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间期与心脏机械收缩功能失同步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苗丽
柳森
+1 位作者
周建军
邓万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 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间期与左右心室间、左心室内不同步运动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81例CHF患者及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本研究.行常规及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查.以左、右心室间收缩延迟(IVMD)>33 ms...
目的 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间期与左右心室间、左心室内不同步运动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81例CHF患者及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本研究.行常规及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查.以左、右心室间收缩延迟(IVMD)>33 ms定义室间不同步运动,以二尖瓣环6位点中任意2点QRS波起始至心室收缩顶峰的间期(TsP)最长延迟>121 ms,或6位点TsP的标准差(TsP-SD)>47ms定义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比较QRS≥120 ms与QRS<120 ms的CHF患者室间、室内不同步发生率,分析QRS间期与室间、室内不同步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CHF患者IVM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5.7±16.3)ms比(12.8±8.8)ms,P<0.0001],IVMD与QRS间期呈明显正相关(r=0.44,P<0.0001).CHF伴QRS≥120 ms(n=31)者室间不同步发生率明显高于CHF伴QRS<120 ms者(n=50)(66.7%比20.9%,P<0.05).CHF患者TsP最长延迟及TsP-S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sP最长延迟及TsP-SD与QRS间期呈弱相关.结论 CHF患者室间不同步运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QRS间期增宽与室间不同步的关系可能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电描记术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避免常规除颤阈值测试的随访观察
2
作者
刘启明
周胜华
+3 位作者
祁述善
曾高峰
马晓峰
黄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8月间IC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21例ICD/CRT-D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8月间IC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21例ICD/CRT-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取存取信息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植入ICD,4例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术中均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8例术后1周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其中3例(37.5%)未诱发出室速/室颤。程控随访1~7(4.2±1.9)年,21例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中16例记录到室速或室颤事件,ICD成功除颤89阵(成功率100%),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室速120阵次(成功率51.1%),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次(成功率59.2%)。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死亡病例。结论:ICD/CRT-D植入术中不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可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并发症
除颤阈值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R-23b-3p调控脂蛋白(a)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小峰
刘欢
+1 位作者
李招兵
谭剑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74-2080,共7页
目的 探讨miR-23b-3p作为一种高效降低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的内源性miR,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miR芯片及基础实验筛选ETS1为靶基因,设计miR-23...
目的 探讨miR-23b-3p作为一种高效降低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的内源性miR,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miR芯片及基础实验筛选ETS1为靶基因,设计miR-23b-3p mimic/inhibitor。构建pmir GLOETS1 3'-UTR质粒分6组转染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s),分别为A组(pmirGLO-ETS1 3'-UTR转染)、B组(miR-23b-3p inhibitor+pmir GLO-ETS1 3'-UTR转染)、C组(miR-23b-3p minics+pmirGLO-ETS13'-UTR转染)、D组(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E组(miR-23b-3p minics+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和F组(miR-23b-3p inhibitor+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AECs分为:对照组(无干预)、阴性对照组(miR-23b-3p inhibitor转染)和实验组(miR-23b-3p mimic转染)。3组细胞均置于含1. 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培养基中培养7 d。检测各组HCAECs存活率、miR-23b-3p和Apo(a) mRNA表达、akt、p-akt和eNOS蛋白表达。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3b-3p能够和ETS13'-UTR直接结合,可得ETS1是miR-23b-3p直接靶基因。实验组HCAECs存活率(66. 22±5. 17)%、阴性对照组(42. 12±2. 35)%和对照组(38. 36±2. 21)%均显著低于正常HCAECs(P 〈0. 01),实验组HCAECs存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转染后,实验组miR-23b-3p mRNA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实验组Apo(a) mRNA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转染后,实验组p-akt表达和eNOS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结论 miR-23b-3p能够以ETS1为靶基因,可能通过akt/eNOS信号通路下调hcy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中Apo(a)表达,从而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3p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间期与心脏机械收缩功能失同步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苗丽
柳森
周建军
邓万俊
机构
潍坊医学院
附属
文登中
心
医院
心
