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桂花 曹建雄 +4 位作者 周君 王菲 聂多锐 文玲 马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45-2158,共14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揭示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首先,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壮骨镇痛胶囊的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骨...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揭示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首先,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获取壮骨镇痛胶囊的化学成分及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得骨转移癌痛的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String及DAVID数据库分析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使用Auto Dock进行分子对接分析,最后通过建立骨转移癌痛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壮骨镇痛胶囊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异补骨脂素,关键靶点可能为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主要富集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AKT、核因子κB受体(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等通路。实验结果表明壮骨镇痛胶囊及其活性成分能有效改善骨转移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和骨质破坏,降低PI3K、p-AKT1/AKT1、p-P38/P38、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1/2)/ERK1/2、p-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JNK、p-P65/P65及p-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p-IKBα)/IKBα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因此,壮骨镇痛胶囊及其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异补骨脂素能有效改善骨转移癌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PI3K-AKT及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镇痛胶囊 骨转移癌痛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翁兴墉 邹林涛 +3 位作者 周璇 唐红花 何军 邓仲良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聚合酶编码区(P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温度、荧光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ERA实时荧光法最佳反应体系,再对其敏感性、特...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RA)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乙肝病毒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根据乙肝病毒聚合酶编码区(P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温度、荧光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ERA实时荧光法最佳反应体系,再对其敏感性、特异性、抗干扰能力、临床样本检出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ERA实时荧光法在42℃、20 min内可完成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02 copies/μL;除乙肝病毒外,其他4种病毒(甲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未产生荧光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检测58份乙肝病毒临床样本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24%、阳性预测值为100%、Kappa值为0.96。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乙肝病毒早期检测方法,满足乙肝病毒快速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乙肝病毒 ERA实时荧光法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RAG基因在索拉非尼诱导的K56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艳敏 王妍 +2 位作者 阳敏 蔡泽民 殷小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抗紫外线辐射相关基因(UVRAG)在索拉非尼(sorafenib)介导的白血病K56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浓度为0、0.625、1.25、2.5、5、10、20μmol/L的索拉非尼分别处理K562细胞24、48 h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浓度... 目的:探讨抗紫外线辐射相关基因(UVRAG)在索拉非尼(sorafenib)介导的白血病K562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浓度为0、0.625、1.25、2.5、5、10、20μmol/L的索拉非尼分别处理K562细胞24、48 h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浓度为0、5、10μmol/L的索拉非尼处理K562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浓度为0、5、10μmol/L的索拉非尼干预处理及铁死亡抑制剂预处理K562细胞后GPX4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重组慢病毒载体在K562细胞中构建UVRAG过表达稳株,应用q PCR及Western blot验证UVRAG过表达情况及其对索拉非尼干预处理后GPX4、HMGB1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均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且随着浓度增高细胞活力逐渐下降(r24 h=-0.9841,r48 h=-0.9970);浓度为0、5、10μmol/L的索拉非尼诱导K562细胞死亡过程中伴随着活性氧水平的增加(浓度为10μmol/L时,P<0.001)、GPX4蛋白的下降(P<0.05),铁死亡抑制剂预处理后可以部分逆转索拉非尼诱导的GPX4蛋白下降(P<0.05);与NC组及NC-sorafenib组相比,OE-sorafenib组GPX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HMGB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能诱导K562细胞铁死亡,UVRAG促进了索拉非尼诱导的K562细胞铁死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索拉非尼 抗紫外线辐射相关基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iR-151表达对低氧条件下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钟黎黎 杨春芬 盛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1(miR-151)对低氧条件下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7例子痫前期产妇(子痫前期组)和36例正常产妇(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微小RNA-151(miR-151)对低氧条件下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7例子痫前期产妇(子痫前期组)和36例正常产妇(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产妇胎盘组织中miR-151表达水平。将miR-151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inhibitor NC转染至HTR-8/SVneo细胞中,进行低氧(1%O_(2))干预48 h,设立对照组、低氧组、低氧+inhibitor NC组和低氧+inhibitor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51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51下游靶基因,并结合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基因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子痫前期组产妇胚胎组织中miR-15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HTR-8/SVneo细胞存活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及细胞中MMP-2、MMP-9、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iR-151和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氧组比较,低氧+inhibitor组HTR-8/SVneo细胞中MMP-2、MMP-9、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iR-151和E-钙黏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低氧+inhibitor N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51下游有34个潜在靶基因,其中环指CCCH-型锌指蛋白域蛋白1(RC3H1)、AGO_(2)、AGO3、脆性X相关蛋白1(FXR1)和转化因子2β(TRA2B)可能是关键潜在靶基因。