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9
1
作者 邱红梅 邓辛香 彭忠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208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予以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两组均为104例。比较两组的抗病毒药物...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208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予以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两组均为104例。比较两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心理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上述因素与药物使用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P<0.05),而心理焦虑程度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药物使用依从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通过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生活质量来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硬化 失代偿期 个体化护理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38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美芬 袁静 +1 位作者 李建明 彭忠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每次0.15μg·kg-1,bid,疗程3~5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每次0.15μg·kg-1,bid,疗程3~5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7%,对照组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手足口病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对儿童手足口病尤其是具有口腔疱疹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 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Bax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孝华 刘玲玲 +1 位作者 雷创 周清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利用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成功后HCV-1b-C对HepG2细胞Bax与Bcl-2表达的影响,并设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作对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瞬时转染HepG2细胞,成功表达HCV C mRNA及蛋白;转染C基因组的Bax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C基因组的Bcl-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b基因型HCV C蛋白转染HepG2细胞会导致Bax表达减少及Bcl-2表达增多,降低Bax/Bcl-2比值,可能是抑制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肝细胞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美芬 刘映霞 +4 位作者 彭忠田 陈川铁 刘京 林益敏 陈建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7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门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人员来自体检科门诊志愿者,分为3个组:活动性结核病组(104例)、结... 目的研究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7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门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人员来自体检科门诊志愿者,分为3个组:活动性结核病组(104例)、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33名)。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4d后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各组收集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数据均使用GraphPadPrism5.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LISA法检测的诊断价值,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多组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Dunnmultiplecomparison检验;蛋白免疫印迹法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LISA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A450nm值(0.593±0.206)高于Mtb潜伏感染组(0.342±0.152)和健康对照组(0.246±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27,P〈0.001)。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区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Mtb潜伏感染者、健康对照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944,当诊断界限值为0.42时,其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Mtb潜伏感染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80.8%(21/26);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93.9%(31/33)。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9.2%(61/77)、100.0%(11/11)、81.8%(72/88)(x2=24.8,P〈0.001)。结论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特异度高,可以作为临床结核病实验诊断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分枝杆菌 结核 抗体 细菌 白细胞 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145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海涛 姜孝新 +2 位作者 唐简 任林 张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24-3126,共3页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过表达miR-145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miR-145基因片段,将其构建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通过酶切及DNA测序证实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结肠癌细胞HCT-116。运用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和...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过表达miR-145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miR-145基因片段,将其构建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通过酶切及DNA测序证实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结肠癌细胞HCT-116。运用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过表达miR-145对HCT-116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45转染组HCT-116细胞G1期百分比增高、细胞增殖速度变慢和划痕中心区细胞数减少。结论:过表达miR-145可导致HCT-116结肠癌细胞发生G1期阻滞、增殖速度变慢和细胞迁移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MIR-145 细胞周期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丙型肝炎病毒1b型非结构蛋白4B慢病毒L02稳定株差异表达基因和基因通路
6
作者 蒋孝华 谢玉桃 +3 位作者 蔡亚平 雷创 江波 彭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筛选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onstructural protein 4B,NS4B)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02-NS4B差异表达基因和基因通路,为深入研究HCV NS4B在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方... 目的:筛选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型非结构蛋白4B(nonstructural protein 4B,NS4B)的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02-NS4B差异表达基因和基因通路,为深入研究HCV NS4B在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将已构建好的2株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NS4B和阴性对照慢病毒稳定细胞株LO2-mkate2复苏扩增;应用Human Gene 1.0ST芯片筛选出LO2-NS4B与LO2-mkate2差异表达基因。基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差异基因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显著性分析。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中5个表达上调且与凋亡有关的基因,即蛋白激酶Cδ结合蛋白(protein kinase C delta binding protein,PRKCDBP)基因、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基因、v-akt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1,AKT1)基因、含3个杆状病毒凋亡蛋白抑制因子重复序列(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3,BIRC3)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2样1基因(B-cell lymphoma 2-like1,BCL2L1)的mRNA水平。结果:以LO2-NS4B与LO2-mkate2之间基因荧光强度的比值大于1.2或小于0.8为差异表达基因,在已知的28 869个人类基因中L02-NS4B中有2 68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 446个基因表达上调和1 236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41项,主要有凋亡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周期通路、癌症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下调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20项,主要有癌症通路、Wn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等。Real-time QPCR验证5个表达上调基因中有3个基因表达变化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分别是AKT1,BIRC3和BCL2L1,吻合率为60%。结论:HCV NS4B可以调节LO2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等有关的多种基因表达,主要影响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癌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4B 基因芯片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