内科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350-353,共4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间期与左右心室间、左心室内不同步运动参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81例CHF患者及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本研究.行常规及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查.以左、右心室间收缩延迟(IVMD)>33 ms定义室间不同步运动,以二尖瓣环6位点中任意2点QRS波起始至心室收缩顶峰的间期(TsP)最长延迟>121 ms,或6位点TsP的标准差(TsP-SD)>47ms定义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比较QRS≥120 ms与QRS<120 ms的CHF患者室间、室内不同步发生率,分析QRS间期与室间、室内不同步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CHF患者IVM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5.7±16.3)ms比(12.8±8.8)ms,P<0.0001],IVMD与QRS间期呈明显正相关(r=0.44,P<0.0001).CHF伴QRS≥120 ms(n=31)者室间不同步发生率明显高于CHF伴QRS<120 ms者(n=50)(66.7%比20.9%,P<0.05).CHF患者TsP最长延迟及TsP-S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sP最长延迟及TsP-SD与QRS间期呈弱相关.结论 CHF患者室间不同步运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QRS间期增宽与室间不同步的关系可能更密切.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电描记术
心脏病
Keywords
Heart failure, congestive
Electrocardiography
Heart diseases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避免常规除颤阈值测试的随访观察
2
作者
刘启明
周胜华
祁述善
曾高峰
马晓峰
黄河
机构
中南
大学
湘雅二
医院
心
内科
南华大学
附二
医院
心
内科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
湘潭市中
心
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8月间ICD植入术中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21例ICD/CRT-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取存取信息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植入ICD,4例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术中均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8例术后1周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其中3例(37.5%)未诱发出室速/室颤。程控随访1~7(4.2±1.9)年,21例未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的患者中16例记录到室速或室颤事件,ICD成功除颤89阵(成功率100%),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室速120阵次(成功率51.1%),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次(成功率59.2%)。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死亡病例。结论:ICD/CRT-D植入术中不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可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关键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并发症
除颤阈值
随访
Keyword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complication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follow-up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R-23b-3p调控脂蛋白(a)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小峰
刘欢
李招兵
谭剑凯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内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74-2080,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基金(B2016139)~~
文摘
目的 探讨miR-23b-3p作为一种高效降低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的内源性miR,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miR芯片及基础实验筛选ETS1为靶基因,设计miR-23b-3p mimic/inhibitor。构建pmir GLOETS1 3'-UTR质粒分6组转染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s),分别为A组(pmirGLO-ETS1 3'-UTR转染)、B组(miR-23b-3p inhibitor+pmir GLO-ETS1 3'-UTR转染)、C组(miR-23b-3p minics+pmirGLO-ETS13'-UTR转染)、D组(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E组(miR-23b-3p minics+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和F组(miR-23b-3p inhibitor+pmirGLO-ETS13'-UTR mut转染),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AECs分为:对照组(无干预)、阴性对照组(miR-23b-3p inhibitor转染)和实验组(miR-23b-3p mimic转染)。3组细胞均置于含1. 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培养基中培养7 d。检测各组HCAECs存活率、miR-23b-3p和Apo(a) mRNA表达、akt、p-akt和eNOS蛋白表达。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3b-3p能够和ETS13'-UTR直接结合,可得ETS1是miR-23b-3p直接靶基因。实验组HCAECs存活率(66. 22±5. 17)%、阴性对照组(42. 12±2. 35)%和对照组(38. 36±2. 21)%均显著低于正常HCAECs(P 〈0. 01),实验组HCAECs存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转染后,实验组miR-23b-3p mRNA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实验组Apo(a) mRNA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转染后,实验组p-akt表达和eNOS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 〈0. 01)。结论 miR-23b-3p能够以ETS1为靶基因,可能通过akt/eNOS信号通路下调hcy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中Apo(a)表达,从而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关键词
miR-23b-3p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Keywords
miR-23b-3p
apolipoprotein (a)
homoeysteine
endothelial cells
分类号
R322.1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94-33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间期与心脏机械收缩功能失同步化的相关性研究
苗丽
柳森
周建军
邓万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中避免常规除颤阈值测试的随访观察
刘启明
周胜华
祁述善
曾高峰
马晓峰
黄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iR-23b-3p调控脂蛋白(a)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马小峰
刘欢
李招兵
谭剑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