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2例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1
-
-
作者
贺祖武
田甜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6,共6页
-
文摘
目的:分析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来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就诊的牙外伤后出现牙颈部外吸收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患牙位置、吸收程度、初诊时主要症状、采取的治疗措施、牙齿存留以及治疗后恢复情况等,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共收集到12例牙颈部外吸收病例,发现患牙21颗,其中上颌中切牙9颗,上颌侧切牙3颗,下颌中切牙7颗,下颌侧切牙2颗,吸收程度为Ⅰ级0颗,Ⅱ级7颗,Ⅲ级5颗,Ⅳ级9颗,根据患牙情况我们进行了根管治疗、龈下刮治、局部充填以及拔除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治疗,在随访期内,有8例共11颗患牙因吸收严重最终拔除,其余4例中2例共4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联合龈下刮治以及缺损局部充填后原有根尖瘘管消失,牙颈部透射影未见扩大,1例共4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颈部透射影消失,无临床阳性症状发生,1例共2颗患牙经过根管治疗联合局部充填后牙颈部透射影未见扩大,无临床阳性症状发生。结论: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早期发现较为困难,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外伤后的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终止外伤后牙颈部外吸收对牙齿的进一步破坏,避免牙齿丧失。
-
关键词
牙外伤
牙颈部外吸收
牙齿松动
根管治疗
-
Keywords
tooth trauma
external cervical resorption
loose teeth
root canal treatment
-
分类号
R782.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颞中静脉在头皮冠状切口中的临床应用
- 2
-
-
作者
贺祖武
田甜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6-411,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22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颧骨复合体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需要,经自愿同意本研究的改良式冠状切口入路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不少于6个月,收集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术后血肿、张口度、面神经损伤、颞部凹陷、局部秃发、骨折、愈合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科进行非此种改良术式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共对47例患者进行了在颞中静脉指引下的冠状切口入路颞部翻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手术,47例患者术后手术创面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无术后血肿及面神经损伤,存在术后颞窝轻度凹陷1例,局部秃发2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术后满意度97.87%(46例)。非颞中静脉翻瓣组病例共31例,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但存在术后伤口感染1例,术后血肿4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面神经损伤3例,其中额纹消失2例,额纹消失合并闭眼不能1例,颞部凹陷1例,局部秃发3例,术后满意度83.87%(26例)。对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非颞中静脉组术后血肿、面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中静脉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非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部凹陷、张口度、局部秃发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行颞区翻瓣时以颞中静脉结合颞中静脉的起始端和跨颧弓根处为重要手术安全标志,在充分保护面神经的同时也保证了颞部脂肪层的静脉回流,可降低面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发生率,而且利用此手术标志使得颞区翻瓣更加简洁,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临床经验不同而导致的手术效果差异,获得更高的临床满意度,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
关键词
颞中静脉
冠状切口
哨兵静脉
颧骨复合体
面神经损伤
颞部凹陷
-
Keywords
middle temporal vein
coronary incision
sentinel vein
zygomatic complex
facial nerve injury
temporal depression
-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