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抗原分型检测对反复输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1
作者 阳志勇 陈芝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分析128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Rh抗原分型以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探讨需要多次输血患者首次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试管法对128例抗筛阳性患者的Rh抗原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该类患者进行单... 目的:分析128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Rh抗原分型以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探讨需要多次输血患者首次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试管法对128例抗筛阳性患者的Rh抗原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该类患者进行单特异性抗体鉴定。结果:128例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经抗体鉴定,Rh系统共77例,其中抗E有72例,抗c有5例;MNSs系统抗M有10例,抗Mur有4例;Lewis系统抗Lea有15例;P系统抗P1有4例,其他非特异性抗体18例。Rh抗原分型检测分布为DCCee(74例)>DCc Ee(34例)>DCcee(10例)>Dcc EE(5例)>Dcc Ee(2例)>DCc EE(1例)、d Ccee(1例)、dccee(1例),产生Rh系统抗体的表型主要是DCCee,其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内科(26例)、消化内科(11例)、ICU(4例)等需要反复输血的病区。结论:针对血液内科、消化内科、ICU等病区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在首次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检测,尽量选用Rh系统五个抗原同型的血液给予输注,可以避免患者产生该系统的不规则抗体,从而保证安全输血和有效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Rh抗原分型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反复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筛查在门诊产科常规检测中预防HDN的应用价值——附1例抗-M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被引量:29
2
作者 阳志勇 孙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79,共2页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newborn,HDN)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尤其罕见[1]。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常规检测 抗体筛查 ABO血型不合 抗-M HDN Kell血型系统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31基因沉默对U26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星星 文锋 +2 位作者 陈茜 曹翊雄 黄小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31(TRIM3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正常人骨髓浆细胞为对照,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NCI-H929和KMS-11)中TRIM31 mRNA...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31(TRIM3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正常人骨髓浆细胞为对照,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NCI-H929和KMS-11)中TRIM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RT-qPCR法检测含有shRNA-TRIM31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对照载体感染之U266细胞中TRIM31 mRNA的水平;用CCK-8、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IM31、cleaved-caspase-3、BCL-2、Bax、p-Akt(Ser473)、Akt和PI3K(p110α)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用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TRIM31-shRNA慢病毒联合干预U266细胞,用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kt(Ser473)和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人骨髓浆细胞比较,U266、RPMI-8226、NCI-H929和KMS-11细胞中TRIM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其中U266细胞最为显著;慢病毒感染后,U266细胞中TRIM3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沉默TRIM31可显著抑制U266细胞增殖(P<0.05),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提高细胞凋亡率,并上调cleaved-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下调BCL-2、p-Akt(Ser473)和PI3K(p110α)蛋白水平,而对Akt蛋白无显著影响;LY294002干预显著增强TRIM31基因沉默对U26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TRIM31基因沉默可抑制U26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构域蛋白31 多发性骨髓瘤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参与肺炎支原体生物被膜形成
4
作者 李婷婷 陈春艳 +4 位作者 余斓 丁伟艳 丁楠 李水红 朱翠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在肺炎支原体(Mp)生物被膜(BF)形成中的作用,初步探讨MpBF的形成机制。方法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Mp,结晶紫染色后半定量分析Mp M129标准菌株和22株临床分离株的BF形成能力。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 目的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在肺炎支原体(Mp)生物被膜(BF)形成中的作用,初步探讨MpBF的形成机制。方法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Mp,结晶紫染色后半定量分析Mp M129标准菌株和22株临床分离株的BF形成能力。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分析编码SAM合成酶的基因(metX)在BF形成能力强和形成能力弱的Mp菌株中的转录水平。分别用西奈芬净和迷迭香酸处理Mp,qRT-PCR检测metX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晶紫染色半定量分析MpBF的形成量。结果13株Mp菌株(56.5%,13/23)可在细胞培养板中显著形成BF。3株形成MpBF菌株的metX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3株不能形成BF的Mp菌株(P<0.05)。西奈芬净可抑制MpBF的产生和metX mRNA的转录水平;迷迭香酸可促进MpBF形成及metX mRNA的表达。结论metX mRNA的转录水平与MpBF的形成相关,SAM合成酶可能参与MpBF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生物被膜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西奈芬净 迷迭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