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在血液科带教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徐宏向 刘琼芝 雷艳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1期176-179,共4页
目的 分析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科的5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25名。对比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实施问题式... 目的 分析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科的5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25名。对比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实施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基础考核成绩、自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基础考核成绩、自学效果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6.00%(24/25),高于对比组的68.0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 通过在血液科带教中对临床实习生开展问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具有较好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实习生的各项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血液科 带教效果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微信平台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徐宏向 刘琼芝 雷艳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0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分析结合微信平台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接收的30名实习医师设为参比组(常规教学法),2023年7月—2024年6月接收的30名实习医师设... 目的分析结合微信平台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接收的30名实习医师设为参比组(常规教学法),2023年7月—2024年6月接收的30名实习医师设为观察组(结合微信平台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结果、教学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结果观察组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为(95.31±1.05)分、出科操作考核成绩为(96.08±1.07)分,均高于参比组的(93.82±1.24)分、(93.94±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2、6.993,P均<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率高于参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进行血液科临床带教时,实施结合微信平台的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能够改善实习医师的出科考核结果,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以案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法 效果评价 血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瑞 雷艳花 贾昊鹍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1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DLBCL患者145例,依据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结果分为VTE组(22例)和无VTE组(1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 目的探讨1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DLBCL患者145例,依据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结果分为VTE组(22例)和无VTE组(12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及两组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差异。结果静脉置管、3~4个疗程化疗未完全缓解(non-CR)、D-二聚体≥1.44μg/ml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43、9.000、16.514,P<0.05),体能评分(PS评分)≥2分为保护因素(OR=0.170,P<0.05);两组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置管、3~4个疗程化疗non-CR、D-二聚体≥1.44μg/ml均为DLBCL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S评分≥2分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