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志晗 曾海燕 +4 位作者 曾高峰 屈顺林 唐海林 刘录山 姜志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研究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proprotein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分4组:对照组(n=5)、实验组分别为缺血45 min再灌注6 h、12 h及24 ... 目的:研究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proprotein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分4组:对照组(n=5)、实验组分别为缺血45 min再灌注6 h、12 h及24 h组(各组n=5)。实验终点时,收集血液及缺血区心肌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CK、CK-MB和LDH),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PCSK9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K、CK-MB和LDH在6 h和12 h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24 h组恢复正常;HE染色发现心肌组织病理损伤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实验各组心肌PCSK9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论:PCSK9可能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1基因501G>C和IVS4-73C>T多态性与湖南汉族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海军 曾高峰 袁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963,共3页
目的:研究血凝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因501G>C和IVS4-73C>T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RFLP检测LOX-1基因501G>C和IVS4-73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观察其多态性的... 目的:研究血凝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基因501G>C和IVS4-73C>T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RFLP检测LOX-1基因501G>C和IVS4-73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观察其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150例湖南籍汉族人UAP患者和146例健康对照中的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LOX-1501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和P=0.109),含有突变基因的(GC+CC)基因型与野生型GG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71,P=0.131);LOX-1IVS4-73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和P=0.559),含有突变基因的(CT+TT)基因型与野生型CC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0.886,P=0.692)。结论:湖南汉族人群中LOX-1501G>C和IVS4-73C>T多态性与UAP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凝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惠民 曾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57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冠脉1支病变组20例,冠脉2支病变组23例,冠脉多支病变组22例;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90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9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P<0.05),冠脉造影2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SP90水平较1支病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HSP90水平在各种冠心病类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热休克蛋白90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伍松柏 雷长城 唐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95-397,共3页
Ghrelin发现于1999年,是从大鼠胃黏膜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促生长激素释放作用的小分子多肽。随后的研究发现,它还具有增加摄食、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降低血压等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关键词 GHRELIN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末端脑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5
作者 李鹏 曾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89-3790,共2页
自从1981年de Bold等在大鼠的心房组织中分离出心房利钠肽(ANP)以来,近20年以来相继发现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树眼镜蛇利钠肽(DNP),ANP、BNP、CNP、利尿素(UD)、Iso-ANP等一类功能和(或)结构相似的多肽组成了... 自从1981年de Bold等在大鼠的心房组织中分离出心房利钠肽(ANP)以来,近20年以来相继发现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树眼镜蛇利钠肽(DNP),ANP、BNP、CNP、利尿素(UD)、Iso-ANP等一类功能和(或)结构相似的多肽组成了利钠肽系统(NPS),其中与BNP来源于同一前体的氮末端脑钠肽激素原(NT—proBNP)临床价值较为重要。现在就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钠肽 NT-proBNP 心房利钠肽 C型利钠肽 利钠肽系统 心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酯酶研究进展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田国平 陈五军 +2 位作者 何平平 尹卫东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5-350,共6页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在脏器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可以水解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VLDL)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在脏器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可以水解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VLDL)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对清除体内过多的TG至关重要。新近研究发现LPL的基因结构、合成、分泌及降解具有复杂性,生物功能的发挥和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微小RNA(microRNA,miRNA)、相关蛋白及营养激素的调控,其在动脉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LPL基因的结构、合成与降解、生物功能、表达调控及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明确LPL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酯酶 甘油三酯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斌 曾高峰 +1 位作者 雷长城 朱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44-3946,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倍他乐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及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倍他乐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倍他乐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50)及正常高值血压组(n=100)倍他乐克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存在高血清水平sE-selectin[(41.65±5.32)ng/nLvs(30.12±6.81)ng/nL,t=2.25,P<0.05]、VWF[(152.36±18.20)%vs(106.15±12.36)%,t=2.77,P<0.01]和sICAM-1[(225.12±27.12)μg/mLvs(155.73±16.34)μg/mL,t=2.63,P<0.01]。经过4周倍他乐克治疗后,正常高值血压组患者sE-selectin[(41.65±5.32)ng/nLvs(34.15±6.10)ng/nL,t=2.01],VWF[(152.36±18.20)%vs(135.01±12.31)%,t=2.19],sICAM-1[(225.12±27.12)μg/mLvs(186.35±17.96)μg/mL,t=2.32]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激活、受损,倍他乐克可改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倍他乐克 正常高值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启林 田国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是否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高血压组)和正常人(对照组)2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UⅡ的水平,超声多普勒测定心室室间隔(IVS)和左心室后壁(LVPW)的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是否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高血压组)和正常人(对照组)2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UⅡ的水平,超声多普勒测定心室室间隔(IVS)和左心室后壁(LVPW)的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研究各组UⅡ的差异性,及与IVS,LVPW,LVEDd,LVESd的相关性。并且比较了苯那普利和波依定对高血压患者的UⅡ的影响。结果正常组与1级高血压组无差异性,高血压组各级组间UⅡ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1级、2级、3级高血压组的UⅡ水平分别为(7.23±0.99)pg/ml、(7.52±1.01)pg/ml、(8.15±0.89)pg/ml、(8.99±0.98)pg/ml,高血压组中UⅡ水平与LVPW,IVS有显著的相关性(r=0.89,r=0.76,P<0.005),与LVEDd,LVESd的相关性较低(r=0.21,r=0.23,P>0.05)。苯那普利组在改善心肌肥厚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UⅡ的水平(P<0.001),而波依定在降压的同时对心肌的肥厚无明显改善,治疗前后UⅡ的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UⅡ可能不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在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升高可能是心肌肥厚产生了更多UⅡ所致,肥厚心肌产生UⅡ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原发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型抑制剂1水平的关系
9
作者 陈芳玮 匡希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惠者135例作为高血压组,并按24 h动态脉压分为4个亚组,脉压≤40 mm Hg(1 rmm Hg=0.1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1(TIMP-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惠者135例作为高血压组,并按24 h动态脉压分为4个亚组,脉压≤40 mm Hg(1 rmm Hg=0.1 33 kPa)为A组1 4例、41~60 mm Hg为B组57例、61~80 mm Hg为C组44例、脉压≥81 mm Hg为D组2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双侧IMT和血清MMP-9、TIMP 1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MMP-9、TIMP 1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和D组患者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IMP 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脉压与IMT呈正相关(r=0.655,P<0.05),IMT与MMP 9呈正相关(r=0.601,P<0.05),与TIMP 1呈负相关(r=-0.493,P<0.05)。结论血清MMP-9、TIMP-1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