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甲状腺药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靖 周灵芝 +4 位作者 钟警 颜斌 刘畅 肖新华 文格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783-378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ATD)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收治的因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38例为粒细...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ATD)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收治的因服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患者38例为粒细胞缺乏组,另选取同期两家医院门诊就诊服用ATD 12周以上未出现粒细胞缺乏患者65例为对照组,采用抗原特异性ELISA法,测定所有患者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蛋白酶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R3-ANCA)和ANGA。结果粒细胞缺乏组中MPO-ANCA阳性率为21.1%(8/38),PR3-ANCA阳性率为10.5%(4/38),ANGA阳性率为28.9%(11/38);对照组中MPO-ANCA阳性率为3.0%(2/65),PR3-ANCA和ANGA阳性率均为1.5%(1/65)。粒细胞缺乏组MPO-ANCA、PR3-ANCA和AN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粒细胞缺乏组服用丙硫氧嘧啶(PTU)者ANCA检出率高于服用甲巯咪唑(MMI)者(P=0.022),两者之间ANG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 MPO-ANCA、PR3-ANCA和ANGA与ATD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相关,ANCA和ANGA可能在ATD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抗甲状腺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诱导CyclinB1沉默增加HePG2细胞对柔红霉素的敏感性(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勇 祖旭宇 +2 位作者 罗唯师 唐圣松 蒋宇扬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1-557,共7页
探讨了CyclinB1在肝癌药物耐受形成中的作用.用siRNA技术沉默CyclinB1在细胞中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的凋亡和周期分布,用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分析和细胞毒性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由siRNA诱导的CyclinB1下调导致40%~50%肝... 探讨了CyclinB1在肝癌药物耐受形成中的作用.用siRNA技术沉默CyclinB1在细胞中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的凋亡和周期分布,用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分析和细胞毒性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由siRNA诱导的CyclinB1下调导致40%~50%肝癌细胞阻滞在G2/M期,并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单克隆形成能力;柔红霉素联合CyclinB1 siRNA较单独使用柔红霉素能更加有效地导致肝癌细胞凋亡,而在人正常肝细胞HL-7702中这种现象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于CyclinB1的靶向性下调与肝癌药物的联合使用将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B1 SIRNA 柔红霉素 药物协同作用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和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和主动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强翔 文格波 +4 位作者 王琳娜 肖扬 陈梅贵 张卓 钟惠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92,共6页
目的观察氨基胍(Am i)与维生素C(V itC)合用是否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Am i,V it C和V it C+Am i治疗组分别ig Am i 100 mg.kg-1,V itC 100 mg.... 目的观察氨基胍(Am i)与维生素C(V itC)合用是否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Am i,V it C和V it C+Am i治疗组分别ig Am i 100 mg.kg-1,V itC 100 mg.kg-1或V itC 100 mg.kg-1+Am i 100 mg.kg-1,每日1次,给药16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水平;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内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m i和V it C可增加糖尿病大鼠的体重,但对血糖水平无影响;V it C降低TG、TC和LDL水平,显著提高HDL水平,Am i及V it C明显降低HbA1c和G-LDL水平,并增强主动脉HSPG表达。Am i+V it C的治疗作用较Am i及V it C更为明显,但所有的观察指标未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Am i和V it C无降血糖作用,但可通过抑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维生素C 糖尿病 实验性 脂蛋 白类 主动脉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2及其剪接体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意义
4
作者 陈亚军 钟警 +1 位作者 杨靖 文格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构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及其差异剪接体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观察其融合蛋白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RMT2基因及其新的差异剪接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p ... 目的构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及其差异剪接体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观察其融合蛋白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RMT2基因及其新的差异剪接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p GEM-T-PRMT2/α/β/γ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c DNA3.1/NT-GFP-topo载体,转化后将阳性克隆扩增,对PCR产物进行跑胶鉴定和测序。提取pc DNA3.1/NT-GFP-PRMT2/α/β/γ及空载体pc DNA3.1/NT-GFP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CF-7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外源性PRMT2/α/β/γ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重组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各GFP在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其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不一致。PRMT2α与PRMT2γ的融合蛋白同PRMT2的分布一致,均聚集于核仁外的核浆,胞质中有少许分布;而PRMT2β和空载体的荧光蛋白的分布一致,都均匀分布于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包括核仁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各重组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PRMT2及其各剪接体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可能提示其在功能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 剪接体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HMGA1稳定株构建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芳琳 钟小林 +1 位作者 陈亚军 钟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9-1734,共6页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载体及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并检测HMGA1高表达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HMGA1基因编码框,将HMGA1编码框连接于GV219[pcDNA3.1(-)]载体,经测序确认后,将pcD...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载体及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并检测HMGA1高表达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HMGA1基因编码框,将HMGA1编码框连接于GV219[pcDNA3.1(-)]载体,经测序确认后,将pcDNA3.1(-)/HMGA1分别转染至MCF7和T47D细胞中,再经遗传霉素(G418)筛选单克隆株并扩大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稳定细胞株HMGA1的表达,从而筛选出HMGA1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实验进一步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MGA1高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HMGA1载体;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HMGA1的MCF7和T47D细胞株;MTT实验结果表明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增殖能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强(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A1高表达稳定株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HMGA1稳定高表达可明显促进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MGA1 细胞增殖 质粒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