结论:miR-15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高表达,下调miR-151表达可促进低氧条件下滋养层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滋养层细胞 微小RNA-151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DNA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灵艳 殷小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即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稳定遗传的变化。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众多生物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涵盖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诸多生理... DNA甲基化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即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稳定遗传的变化。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众多生物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涵盖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诸多生理和病理活动。特别是,异常DNA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发生、进程和预后中起关键作用。DNA甲基化在CML的诊断及治疗上显示出巨大潜力。深入了解DNA甲基化的具体机制,尤其是在CML患者中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异常改变,有助于推动以DNA甲基化为基础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进入临床实践,从而有效地诊断并治疗CM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DNA甲基化 去甲基化药物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从机制到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灵艳 殷小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291,共5页
细胞焦亡是由活化的半胱天冬蛋白酶和Gasdermin家族蛋白(GSDM蛋白)介导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形式,具有细胞肿胀、胞膜溶解和炎症因子释放的特点。白血病是以恶性转化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为特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近年... 细胞焦亡是由活化的半胱天冬蛋白酶和Gasdermin家族蛋白(GSDM蛋白)介导的一种程序性死亡形式,具有细胞肿胀、胞膜溶解和炎症因子释放的特点。白血病是以恶性转化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为特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的转化、增殖、转移以及治疗反应都与细胞焦亡密切相关。细胞焦亡为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本文就细胞焦亡的类型及分子机制、焦亡在白血病中发生发展以及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细胞焦亡与白血病的关系提供参考,以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白血病 GSDM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抑制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豪 黄福锦 +5 位作者 黄夏荣 李兰 杨璐 刘丹妮 王金玲 周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每组8只。OVX组和PEMF组均通过切除双侧...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每组8只。OVX组和PEMF组均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PEMF组予以脉冲电磁场干预,参数设置为频率8Hz,强度3.82mT,每次干预40min,每日1次,每周5天,共12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大鼠雌二醇(estradiol,E2)和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左胫骨行HE染色,右胫骨行Micro-CT骨扫描及骨微结构定量分析,左股骨及第5腰椎行骨密度检测,右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eclin 1、LC3、P62、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脉冲电磁场治疗可提升E2和BALP水平,减少骨质流失。Micro-CT骨扫描和HE切片染色表明脉冲电磁场可增加骨小梁数目、骨体积分数,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改善骨微结构。与OVX组比较,PEMF组的Beclin 1、LC3、P6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可能通过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自噬,促进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6SF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蒋鹏 罗飞 廖爱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肝脏疾病,以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异常积聚为特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跨膜6超家族成员2(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肝脏疾病,以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异常积聚为特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跨膜6超家族成员2(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TM6SF2)属于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大量研究证实TM6SF2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M6SF2在NAFLD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跨膜6超家族成员2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总苷对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慧臣 胡丹慧 曾宏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9-1694,共6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总苷对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山茱萸总苷低、中、高剂量组(27.5、55、11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 目的探讨山茱萸总苷对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山茱萸总苷低、中、高剂量组(27.5、55、11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4周。于药物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4周,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蛋白含量。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损伤严重,24 h尿蛋白、Scr、BUN和抗dsDNA抗体以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1),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值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总苷各剂量组小鼠肾组织损伤改善明显,24 h尿蛋白、Scr、BUN和抗dsDNA抗体及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降低(P<0.01),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值增加(P<0.01),肾组织中TLR4、MyD88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其中高剂量组小鼠各指标变化最为显著;而各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山茱萸总苷对MRL/lpr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总苷 狼疮性肾炎 炎症反应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P21通路在电针抑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成骨细胞衰老中的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培瑞 何晓艳 +6 位作者 廖瑛 孙光华 刘静 周君 李书枝 刘媛 屈萌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衰老细胞通路P53/P21的影响。