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猪去氧胆酸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汪远远
邹艳
刘朝霞
阳学风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
湖南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中心
-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0C1586)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0SK51910,2021SK51902)。
-
文摘
目的探讨猪去氧胆酸(HDCA)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M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L02肝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利用棕榈酸诱导L0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采用FXR siRNA干扰链技术,构建FXR低表达的肝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HDCA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μmol/L)和时间(12、24、36、48 h)对L02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法尼醇X受体(FX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XR、Cyclin D1、PCN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 HSD检验;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300μmol/L HDCA处理的L02细胞和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FXR mRNA表达增强,PCNA、Cyclin D1、PI3K、AKT的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XR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干扰L02细胞FXR的表达后,PCNA、PI3K、p-PI3K、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结论HDCA通过上调FXR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造成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下降。
-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猪去氧胆酸
法尼醇X受体
-
Keywords
Metabolism-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Hyodeoxycholic Acid
Farnesoid X Receptor
-
分类号
R575.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游离骨间后动脉3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匡文
谢松林
刘俊
刘鸣江
黄雄杰
伍鹏
-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
-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
-
基金
衡阳市科技局课题(2014KJ58)
-
文摘
目的 为临床设计以骨间后血管为蒂的游离3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新鲜前臂标本8侧,以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桡侧连线为轴线,将前臂划分为4个均等区间,解剖观察远端3个区间中骨间后动脉发出的穿支的位置、走形和分支数,在深筋膜浅层和深层的穿支蒂长度。选取1例标本进行3叶皮瓣设计切取模拟手术。结果 骨间后动脉在前臂平均发出4-7个穿支,其中区间Ⅰ穿支数为2-4个,区间Ⅱ穿支数为2-3个,区间Ⅲ穿支数平均为1-3个;区间Ⅰ、Ⅱ、Ⅲ穿支起点到深筋膜的蒂长分别为0-0.6、0.2-1.2、0.5-1.8 cm,穿支起点到浅筋膜层的蒂长分别为1.2-2.7、1.2-4.5、1.8-4.5 cm。结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利用其不同部位的穿支组合,设计游离3叶皮瓣具有临床可行性。
-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3叶皮瓣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
Keywords
Pos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Tripaddle flap
Perforator flap
Applied anatomy
-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28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