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菜素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广 符平 +1 位作者 周玉生 周润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3-757,共5页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环氧化酶-2(COX-2)、诱导... 目的:观察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用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处理后,加入LPS刺激。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环氧化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的表达以及p38和IκB的磷酸化;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和硝酸盐(NOx)的含量;ELISA检测PGE2的产生;报告基因分析芹菜素对NF-κB激活的影响。结果:芹菜素可显著诱导RAW 264.7细胞表达HO-1,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后,可抑制芹菜素诱导的HO-1表达;同时,芹菜素能降低胞浆内核转录因子Nrf2含量,并增高其在细胞核内水平;采用si RNA干扰Nrf2表达后,HO-1表达量降低。此外,芹菜素也能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NOx和PGE2,下调COX-2和i NOS表达,以及抑制IκB磷酸化和NF-κB激活。而用HO-1 si RNA转染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芹菜素的上述效应。结论:芹菜素可能通过诱导HO-1表达、抑制NF-κB的激活而发挥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血红素氧合酶-1 小鼠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邹译娴 何朝文 李柏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加减。对照组40例采用氨茶碱、喘康速、常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加减。对照组40例采用氨茶碱、喘康速、常规抗生素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临床控制12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为34例(85%)。对照组40例,其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15例,好转6例,无效14例,总有效26例(6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三子养亲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医疗法 治疗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新 沈宁 甘小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79-3881,共3页
目的:观察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方法:19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晚期肝病患者,观察在术前(T0)、手术60min(T1)、无肝10rain(T2)、新肝5min(T3)和新肝120min(T4)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观察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方法:19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晚期肝病患者,观察在术前(T0)、手术60min(T1)、无肝10rain(T2)、新肝5min(T3)和新肝120min(T4)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PL),同时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rate)及血小板功能(PF)变化。分析Sonoclot监测结果与常规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与T0比较,T3时ACT、APTT明显延长,PL明显升高,PLT及PF均降低(P〈0.05)。(2)ACT与APTT,凝血速率与FIB浓度在T0~T4明显相关(P〈0.05);PF与PLT计数在T0和T4明显相关(P〈0.05),而在T1~T3无明显相关性(P〉0.05)。(3)Soncolot能够及时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及低凝状态。结论: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能对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作出较为快速、准确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成肌纤维细胞形成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柏完 蒋永亮 戴爱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无肌性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和低氧3、7、14、21d组,每组8只,低氧组复制HPH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 目的: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无肌性肺动脉肌化的细胞来源。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和低氧3、7、14、21d组,每组8只,低氧组复制HPH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细胞培养实验观察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透射电镜观察微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低氧7d起大鼠mPAP、管壁面积/管总面积、管腔面积/管总面积分别为(18.41±0.37)mmHg、(52.2±0.8)%、(47.8±0.8)%与对照组(14.02±0.41)mmHg、(64.5±1.3)%、(35.5±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氧14d起稳定于高水平;低氧14d RVHI为(25.0±1.8)%,与对照组(23.6±0.5)%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2)细胞培养显示低氧72h部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力蛋白。(3)透射电镜观察21d组增厚的重塑血管壁,位于内外弹性膜之间的细胞为成肌纤维细胞表型,外层具有与它紧密联系的成纤维细胞。结论:成纤维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是低氧性肺血管重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成肌细胞 平滑肌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期内毒素血症对大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屈丽华 胡崛 +6 位作者 杨红霞 秦佳俊 李玥 李美香 莫中成 石金凤 黄远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新生期内毒素血症对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于生后第4~12d期间,隔日皮下注射脂多糖(75μg/kg),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皮下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新生期内毒素血症对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于生后第4~12d期间,隔日皮下注射脂多糖(75μg/kg),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皮下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动态观察两组大鼠体重、阴道开口时间、第一次动情期出现时间和动情周期,并于生后14d、阴道开口日、77d称取体重后,分批处死,取双侧卵巢,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常规石蜡制片,光镜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处理组大鼠,体重、卵巢重量均下降,阴道开口时间和第一次动情期出现的时间均延迟;(2)处理组大鼠,近期可见卵巢组织中血管充血扩张、组织间隙水肿,远期可见卵巢中正常卵泡数目减少、闭锁卵泡增加、动情周期延长。结论新生期内毒素血症,可造成雌鼠青春期延迟,性周期紊乱,卵泡储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新生期 脂多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肖剑虹 蒋永亮 戴爱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动态表达变化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氧3、7、14和21d组,每组8只,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形态学指标、右室肥大指数(RVHI)...