方法27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和电针治疗组(n=8),电针治疗组接受电针干预(每周5次,共8周),6月龄雄性大鼠设为青年组。8周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 目的探讨电针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衰老细胞通路P53/P21的影响。方法27月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和电针治疗组(n=8),电针治疗组接受电针干预(每周5次,共8周),6月龄雄性大鼠设为青年组。8周后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水平;Micro-CT扫描骨组织;检测P53、P21等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老年组CTX-I较青年组增加,PICP较青年组降低(P<0.01);电针可降低老年大鼠CTX-I,增高PICP(P<0.01);Micro-CT显示相对青年组,老年组大鼠骨小梁分布紊乱、稀疏,BMD、BV/TV、Tb.N等下降(P<0.01),Tb.Sp增高(P<0.01)。电针可改善骨小梁紊乱分布,增加BMD、BV/TV、Tb.N(P<0.05),降低Tb.Sp(P<0.01)。相对于青年组,老年组大鼠P53、P2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P<0.01)。电针能下调老年大鼠P53、P21 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53/P21信号通路来缓解成骨细胞衰老、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并以此来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电针 P53/P21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ASC2通过调控miR-218-5p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及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梅 蒋锦梅 +3 位作者 欧大明 黄丽芳 谢立虎 张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肿瘤易感候选基因2(CASC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45例RA患者滑膜组织和18例健康对照者滑膜组织,采用qRT-PCR检测滑膜组织中CASC2和miR-218-5p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肿瘤易感候选基因2(CASC2)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45例RA患者滑膜组织和18例健康对照者滑膜组织,采用qRT-PCR检测滑膜组织中CASC2和miR-218-5p的表达水平。ENCORI在线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ASC2和miR-218-5p的靶向相互作用。将CASC2过表达质粒及miR-218-5p mimic转染至人RA滑膜成纤维细胞系MH7A中,qRT-PCR检测细胞中CASC2和miR-218-5p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A患者滑膜组织中CASC2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滑膜组织减少(P<0.05),而miR-218-5p表达水平则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CASC2与miR-218-5p之间存在靶向调控关系。过表达CASC2可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的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减弱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下调细胞中miR-218-5p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然而,转染miR-218-5p mimic可逆转CASC2过表达对MH7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CASC2在RA患者滑膜组织中低表达,其过表达可抑制RA滑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及迁移与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负调节miR-218-5p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lncRNA CASC2 miR-218-5p 炎症反应 迁移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老年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极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夏荣 周君 +7 位作者 孙光华 彭昕珂 廖源 刘静 罗敷 钟培瑞 彭婷 胡莉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3-1479,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老年大鼠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极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2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8只6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穴取双侧“太溪”、“足三里”、“阳陵泉”、“...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老年大鼠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极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2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8只6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穴取双侧“太溪”、“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电针参数:疏密波,疏波频率3 Hz,密波15 Hz,电流强度1 mA,1次/d,30 min/次,每周5 d,连续8周。其余两组用胶带固定无菌针,连接电针仪但不开机。8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含量;显微CT(Micro⁃CT)检测左侧胫骨软骨下骨微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左胫骨平台软骨组织形态结构,并采用改良Mankin′s评分评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RT⁃qPCR、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MR),精氨酸酶1(Arg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青年组大鼠相比,老年组大鼠血液中CTX⁃Ⅱ含量增高(P<0.05);番红⁃固绿染色显示大鼠软骨表面结构破坏严重,软骨与软骨下骨分解不清,钙化严重,出现多重潮线,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出现裂层,细胞形态结构异常,染色不均;改良Mankin′s评分增加(P<0.05);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均降低(P<0.05),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增大(P<0.05);MMP⁃1,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TNF⁃α,IL⁃1β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MMR,Arg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2)与老年组大鼠相比,电针组大鼠的CTX⁃Ⅱ含量降低(P<0.05);番红-固绿染色显示大鼠软骨表面稍平整,未见明显裂层,软骨细胞数量较老年组有所增加,染色较均匀;改良Mankin′s评分降低(P<0.05);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均增加(P<0.05),骨小梁间距降低(P<0.05),骨小梁厚度有降低趋势(P>0.05);MMP⁃1,MMP⁃3,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TNF⁃α,IL⁃1β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MMR,Arg1 mRNA及蛋白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促进老年大鼠OA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M2极化,缓解关节软骨降解及抑制软骨下骨骨质疏松,从而达到保护关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软骨 软骨下骨 极化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海洋 应婉琴 +3 位作者 何军 吕芷贤 谢小平 邓仲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270,共7页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 利用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P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ERA实时荧光法在25-40℃均具有扩增能力,在35℃条件下对肺炎支原体的扩增效果最好,20 min内可完成扩增;该法对肺炎支原体的检出限为10^(3) copies/μL;并对其他6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均无扩增曲线产生,有较好的特异性;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ERA实时荧光法对34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的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8.89%。本研究构建的ERA实时荧光法可以快速简单、灵敏和特异地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 实时荧光检测 肺炎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肠道炎性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丹丹 钟小林 +1 位作者 曹文宇 陈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9,共8页
