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去氧胆酸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远远 邹艳 +1 位作者 刘朝霞 阳学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猪去氧胆酸(HDCA)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M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L02肝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利用棕榈酸诱导L0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采用FXR siRNA干扰链技术,构建FXR低表达的... 目的探讨猪去氧胆酸(HDCA)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M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L02肝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利用棕榈酸诱导L0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采用FXR siRNA干扰链技术,构建FXR低表达的肝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HDCA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μmol/L)和时间(12、24、36、48 h)对L02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法尼醇X受体(FX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XR、Cyclin D1、PCN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 HSD检验;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300μmol/L HDCA处理的L02细胞和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FXR mRNA表达增强,PCNA、Cyclin D1、PI3K、AKT的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XR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干扰L02细胞FXR的表达后,PCNA、PI3K、p-PI3K、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结论HDCA通过上调FXR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造成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猪去氧胆酸 法尼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对人胃上皮细胞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杨 吴清 +2 位作者 刘朝霞 傅念 阳学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胃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AGC细胞,用不同浓度埃索美拉唑(0.1、0.5、1.0μg/ml)处理8 h,光泽精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其对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实时定...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对胃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AGC细胞,用不同浓度埃索美拉唑(0.1、0.5、1.0μg/ml)处理8 h,光泽精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其对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环氧化酶(COX)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HO-1酶活性。结果 AGS细胞与埃索美拉唑孵育8 h后,能显著抑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诱导的ROS产生。其中1.0μg/ml埃索美拉唑能使ROS产生量降低(73.3±3.5)%。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0.5μg/ml埃索美拉唑处理后,HO-1mRNA增高8.2倍;1.0μg/ml埃索美拉唑处理后,HO-1 mRNA增高了38.4倍。不同浓度的埃索美拉唑刺激AGS细胞后,HO-1蛋白的表达量及HO-1酶活性随其浓度的递增而增高。埃索美拉唑处理后,AGS细胞内COX-1和COX-2 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而AGS细胞首先经30μmol/L萘普生和罗非昔布分别作用后,对HO-1表达无影响。结论埃索美拉唑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对胃上皮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上皮细胞 血红素氧化酶 环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燕 李志艳 +3 位作者 颜波 旷小晴 唐海林 傅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旨在汇集以前的临床对照实验,对BM-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进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知网(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Pub Med(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Embas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Th... 目的:旨在汇集以前的临床对照实验,对BM-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进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知网(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Pub Med(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Embas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5期)、Science direct(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Medlin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等数据库关于BM-M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语种限中文或英文,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以终末期肝脏疾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作为文章主要分析指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篇,共507例肝硬化患者(255例对照组,252例BM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M-MSCs治疗1个月后MELD评分(MD=-1.65,95%CI=-2.8^-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明显下降;BM-MSCs治疗6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MELD评分(MD=-1.65,95%CI=-2.80^-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结论:由于BM-MSCs具有调节免疫及分化成肝细胞的潜能,因此它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肝硬化治疗剂。且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疗法能比较安全及有效地改善肝功能。然而,不同的变量在肝硬化优化治疗中如何控制尚不清楚。因此,肝硬化优化治疗策略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HBV转基因小鼠的病毒复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靖婧 阳学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的作用,并探讨其是否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有关。方法选取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及拉米夫定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非转基因BALB/c雄性小鼠作为对...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的作用,并探讨其是否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有关。方法选取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及拉米夫定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非转基因BALB/c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及肝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较低(P<0.05),而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液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较高,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P<0.05);氧化苦参碱组与拉米夫定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较高,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较低,且氧化苦参碱组<拉米夫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有效抑制HBV转基因小鼠血清及肝组织HBsAg、HBV-DNA水平,该作用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HBV 转基因小鼠 抗病毒作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红宇 阳学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23-2624,共2页
