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在眼科领域潜在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世楠(综述) 谭钢 邵毅(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初期,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涌现彰显了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改善患者护理、拓展医疗获取和优化临床决策过程的潜力。然而,将它们融入医疗保健系统中仍需深思熟虑,以防范潜在风险,如错误的医疗建议、侵犯患者隐私、创造...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初期,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涌现彰显了其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改善患者护理、拓展医疗获取和优化临床决策过程的潜力。然而,将它们融入医疗保健系统中仍需深思熟虑,以防范潜在风险,如错误的医疗建议、侵犯患者隐私、创造虚假的参考文献和图像,以及医学教育中学生过度依赖AGI等问题。必须实施适当的监督和管理,以应对这些潜在风险,确保AGI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安全有效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其不足之处,充分利用AGI来提供眼科疾病科普及背景知识、优化医疗知识总结和改善医疗保健流程,最终可使整个社会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中Ⅰ型前胶原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吕红 李伟力 +3 位作者 刘嘉毅 刘二华 赵海滨 刘志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角膜情况,角膜haze的分级参照Seiler标准。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1、3、7、15d及1、2、3个月处死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手术区角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Ⅰ型前胶原在术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光密度(OD)值表示。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haze区中Ⅰ型前胶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术后3d起,术眼角膜上皮开始移行覆盖切削区并逐渐增厚,基质纤维细胞增生活跃;术后1个月时术眼角膜上皮基底膜开始形成,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术后3个月角膜基质胶原重塑过程基本完成,角膜结构趋于正常。大鼠角膜术后haze分级与Ⅰ型前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406,P<0.05);非手术区各时间段角膜平均OD值均无明显变化(t=5.719,P>0.05);手术区角膜中的Ⅰ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高于非手术区(P<0.05);haze区平均OD值明显高于非haze区(t=5.578,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角膜上皮中Ⅰ型前胶原的阳性表达在术后7d最多,并终止于术后1个月,而角膜细胞间质中Ⅰ型前胶原持续至整个修复过程。结论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增加可能是haze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前胶原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 准分子激光手术 胶原结构 上皮下雾状混浊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