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8^(+)T细胞在子宫内膜癌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雨 魏华 +1 位作者 周洲 张三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4,共6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等效果有限。CD8^(+)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也是近年兴起的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等效果有限。CD8^(+)T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也是近年兴起的免疫治疗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本文简述了CD8^(+)T细胞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通路及分泌细胞因子3种途径在TME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且EC患者外周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同时总结了以CD8^(+)T细胞作为EC治疗靶点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子宫内膜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与母胎界面细胞相互作用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少彬 熊顺 +2 位作者 刘兆平 张晓红 赵飞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7,共7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发生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4-5]。CS是由Tp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一种先天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先天性梅毒 母胎免疫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致病性与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黄雨萱 郑贤惠 +1 位作者 朱翠明 李水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4-1190,共7页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可以引起军团菌肺炎和庞蒂亚克热的兼性胞内病原菌,主要侵染阿米巴原虫和人类巨噬细胞。该菌在宿主胞内能依靠Dot/Icm IVB型分泌系统产生的效应蛋白成功逃避溶酶体的降解。本文主要对嗜肺军团菌的致病物质、胞内存活与...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可以引起军团菌肺炎和庞蒂亚克热的兼性胞内病原菌,主要侵染阿米巴原虫和人类巨噬细胞。该菌在宿主胞内能依靠Dot/Icm IVB型分泌系统产生的效应蛋白成功逃避溶酶体的降解。本文主要对嗜肺军团菌的致病物质、胞内存活与增殖机制及其效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详细介绍嗜肺军团菌的毒力因子与致病机制,为军团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其他胞内病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毒力 致病机制 效应蛋白 Dot/IcmIVB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凯岚 曾焱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支原体是一类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作为常见的人类病原体,主要通过黏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并释放多种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从而引起肺炎等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黏附... 支原体是一类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作为常见的人类病原体,主要通过黏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并释放多种有害物质破坏黏膜上皮从而引起肺炎等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与其黏附能力密切相关,实现细胞黏附的蛋白位于一个尖端结构——黏附细胞器上,其中包含1627个氨基酸的P1蛋白作为主要黏附蛋白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强抗原性也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方向。因此,对肺炎支原体P1蛋白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致病机制,并做出针对性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蛋白 黏附 诊断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调控ILC2参与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展德 陈昱丞 +4 位作者 戴钟玲 刘欣 袁碧晨 罗英 雷爱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03-1906,共4页
二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是一类表面缺乏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固有免疫细胞,可被IL-33、IL-25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等细胞因子活化而释放二型细胞因子,如IL-5和IL-13,进而发挥抗寄生虫感染作用。研究发现,ILC2的过度激活与哮... 二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是一类表面缺乏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固有免疫细胞,可被IL-33、IL-25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等细胞因子活化而释放二型细胞因子,如IL-5和IL-13,进而发挥抗寄生虫感染作用。研究发现,ILC2的过度激活与哮喘、皮炎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ILC2的活化已成为治疗ILC2诱导疾病的重要策略。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重要的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在改善炎症性疾病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Treg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ILC2的活化从而缓解炎症性疾病进程。本综述总结了Treg调控ILC2活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炎症性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深入研究炎症性疾病中Treg与ILC2的相互作用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型固有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炎症性疾病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癌细胞源性外泌体miR-382-5p通过靶向PTEN抑制巨噬细胞自噬并促进其M2极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婧 郭开云 +7 位作者 罗俊姿 何运兴 段洁 王娜 王昆宁 曾怿歆 罗心怡 张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3-1159,共7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诱导的人胃癌细胞源性外泌体miR-382-5p对巨噬细胞自噬和极化的影响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H.pylori的致癌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超高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提取H.pylori刺激组和对照组AGS细胞释放的外泌体,采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诱导的人胃癌细胞源性外泌体miR-382-5p对巨噬细胞自噬和极化的影响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H.pylori的致癌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超高速离心法和试剂盒提取H.pylori刺激组和对照组AGS细胞释放的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和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进行鉴定;qRT-PCR检测H.pylori诱导的胃癌细胞AGS源性外泌体中miR-382-5p表达;将miR-382-5p mimic转染至THP-1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自噬标志物LC3Ⅱ、P62、Beclin-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自噬小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其下游蛋白PI3K、AKT、mTOR及其磷酸化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型分子CD206和HLA-DR表达水平;ELISA检测巨噬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和精氨酸酶1表达水平。结果:提取的外泌体符合外泌体形态,且高表达其表面标志蛋白CD9、CD63、TSG1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ylori感染组AGS源性外泌体中miR-382-5p表达显著升高;miR-382-5p mimic转染导致巨噬细胞LC3、Beclin-1表达降低,P62表达升高,自噬小体数量降低;PTEN蛋白表达降低,p-PI3K、p-AKT、p-mTOR表达明显增加。转染同时导致巨噬细胞M2型标志蛋白CD206表达增加,M1型标志蛋白HLA-DR表达降低;IL-10和精氨酸酶1表达增加,IL-6和TNF-α表达降低。