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文军
宋西正
+5 位作者
王麓山
刘洪
刘利乐
姚女兆
胡文凯
晏怡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percutaneous external transpedicle fixation,PETF)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单节段骨折35例,双节段骨折8例。均应用新...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percutaneous external transpedicle fixation,PETF)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单节段骨折35例,双节段骨折8例。均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对伤椎进行体外复位固定,并联合应用内窥镜技术实行椎管微创减压,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abro plasty,PVP)用骨水泥固化伤椎19例,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24例。随访观察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上下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的比值)、后凸角及椎管狭窄率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时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发生,19例行PVP的患者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为3.74±0.76周,24例骨融合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在10.4±2.29周,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0个月,7例出现外固定器钉孔感染,2例出现螺钉松动,均经相应处理或拆除外固定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平均恢复至94.5%±6.44%,较术前的58.56%±6.08%明显改善(P<0.01);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9.00°±6.20°恢复至术后的平均4.51°±3.18°(P<0.01);椎管狭窄率由术前的34.20%±8.62%改善至术后的平均7.54%±3.79%(P<0.01);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时平均提高1.27±0.58级。结论: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内窥镜下减压技术能实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体外复位固定和微创减压,既减少了手术创伤又达到了伤椎非椎间融合性固定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组合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固定器
内窥镜
做创
胸腰椎骨折
非融合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文军
宋西正
王麓山
刘洪
刘利乐
姚女兆
胡文凯
晏怡果
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41-746,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percutaneous external transpedicle fixation,PETF)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单节段骨折35例,双节段骨折8例。均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对伤椎进行体外复位固定,并联合应用内窥镜技术实行椎管微创减压,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abro plasty,PVP)用骨水泥固化伤椎19例,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24例。随访观察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上下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的比值)、后凸角及椎管狭窄率的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时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发生,19例行PVP的患者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为3.74±0.76周,24例骨融合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在10.4±2.29周,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0个月,7例出现外固定器钉孔感染,2例出现螺钉松动,均经相应处理或拆除外固定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平均恢复至94.5%±6.44%,较术前的58.56%±6.08%明显改善(P<0.01);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29.00°±6.20°恢复至术后的平均4.51°±3.18°(P<0.01);椎管狭窄率由术前的34.20%±8.62%改善至术后的平均7.54%±3.79%(P<0.01);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时平均提高1.27±0.58级。结论: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内窥镜下减压技术能实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体外复位固定和微创减压,既减少了手术创伤又达到了伤椎非椎间融合性固定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组合微创手段。
关键词
脊柱外固定器
内窥镜
做创
胸腰椎骨折
非融合同定
Keywords
External spinal fixation device
Endoscope
Mini-trauma techniqu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Nonfusion fixation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外固定器联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王文军
宋西正
王麓山
刘洪
刘利乐
姚女兆
胡文凯
晏怡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