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动态表达变化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氧3、7、14和21d组,每组8只,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形态学指标、右室肥大指数(RVHI);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基因表达。结果:缺氧7d后大鼠mRNA升高(18.4±0.37)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氧14d达高峰并维持于高水平。缺氧性肺血管重塑(HPSR)、右心室肥大于缺氧14d后出现。TGF-β1mRNA对照组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成纤维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缺氧3d、7d表达增高不明显,缺氧14d增高(0.385±0.028,P<0.01),并维持于高水平,TGF-β1mRNA于肺动脉中膜和外膜表达;TGF-β1蛋白在对照组呈弱阳性,缺氧3d表达增强(0.198±0.031,P<0.01),缺氧7d组达高峰(0.267±0.035,P<0.01),随着缺氧时间进一步延长,TGF-β1水平逐渐向基线水平回降,TGF-β1蛋白于肺动脉中膜和外膜表达。结论:缺氧诱导TGF-β1表达变化可能在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表达 TGF-Β1 大鼠 对照组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血管 高水平 高峰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ANCR靶向调控对绝经后骨质疏松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章献 王庆 +2 位作者 陈泰祥 戴哲浩 王麓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8-1284,1353,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化非蛋白编码RNA(DANCR)靶向微小RNA(miR)-19a-3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女性志愿者4例和PMOP患者4例,分离培养BMSCs;PMOP患者BMSCs进行分组,...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化非蛋白编码RNA(DANCR)靶向微小RNA(miR)-19a-3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女性志愿者4例和PMOP患者4例,分离培养BMSCs;PMOP患者BMSCs进行分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lncRNA DANCR siRNA、miR-NC抑制物、miR-19a-3p抑制物。检测lncRNA DANCR、miR-19a-3p、PTEN的表达水平,成骨诱导分化后检测茜素红染色的OD405水平、碱性磷酸酶(ALP)活力、骨钙素(OCN)及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MOP患者BMSCs中lncRNA DANCR、PTEN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女性,miR-19a-3p的表达水平及成骨诱导后的OD405水平、ALP活力、OCN及OP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女性。在PMOP患者BMSCs中,si-DANCR组的lncRNA DANCR、PTEN的表达水平低于si-NC组,成骨诱导后的OD405水平、ALP活力及miR-19a-3p、OCN、OPN的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si-DANCR+miR-19a-3p抑制物组成骨诱导后的OD405水平、ALP活力及miR-19a-3p、OCN、OPN的表达水平低于si-DANCR+miR-NC抑制物组,PTEN的表达水平高于si-DANCR+miR-NC抑制物组。结论LncRNA DANCR靶向miR-19a-3p调控PMOP患者BM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lncRNA DANCR miR-19a-3p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TACC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欧阳德亮 刘龙飞 +2 位作者 王丽萍 黄明明 肖建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84-2388,共5页
目的:探讨TACC2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同时培养多种胃癌细胞株,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TACC2表达水平。将shTACC2转染至MGC-803细... 目的:探讨TACC2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5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同时培养多种胃癌细胞株,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TACC2表达水平。将shTACC2转染至MGC-803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hTACC2转染后细胞内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及p-PI3K、p-Akt、p-p65表达水平。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转染pcDNA3.0-TACC2的细胞,并检测细胞增殖水平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TACC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胃癌细胞株中TACC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shTACC2下调细胞内TACC2表达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下调细胞内TACC2可显著降低N-cadherin、vimentin水平,并上调E-cadherin表达;细胞内p-PI3K、p-Akt及p-p65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抑制剂处理转染了pcDNA3.0-TACC2的MGC-803细胞后,其增殖水平显著降低,且细胞内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上升。结论:TACC2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均呈高表达,下调TACC2表达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EMT,可能抑制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ACC2 细胞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9a-3p通过上调NET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9
作者 欧阳德亮 刘龙飞 +2 位作者 王丽萍 黄明明 肖建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38-2242,共5页
目的:探究miR-199a-3p对肿瘤相关基因NET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miR-199a-3p、NET1与人胃癌细胞株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株BCG-823、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99a-3p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miR-19... 目的:探究miR-199a-3p对肿瘤相关基因NET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miR-199a-3p、NET1与人胃癌细胞株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株BCG-823、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99a-3p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miR-199a-3p对BCG-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ISO-NET1-3′-UTR,转染后双荧光素酶法检测荧光活性;转染miR-199a-3p和Anti-miR-199a-3p表达质粒后分别采用Westernblot以及qRT-PCR检测BCG-823细胞中NET1的表达水平;NET1干扰质粒与miR-199a-3p质粒共转染后,流式细胞技术、CCK-8法分别检测BCG-823细胞凋亡及增殖情况。