目的:对比医用脂肪乳与胎牛血清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的优越性。方法:人肝L-02细胞开始均用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待细胞均匀分布,满培养瓶的70%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10%脂肪乳、20%胎牛... 目的:对比医用脂肪乳与胎牛血清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的优越性。方法:人肝L-02细胞开始均用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待细胞均匀分布,满培养瓶的70%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用10%脂肪乳、20%胎牛血清、50%胎牛血清及10%胎牛血清培养48h,观察脂变情况。结果:48h后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均有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其脂变细胞数及甘油三酯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1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医用脂肪乳可以成功制造肝细胞脂变模型,与传统的胎牛血清法相比,效果相似,但取材方便,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乳 胎牛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EL1基因PSCSI-GFP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剑 廖红伍 阳学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ECEL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方法依照ECEL1基因为模板,设计RNA干扰靶点,根据选定的靶点序列,设计短发夹RNA(shRNA)干扰序列,在两端添加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合成单链DNA oligo,退火缓冲液中配对形成双链DN...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ECEL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方法依照ECEL1基因为模板,设计RNA干扰靶点,根据选定的靶点序列,设计短发夹RNA(shRNA)干扰序列,在两端添加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合成单链DNA oligo,退火缓冲液中配对形成双链DNA oligo。利用Age I和EcoR I双酶线性化GV115载体。把载体和DNA oligo相连接,其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PCR扩增并测序鉴定。再通过质粒抽提,转染,浓缩与纯化后获得重组的ECEL1基因RNAi慢病毒,用"HIV-1p24抗原ELISA法"测定样品滴度。选取检测合格的慢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BEL-7404),并设置对照组,荧光观察感染率。并使用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BEL-7404)中ECEL1基因敲减后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根据ECEL1基因模板设计后,选定psc48784片段作为RNA干扰靶点,制备双链DNA oligo,PCR鉴定阳性重组子并测序,验证psc48784为正确的克隆。经过质粒抽提,转染以及浓缩纯化后,成功构建ECEL1基因RNAi慢病毒。物理检测与无菌检测合格。(2)通过HIV-1 p24抗原ELISA法测定ECEL1基因RNAi慢病毒样品病毒滴,测定样品病毒滴度为3×108TU/ml;表明已成功构建高滴度且合格的ECEL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3)用ECEL1基因RNAi慢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BEL-7404),荧光观察结果显示细胞感染效率达到80%,细胞状态稳定;使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人肝癌细胞(BEL-7404)中ECEL1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受到抑制(P值均<0.05),敲减效率达到70.5%。结论成功构建ECEL1基因PSCSI-GFP慢病毒载体并获得稳定高滴度的病毒样品,并获得稳定的ECEL1基因敲减的人肝癌细胞(BEL-7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EL1基因 慢病毒载体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法酮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中的体外抗炎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杨 刘朝霞 +2 位作者 吴清 傅念 阳学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索法酮(sofalcone,SFN)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的体外抗炎效应。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AGS,加入SFN和培养的Hp感染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AGS细胞中IκB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目的:探讨索法酮(sofalcone,SFN)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的体外抗炎效应。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AGS,加入SFN和培养的Hp感染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AGS细胞中IκB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COX-2和MUC-2mRNA表达;荧光探针和ELISA分别检测ROS的和IL-8的产生。结果 :SFN处理后,IκBα表达显著增加,且能抑制NF-κB活化,并降低COX-2、ROS和IL-8表达水平。同时也能增加黏蛋白MUC-2 mRNA表达。结论:SFN能抑制了NF-κB的活化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能增加黏蛋白的表达显示出强大的预防Hp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炎症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索法酮 胃上皮细胞 环氧化酶2 活性氧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珊 易世杰 +4 位作者 阳学风 曹婷 傅念 周克兵 龙建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40-2044,共5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5只,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5只,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所有SD大鼠喂养到第12周处死。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评价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回肠Acsl家族各基因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NAFLD模型组血清TC、TG值均明显增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P值均<0.05);尼美舒利组与NAFLD模型组比较,血清TC、TG值均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NAFLD模型组大鼠相比,尼美舒利组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回肠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NAFLD大鼠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有调控作用,提示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Acsl基因抑制NAFL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大鼠 Sprague-Dawley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构建敲除大鼠肝星状细胞COX-2基因的细胞模型
9
作者 彭敏 曹婷 +4 位作者 阳学风 易世杰 傅念 周克兵 龙建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6-342,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转染HSC-T6细胞,获得能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HSC-T6细胞和COX-2基因缺陷的HSC-T6-COX-2-/-细胞,为后期的功能研究提供良好的工具和手段,为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策略。方法设计合成COX-2基因特异性... 目的通过构建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转染HSC-T6细胞,获得能稳定表达Cas9蛋白的HSC-T6细胞和COX-2基因缺陷的HSC-T6-COX-2-/-细胞,为后期的功能研究提供良好的工具和手段,为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策略。方法设计合成COX-2基因特异性的sgRNA(COX-2-sgRNA-1、COX-2-sgRNA-2、COX-2-sgRNA-3),并将其连接至GV371载体上,提取重组后的质粒,将其与包装质粒共同转染到293T细胞,形成慢病毒颗粒,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按照MOI值计算病毒最适用量,先将Lenti-Cas9-puro转染至HSC-T6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得到HSC-T6-Cas9细胞,再用Lenti-COX-2-sgRNA-EGFP转染至HSC-T6-Cas9细胞获得HSC-T6-COX-2-/-细胞,通过Cruiser酶切检测及Western Blot等方法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进行敲除验证。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通过测序验证COX-2-sg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和包装质粒共同转染到293T细胞,形成慢病毒颗粒,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均在1×108以上。成功构建能稳定传代的Cas9蛋白的HSC-T6细胞和COX-2基因缺陷的HSC-T6-COX-2-/-细胞模型。HSC-T6-Cas9细胞中LV-Cas9-Puro mRNA相对表达量(541.93±105.76)高于CON组细胞(1.0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95,P<0.01)。通过Cruiser酶切检测及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提示CRISPR/Cas9慢病毒表达载体能在靶点起作用,其中COX-2-sgRNA-2敲除作用最明显,并且COX-2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和NC组相比显著下降(P值均<0.05),提示COX-2-sgRNA有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COX-2靶基因的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的COX-2基因敲除的HSC-T6-COX-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慢病毒感染 基因敲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卢定逆转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马娜 傅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71-2675,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逆转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肝脏及血清血脂指标,RT-PCR法检测肝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D68、... 目的探讨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逆转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效果。方法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肝脏及血清血脂指标,RT-PCR法检测肝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D6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Ⅰ型胶原蛋白(COL1A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肝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比伐卢定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0.000);比伐卢定可以明显降低CD68及F4/80mRNA、MCP-1 mRNA水平和肝脏及血清MCP-1水平,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比安慰剂组明显下降(P<0.05);比伐卢定可以明显降低α-SMA蛋白表达和COL1A1 mRNA、TIMP-1 mRNA表达,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可降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肝脏的聚集,纠正肝脏细胞的炎症状态,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并降低肝脏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非酒精性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