肠道炎性损伤常伴发肠道黏膜损伤、肠壁通透性增强、肠动力紊乱等,产生的炎症因子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细胞焦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gasdermin蛋白家族成员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质膜大泡形成,... 肠道炎性损伤常伴发肠道黏膜损伤、肠壁通透性增强、肠动力紊乱等,产生的炎症因子随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衰竭。细胞焦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gasdermin蛋白家族成员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质膜大泡形成,细胞持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从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使炎症反应级联扩大。细胞焦亡广泛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其在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胱天蛋白酶(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经典途径和caspase-4/5/8/11介导的细胞焦亡非经典途径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细胞焦亡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及其在脓毒症肠道损伤、炎性肠病、感染性肠炎和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对肠道炎性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肠道炎性损伤 炎症 脓毒症 炎性肠病 感染性肠炎 肠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评分在胃癌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路云 廖爱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2-1889,共8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症小体介导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细胞焦亡对于肿瘤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早期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药物通过激活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症小体介导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细胞焦亡对于肿瘤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早期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药物通过激活炎症小体和细胞焦亡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化过程。近年来已发现多种基于细胞焦亡治疗胃癌的药物,可通过促进继发焦亡途径、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和抑制caspase‐1等方式来抑制胃癌。建立细胞焦亡评分模型可以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大部分细胞焦亡评分模型显示高焦亡水平的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和较长的总生存期。细胞焦亡评分还可用于预测胃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以及筛选潜在的抗胃癌药物。深入了解细胞焦亡影响胃癌进展的潜在机制,以及细胞焦亡评分在胃癌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有助于为胃癌的治疗寻找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胃癌 细胞焦亡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25a靶向sortilin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与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运成 明新月 +3 位作者 刘芳 陈诗芮 彭田红 欧阳曙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5a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及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油红O及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内脂滴情况及脂质含量;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5a下游靶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5a与sortilin mRN... 目的探讨miR-125a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及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油红O及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内脂滴情况及脂质含量;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5a下游靶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5a与sortilin mRNA靶向结合;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荷脂THP-1巨噬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敲除(LDLR−/−)小鼠中miR-125a及sortilin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改变;组织染色显示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结果过表达miR-125a可减轻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生信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sortilin mRNA是miR-125a的作用靶标;过表达miR-125a可下调巨噬细胞sortilin表达,减少胞内脂滴数量及脂质含量,改善LDLR−/−小鼠血脂谱,抑制主动脉脂质沉积及AS病变面积。结论miR-125a可通过下调sortilin表达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主动脉AS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 SORTILIN 巨噬细胞 脂质蓄积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调控sFlt-1表达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阳双健 钟黎黎 +2 位作者 盛莹 郭江虹 何宜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0.15μmol/L ATRA处理HTR-8/SVneo细胞12、24、48、72 h,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sFlt-1 ...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0.15μmol/L ATRA处理HTR-8/SVneo细胞12、24、48、72 h,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sFlt-1 mRNA以及上清液中sFlt-1蛋白水平。采用携带sFlt-1过表达载体慢病毒感染HTR-8/SVneo细胞,并采用0.15μmol/L ATRA处理24 h,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sFlt-1、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含量;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促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TRA可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TR-8/SVneo细胞中sFlt-1 mRNA表达及其蛋白的分泌;ATRA干预后,HTR-8/SVneo细胞上清液中sFlt-1蛋白水平降低(P <0.05),PIGF和VEGF蛋白水平升高(P <0.05),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血管成管数目以及MMP-9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 <0.05)。