结果:人胃癌细胞株BCG-823、MKN-28中miR-199a-3p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GES-1细胞,且上调miR-199a-3p表达能够显著促进BCG-823、MKN-28细胞株增殖;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共转染miR-199a-3p与pISO-Net1-3′-UTR后细胞内荧光活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G-823细胞株转染miR-199a-3p质粒后其细胞内NET1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要显著高于空白转染组;此外,转染NET1干扰质粒能够显著抑制BCG-82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论:miR-199a-3p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可通过上调NET1表达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3p NET1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大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屈高洁 廖玲 胡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014-301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大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各6只,正常组6只。检测呼吸频率、50%用力呼气流量(50%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50)、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大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呼吸衰竭模型,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各6只,正常组6只。检测呼吸频率、50%用力呼气流量(50%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50)、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氢离子浓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 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ACE2/Ang (l 7)/Mas通路蛋白。结果模型组呼吸频率、FEF50、PEF、pH、PO2、SOD、MDA、ACE2、Ang (l 7)、Mas低于正常组和黄芪甲苷组,PaCO2、AST高于正常组和黄芪甲苷组(P<0.05);黄芪甲苷组呼吸频率、FEF50、PEF、PO2、SOD、MDA、ACE2、Ang (l 7)、Mas低于正常组,pH、PaCO2、AST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调控ACE2/Ang (l 7)/Mas通路蛋白,改善大鼠AST、SOD、MDA水平,起到保护大鼠肺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频率 动脉血气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春艳 汪剑英 +1 位作者 曾海燕 谭少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9-406,共8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LL-37组(0.5 mg·kg^(-1))和高剂量LL-37组(2.0 mg·kg^(-1)),每组12只。除正常对...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LL-37组(0.5 mg·kg^(-1))和高剂量LL-37组(2.0 mg·kg^(-1)),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CM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低和高剂量LL-37组大鼠给予抗菌肽LL-37干预,每天1次,连续6周,而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损伤严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FBG、TC、TG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低剂量LL-37组比较,高剂量LL-37组大鼠心肌损伤明显改善,LVEF、LVFS和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LVEDd、LVEDs、FBG、TC、TG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LL-37组大鼠以上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肽LL-37可改善DCM大鼠心功能,抑制心肌组织炎症和细胞凋亡,对DCM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能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损伤 抗菌肽LL-37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1过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朝辉 曾良 周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抑制因子1(BI-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BI-1腺病毒(Ad-BI-1)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过表达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抑制因子1(BI-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BI-1腺病毒(Ad-BI-1)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Ad-NC组和Ad-BI-1组大鼠分别于心肌梗死区域注射腺病毒包装的空载质粒和BI-1过表达质粒。术后72 h,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I-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I-1、Bcl-2、Bax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依赖酶1(IRE1)、磷酸化IRE1(p-IRE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IRE1/IRE1和p-JNK/JNK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降低(P<0.05),LVEDD、LVESD、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d-BI-1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升高(P<0.05),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降低(P<0.05),Ad-NC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BI-1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水平,从而改善AMI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Bax抑制因子1 内质网应激 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RIM31基因表达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兵 李勇 +1 位作者 刘明 刘永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TRIM3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NC组和siRNA-TRIM31组。采用siRNA技术沉默细胞中TRIM31基因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IM31 m... 目的:观察沉默TRIM3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NC组和siRNA-TRIM31组。采用siRNA技术沉默细胞中TRIM31基因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IM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β-catenin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MMP-2、MMP-9、Vimentin、E-cadherin及Snail1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获得TRIM31基因沉默的T24和5637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siRNA-TRIM31组T24和5637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减弱,β-catenin蛋白核转位水平降低,细胞中β-catenin、Snail1、MMP-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沉默TRIM31基因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TRIM3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