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 被引量:72
1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6 位作者 王文军 谭远超 邹海波 移平 蒋欣 韦竑宇 杨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以复位后的稳定性不同分为T1和T2型;(2)手术复位型(operationreductiontype,O型);(3)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type,I型)。简称TOI分型。T1型采用牵引或支具治疗8~10周;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固定融合(其中6例只行C1-2临时固定,不行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I型实施减压原位固定融合。根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测量C1-2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hecord,S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8例中,T型137例(81%),其中T1型71例(43%),T2型66例(38%);O型28例(17%);I型3例(2%)。术前SAC为3~13mm,平均8mm,术后为11~19mm,平均16mm。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4.7%;临床有效率为88.7%。T型病例中77例未融合固定者愈合后仍保留C1-2活动功能。结论:寰枢椎脱位的TOI外科分型概念清楚,界定明确,可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寰枢椎脱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脱位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5
2
作者 谭明生 移平 +5 位作者 王文军 谭远超 张恩中 韦宏宇 杨峰 蒋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寰枢椎脱位并有高位颈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应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 目的:探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寰枢椎脱位并有高位颈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应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其中16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采用经口腔前路松解,一期后路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融合。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42例8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后36例获3 ̄42个月随访,平均18.6个月,患者均在3 ̄6个月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其中4枚螺钉穿入椎动脉孔内缘1mm,但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31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5例好转。结论: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后弓 侧块 螺钉固定 椎弓根钉 寰枢椎脱位 经寰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_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强翔 王彩云 +4 位作者 欧玉兰 贺金莲 朱飞跃 张卓 钟惠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83-887,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BS)、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分离主动脉,HE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结果造模2组大鼠均出现血脂异常及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低密度脂蛋白(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5);降低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B1mRNA表达(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确切的主动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模型 血脂 主动脉 基膜粘连蛋白B1 M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文军 朱永顺 +2 位作者 王麓山 姚女兆 刘利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采用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的1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随... 目的:评价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采用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的1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随访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内固定及人工椎间盘的情况,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内置物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时间在3~7个月,平均4.5个月。置换间隙术前平均活动度为12.8°±5.7°,术后1年时为11.2°±5.4°,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为10.3分,术后3个月时为13.8分,平均改善率为52.5%,其中优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结论: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达到彻底减压同时减少固定融合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 前路减压 非融合固定 人工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西正 易国良 +5 位作者 王文军 晏怡果 姚女兆 宋林章 林海英 谢冬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新鲜压缩骨折患者35例(37个椎体),先行脊柱外固定器整复固定,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新鲜压缩骨折患者35例(37个椎体),先行脊柱外固定器整复固定,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丢失率、椎管占位率及后凸角,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术前为75.1%±12.9%,术后为7.5%±6.2%,末次随访时为7.5%±6.3%;椎管占位率术前为17.25%±20.44%,术后为4.34%±5.94%,末次随访时为4.38%±5.96%;后凸角术前为23.5°±8.7°,术后为7.4°±4.3°,末次随访时为7.4°±4.4°。椎体高度丢失率、椎管占位率及后凸角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骨水泥渗漏2例,但无明显症状,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脊柱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6
6
作者 谭明生 唐向盛 +5 位作者 王文军 张恩中 移平 杨峰 蒋欣 郝庆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硬;3例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ASIA分级:D级2例,C级1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检查,均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1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2例,寰枢椎固定旋转半脱位2例;颈脊髓受压5例。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2.5-3.8mm,平均3.0mm;寰齿前间隙6-14mm,平均9mm。术前常规行牵引1-2周复位,完全复位7例,部分复位5例,不能复位4例。术中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访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行颈椎X线片及CT复查,了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6例均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过程顺利,6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无术中、术后神经和血管并发症。术中出血150-650ml,平均300ml;手术时间100-190min,平均130min。12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3-6个月寰枢椎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颈枕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脊髓功能损害者均好转,2例术前ASIA分级D级者恢复到E级,1例术前ASIA分级C级者恢复到D级: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未发现曲轴现象。结论: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操作性强,置钉安全性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儿童 寰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翻修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谭明生 移平 +6 位作者 杨峰 王文军 蒋欣 唐向盛 郝庆英 谭远超 孙英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并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对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翻修的于术要点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对29例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行翻修手术,其中26例获得随访,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 目的:探讨-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并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对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翻修的于术要点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对29例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行翻修手术,其中26例获得随访,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56岁,平均33.5岁,齿状突骨折不愈合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横韧带断裂2例,先天性寰枕融合12例。翻修手术时年龄12-60岁,平均37.2岁。两次手术相隔11-158个月,平均442个月。8例初次手术后未复位,18例复位后冈内固定失败再次脱位,脑十脊髓角平均101.8°。患者均有枕颈部持续性疼痛,其中19例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平均8.5分。均行一期前路经门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术,其中12例行C1-C2融合,6例C0-C2融合,3例C0-C3融合,3例C0-C4融合,2例C1-C4融合。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40min,平均290min;失血量500-1100ml,平均700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无吲壁和椎管内感染发生。19例(73.1%)获得完全复位,7例不完全复位;脑十脊髓角恢复至平均143.00,其中11例达到正常,15例小于正常。随访18-90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9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术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6分。按Macnab疗效评什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无改善3例。结论: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减压、寰枢或枕颈同定融合术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寰枢椎脱位翻修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翻修手术 经口咽入路 后路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病灶清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椎结核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军 姚女兆 +2 位作者 胡文凯 刘利乐 陆凌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3-743,748,共2页