然而,sFlt-1过表达可抑制ATRA对HTR-8/SVneo细胞的干预效果。结论ATRA可通过抑制sFlt-1表达增强滋养层细胞侵袭及促血管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SFLT-1 HTR-8/SVneo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星 刘佳丽 +4 位作者 聂连桂 刘茂军 赵俊雄 汪刘洋 杨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5-1133,共9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O_(2))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处理)、异丙肾上腺素(ISO)组(给予ISO)、ISO+SO_(2)组(给予ISO+SO_(2))和SO_(2)组(给予SO_(2)),每组... 目的:观察二氧化硫(SO_(2))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处理)、异丙肾上腺素(ISO)组(给予ISO)、ISO+SO_(2)组(给予ISO+SO_(2))和SO_(2)组(给予SO_(2)),每组6只。ISO组和ISO+SO_(2)组大鼠连续2 d腹腔注射大剂量ISO(50 mg·kg^(-1)·d^(-1))构建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ISO+SO_(2)组和SO_(2)组大鼠给予Na2SO3溶液(0.54 mmol·kg^(-1)·d^(-1))和NaHSO3溶液(0.18 mmol·kg^(-1)·d^(-1)),连续4周,对照组和ISO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4组大鼠血浆肌钙蛋白水平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4组大鼠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Masson染色检测4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沉积情况并计算胶原体积分数(CVF),Tunel染色检测4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3 (Atg3)、自噬相关蛋白5 (Atg5)、自噬相关蛋白16L1 (Atg16L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 (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TI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和ISO+SO_(2)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肌钙蛋白水平升高(P<0.05),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造模成功;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大鼠LVFS和LVEF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CVF升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tg3、Atg5、Atg16L1、Caspase-3、Caspase-9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I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ISO+SO_(2)组大鼠LVFS和LVEF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CVF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tg3、 Atg5、Atg16L1、Caspase-3、Caspase-9和MMP-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TI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SO_(2)可以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MF,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心肌缺血 心肌纤维化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经miR-130a-3p靶向Sirt7对人滋养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春芬 钟黎黎 盛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5-940,共6页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iR-130a-3p靶向去乙酰化酶7(Sirt7)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TR-8/SVneo细胞为研究对象,将miR-130a-3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inhibitor-NC转染...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iR-130a-3p靶向去乙酰化酶7(Sirt7)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HTR-8/SVneo细胞为研究对象,将miR-130a-3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inhibitor-NC转染至细胞中或联合Sirt7抑制剂97491干预,采用低氧(1%O 2)处理48 h,qRT-PCR检测细胞中miR-130a-3p及Sirt7 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irt7、HIF-1α、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TargetScan Human 7.1在线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130a-3p与Sirt7的靶向关系。结果低氧可上调HTR-8/SVneo细胞中miR-130a-3p表达水平,下调Sirt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iR-130a-3p低表达可升高Sirt7 mRNA表达水平;提高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下调HIF-1α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Sirt7、MMP-2、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然而,联合Sirt7抑制剂97491处理可逆转miR-130a-3p低表达对低氧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促进作用。结论miR-130a-3p在低氧诱导的滋养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iR-130a-3p表达可促进低氧条件下HTR-8/SVneo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其可能通过靶向Sirt7调控HIF-1α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miR-130a-3p 去乙酰化酶7 滋养细胞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荆苷对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慧 蒋峰华 张慧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7-563,共7页
目的探讨牡荆苷(Vitexin)对大鼠脓毒症(Sepsis)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Sep组)、牡荆苷低剂量组(Vit-L组)、牡荆苷高剂量组(Vit-H组)和高剂量牡荆苷+... 目的探讨牡荆苷(Vitexin)对大鼠脓毒症(Sepsis)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Sep组)、牡荆苷低剂量组(Vit-L组)、牡荆苷高剂量组(Vit-H组)和高剂量牡荆苷+PGC-1α特异性抑制剂组(Vit-H+SR-18292组),另设置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1次/天,连续3天。ELISA法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qRT-PCR法检测肾组织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组大鼠肾组织损伤严重,血清中Scr、BUN、NGAL、KIM-1含量和肾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肾组织中SOD活性、mtDNA含量以及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Sep组比较,Vit-H组大鼠肾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Scr、BUN、NGAL、KIM-1含量及肾组织中MDA含量显均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活性、mtDNA含量以及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Vit-L组大鼠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Vit-H组比较,SR-18292干预可显著抑制牡荆苷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牡荆苷对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PGC-1α表达,促进肾脏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苷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生物合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