市乃至全国同类型森林城市全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休闲旅游
空间格局
核密度
矩阵模型
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研究范式与展望
被引量:
17
1
作者
林开淼
郭进辉
林育彬
付来侠
孟芳
郭伟锋
机构
武夷
学院
旅游
学院
南卡罗来纳大学酒店、餐饮和旅游管理学院
出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旅游大数据国家公园游憩空间适宜性研究”(编号:19XGL010)
武夷学院高级人才引进项目“自然保护地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编号:YJ201812).
文摘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内容,包含资源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旅游大数据来源、特征以及研究新范式;归纳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的四个重点内容,包括大数据引导国家公园游憩空间资源评价、游客空间行为、游憩承载力预警和生态体验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游憩空间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游憩体验质量最大化以及对游憩空间的可持续管理。
关键词
旅游大数据
国家公园
游憩管理
研究范式
Keywords
tourism big data
national parks
recre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framework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基于空间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开淼
陈希
胡淑敏
林育彬
孟芳
郭伟锋
机构
武夷
学院
旅游
学院
南卡罗来纳大学酒店、餐饮和旅游管理学院
出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7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旅游大数据的国家公园游憩空间适宜性研究”(编号:19XGL010)
福建省社会科学项目“福建省自然保护地游憩舒适性价值评价和优化策略研究”(编号:FJ2020X010)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旅游大数据的国家公园游憩舒适性研究”(编号:JAS19369)。
文摘
森林休闲旅游是人们旅游消费的新方式,休闲旅游资源挖掘是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载体与基础,研究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森林休闲旅游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运用空间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国家森林城市泉州市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泉州市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集聚特征,形成了沿海城市和山区两种不同的资源集聚空间格局,且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游憩类的集聚特征存在较大的分异,形成各自的资源优势集聚区。(2)泉州市沿海城区森林休闲旅游资源形成了两条轴状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形成了两个点状核心-边缘扩散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的空间分布均以沿海城市为主,专项游憩类呈现"一个空心圆、四个集聚点"的空间格局。(3)QAP回归分析表明各乡镇人口规模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食宿条件差异、旅游休闲娱乐条件差异和交通条件差异对整体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乡镇政府调控强度差异为显著负向影响。(4)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格局的形成机理存在较大的分异。研究提供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旅游资源分析新思路,为泉州市乃至全国同类型森林城市全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森林休闲旅游
空间格局
核密度
矩阵模型
大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法
Keywords
forest leisure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core density
matrix model
big data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F590.75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O189.11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研究范式与展望
林开淼
郭进辉
林育彬
付来侠
孟芳
郭伟锋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森林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基于空间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林开淼
陈希
胡淑敏
林育彬
孟芳
郭伟锋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