由于胸腔镜技术较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机体康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脊柱疾病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从2003年1月起应用该技术治疗胸椎结核12例,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胸椎结核 重建治疗 脊柱稳定性 病灶清除 胸腔镜下 手术创伤 胸腔镜技术 常规开胸 术后疼痛 机体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女兆 王文军 曹盛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29-631,共3页
关键词 腰椎 前路 椎间融合术 并发症 手术技术 退行性 研究进展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缆在腰椎峡部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军 曹盛俊 +2 位作者 姚女兆 刘利乐 胡文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13-413,420,共2页
关键词 钛缆 腰椎峡部裂 治疗 棘突峡部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什么情况应用内固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瞿东滨 王自立 +3 位作者 袁海峰 关骅 王文军 马远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在我国已开展60余年,但该不该应用内固定?什么情况需要应用内固定?目前尚存在争议。为此,我们特邀几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内固定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 争议 专家 参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素青 徐湘萍 +2 位作者 王文军 王麓山 姚姚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47-48,共2页
对32例(45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局麻及C臂X线机监视下行SKY经皮椎体重建术。结果术后疼痛均缓解,cobb角由术前12.6°~42.3°降至6.5°~20.1°,椎体重建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1例T11损伤患者再次发生L3压... 对32例(45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局麻及C臂X线机监视下行SKY经皮椎体重建术。结果术后疼痛均缓解,cobb角由术前12.6°~42.3°降至6.5°~20.1°,椎体重建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1例T11损伤患者再次发生L3压缩性骨折再行本手术治愈;29例生理性弯曲得到恢复和保持。提出术前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和术前准备,器械设备的检查调试,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控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棍系统加骨水泥内固定在胸椎转移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麓山 王文军 +2 位作者 刘利乐 胡文凯 姚女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转移性肿瘤 骨水泥 胸椎 手术治疗 系统 后路全脊椎切除 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安文 王文军 曹盛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0-140,149,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KG2D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映霞 胡国龄 +3 位作者 刘敏 谭德明 沙新平 何淑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 :构建人NKG2D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并研究其在COS 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RT PCR ,自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获取NKG2DcDNA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目的基因的T载体克隆后 ,构建含目的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并经酶... 目的 :构建人NKG2D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并研究其在COS 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RT PCR ,自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获取NKG2DcDNA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目的基因的T载体克隆后 ,构建含目的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并经酶切和测序证实。然后应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RT PCR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转染细胞NKG2D表达。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cDNA序列一致。NKG2D在COS 7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D NA3.1 NKG2D ,并实现了在COS 7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为研究NKG2D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COS-7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gerl和Brooks技术在寰枢椎不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军 姚女兆 +2 位作者 刘利乐 胡文凯 Marks DS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Magerl和Brooks技术联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行Magerl和Brooks技术联合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寰枢椎不稳患者回顾分析,其中单侧置Magerl钉15例,双侧置钉8例.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6~25个月),2例钛... 目的:探讨改良Magerl和Brooks技术联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行Magerl和Brooks技术联合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寰枢椎不稳患者回顾分析,其中单侧置Magerl钉15例,双侧置钉8例.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6~25个月),2例钛钉位置偏外,将C2椎弓根外壁及C1侧块打破,但无不良反应.术后脊髓功能(JOA17分法)改善优15例,良5例,有效3例.X线片示C1-2均出现骨融合,内固定物无断裂、松动.结论:改良Magerl和Brooks技术联合应用固定力量分布均衡,稳定性佳,能为骨性融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失稳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带样瘤致脊柱侧凸1例报告
17
作者 王文军 王麓山 +1 位作者 蒋红艳 胡义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6-256,i001,共2页
关键词 韧带样瘤 脊柱侧凸 肿瘤姑息切除 剖腹探查术 2000年 腹膜后肿块 病理切片 症状加重 活动受限 入院查体 腰部 患者 胀痛 右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可降解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国庆 禹正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9-774,共6页
镁合金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总体说来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如何有效控制降解时间,改善力学性能,使其更适合人体生理,是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随着镁合金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材料选择及涂层技术方面的改进,镁合金的降解时间和力学性... 镁合金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总体说来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如何有效控制降解时间,改善力学性能,使其更适合人体生理,是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随着镁合金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材料选择及涂层技术方面的改进,镁合金的降解时间和力学性能的维持时间都有很大的提高。本文对近些年有关镁合金在骨固定材料以及合金支架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及主要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合金元素 骨植入材料 镁合金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围手术期及恶性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艳斌 李汉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54-3156,共3页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含有19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000,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影响机体代谢。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是1985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生长激...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含有19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2000,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影响机体代谢。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是1985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生长激素基因克隆扩增而合成的外源性GH.其DNA与天然人垂体GH结构完全相同,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恶性肿瘤 围手术期 人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工程技术 垂体分泌 human 种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