抑制剂BEZ235预处理可部分逆转miR-382-5p对巨噬细胞自噬和极化的影响。结论:H.pylori诱导的胃癌细胞源性外泌体miR-382-5p通过靶向PTEN基因,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自噬并促进其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泌体miR-382-5p 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保护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春芬 廖文彦 +3 位作者 任林 唐双阳 陈慧 陆春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免疫小鼠后,对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CT143蛋白、CT143+CpG或CPG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30 d后,用鼠衣原体(Cm)进行阴道感染攻击;ELISA法...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免疫小鼠后,对小鼠抵抗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CT143蛋白、CT143+CpG或CPG佐剂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30 d后,用鼠衣原体(Cm)进行阴道感染攻击;ELISA法检测血清CT143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亚类;CT143蛋白体外刺激脾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因子IFN-γ和IL-5产生情况;阴道接种感染衣原体后,每隔4 d,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小鼠阴道脱落上皮中的衣原体含量;阴道感染60 d后,分离小鼠完整生殖道,肉眼评估生殖道病变,并用HE染色观察输卵管的组织结构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CT143+CpG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亚类以IgG2a为主;CT143+CpG免疫组小鼠脾细胞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CT143免疫组显著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5较CT143免疫组显著降低;CT143+CpG免疫组小鼠下生殖道排菌量较对照组减少、排菌时间缩短,输卵管积水程度轻,积水主要发生于单侧,镜下结构清晰,炎症细胞浸润少。结论:Ct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CT143与佐剂CpG滴鼻免疫可保护小鼠抵抗衣原体的生殖道感染,其保护机制与诱导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Ⅲ型分泌系统 CT143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焦虑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蕊 王志敏 +2 位作者 唐鑫 郭开云 张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对术前焦虑量表(the Surgical Anxiety Questionnaire,SA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模式,对英文版SA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SAQ。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0例手术病人... 目的:对术前焦虑量表(the Surgical Anxiety Questionnaire,SA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模式,对英文版SA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SAQ。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0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前问卷调查,检验中文版SAQ的信度与效度。结果:中文版SAQ包含对健康的担忧、对康复的担忧和对手术过程的担忧3个维度,共16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34,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5~0.863,总量表的两轮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9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242%。结论:中文版SAQ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我国手术病人术前焦虑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焦虑 量表 测评工具 汉化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促进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形成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冬雪 刘俊 +5 位作者 彭莉 胡丽 高勇强 梁瑜 刘彦 肖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2-879,共8页
目的探究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在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8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在感染后第2、4、6、8周处死小鼠,收集肝脾组织和血液。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 目的探究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在日本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8周龄的BALB/c小鼠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在感染后第2、4、6、8周处死小鼠,收集肝脾组织和血液。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脾组织中Th17细胞、Treg百分比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IL-23和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17、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制备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jSEA),体外刺激小鼠脾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RORγt、FOXP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IL-17、IL-23、TGF-β的水平。结果血吸虫感染第4周开始,肝组织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虫卵肉芽肿形成和胶原蛋白沉积增加,感染时间越长,病变程度越严重。在肝、脾组织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h17细胞百分数在感染后第2、4、6周显著性升高;Treg百分数在感染后第4、6、8周的小鼠肝组织中显著性升高,而在小鼠脾脏中则是在感染第2、4周显著性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肝组织中,Th17细胞/Treg比值在感染组均明显降低;在脾组织中,Th17细胞/Treg比值在感染后第2、4周明显降低,第6周出现升高。Th17细胞/Treg比例失衡在肝脏更为明显。感染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相关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Th17细胞和Treg的动态变化相吻合。SjSEA刺激小鼠脾细胞能够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结论Th17细胞在血吸虫病的肝组织病理损伤中可能起主要作用,Th17细胞/Treg比例失衡与日本血吸虫肝虫卵肉芽肿反应和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 肝虫卵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mRNA疫苗的研发对策与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盈圻 王宗保 王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9-358,共10页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多宿主病原体,可感染眼部粘膜、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引起人类与动物多种感染性疾病及并发症。然而衣原体常呈隐匿性感染,潜伏期长,临床上仅呈现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抗生素治疗后常出现感染反复持续、迁延...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多宿主病原体,可感染眼部粘膜、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引起人类与动物多种感染性疾病及并发症。然而衣原体常呈隐匿性感染,潜伏期长,临床上仅呈现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抗生素治疗后常出现感染反复持续、迁延难愈现象,对人类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研发安全高效的衣原体疫苗是防治衣原体感染的重要手段。mRNA疫苗是近年新兴的疫苗,在抗病毒、抗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方面应用广泛。过去几十年疫苗的研究显示,与全菌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不仅在安全性、免疫性、灵活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也具有强大潜力。我们通过总结近年来衣原体疫苗以及mRNA疫苗的相关研究和重要发现,系统介绍合理研发衣原体mRNA疫苗过程中衣原体抗原选择、佐剂选择、抗原递送及免疫途径等重要环节及注意事项,为研发安全有效的衣原体mRNA理想疫苗提供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mRNA疫苗 衣原体疫苗 疫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