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带状疱疹后瘙痒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何炅
刘程曦
何云武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及康复科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01447)
湖南省急慢性疼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3SK4014)。
-
文摘
带状疱疹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感染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瘙痒、溃疡性角膜炎等。带状疱疹后瘙痒在临床中发生率高,但受重视程度不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带状疱疹后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仍缺少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带状疱疹后瘙痒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带状疱疹后瘙痒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瘙痒
发病机制
治疗
-
Keywords
herpes zoster
itch
pathogenesis
treatment
-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肖振平
龙慧
邹聪
蒋李平
何云武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康复科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4,共7页
-
基金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度科研计划课题项目(No C2019101)。
-
文摘
目的探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性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SCI+甲状旁腺激素组(SCI+PTH)、SCI+PTH+转染miR-146a无关片段组(SCI+PTH+NC)以及SCI+PTH+转染miR-146抑制剂组(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分别每3 d一次尾静脉注射给予大鼠60μg·kg^(-1)PTH(SCI+PTH组)、60μg·kg^(-1)PTH和20 pm miR-146a NC(SCI+PTH+NC组)或60μg·kg^(-1)PTH和20 pm miR-146a inhibitor(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连续8周。Sham组和SCI组大鼠同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BBB评分法记录术后大鼠行为运动评分;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血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骨密度扫描仪测定股骨和胫骨的骨密度;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形态变化;qRT-PCR检测miR-146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大鼠BBB评分降低(P<0.05或P<0.01)、血清Ca、股骨和胫骨骨密度含量以及miR-146a、p-PI3K、p-Akt表达均降低,ALP升高(P<0.01)。与SCI组相比,SCI+PTH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5或P<0.01)、血清Ca、股骨和胫骨骨密度含量以及miR-146 a、p-PI3K、p-Akt蛋白表达均增加,ALP降低(P<0.01)。与SCI+PTH组相比,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被抑制。结论 PTH对SCI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miR-146a/PI3K/Akt信号实现。
-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甲状旁腺激素
MIR-146A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osteoporosis
parathyroid hormone
miR-146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rotein serine threonine kinase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