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gyr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丽丽 夏强 +2 位作者 赵秀芹 刘志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的gyr基因突变特点,探讨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产生与gy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检...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的gyr基因突变特点,探讨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产生与gy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TB的gy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25株MDR-TB临床分离株中,50株对喹诺酮类耐药,耐药率为40%。50株耐药菌株中,40株gy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39株gyr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8%,突变位点包括90,91和94位氨基酸;5株gyrB基因突变,其中4株合并gyrA基因突变,gyrB基因突变位点为500,506,534和539位氨基酸。结论 MDR-TB中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态势比较严峻,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GYRA基因 gyrB基因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决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重组蛋白诱导THP-1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玉玉 吴移谋 +2 位作者 刘良专 陈丽丽 张秋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在E.coliBL21中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并研究该蛋白能否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细胞凋亡。方法:PCR扩增Cpn0810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810重组质粒,在E.coliBL21中诱导表达,经ToxinEraser... 目的:在E.coliBL21中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并研究该蛋白能否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细胞凋亡。方法:PCR扩增Cpn0810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810重组质粒,在E.coliBL21中诱导表达,经ToxinEraser纯化柱纯化后,用不同浓度的GST-Cpn0810作用THP-1细胞,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水平,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nnexin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6p-2/Cpn0810,并在E.coliBL21菌中高效表达。该蛋白能诱导THP-1细胞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表达TNF-α和IL-6;当10mg/L GST-Cpn0810处理THP-1细胞24 h后,形态学上,细胞表现为皱缩、核碎裂、细胞起泡及凋亡小体等凋亡特征。结论:表达并纯化的Cpn0810蛋白能诱导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嗜衣原体 Cpn0810 前炎症细胞因子 凋亡 THP-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枝杆菌的重组工程系统将TAP标签敲入耻垢分枝杆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丽丽 夏强 +1 位作者 赵秀芹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9-542,546,共5页
目的利用pJV53质粒编码的分枝杆菌重组工程系统将TAP标签敲入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方法将pJV53质粒转入耻垢分枝杆菌,使其表达重组蛋白,制备带有重组蛋白的感受态细胞;从质粒pBS1479中扩增出tap片段,从质粒pSMT3中扩增hyg片段,从耻垢分... 目的利用pJV53质粒编码的分枝杆菌重组工程系统将TAP标签敲入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方法将pJV53质粒转入耻垢分枝杆菌,使其表达重组蛋白,制备带有重组蛋白的感受态细胞;从质粒pBS1479中扩增出tap片段,从质粒pSMT3中扩增hyg片段,从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aasf基因及其5′端非编码区片段AASF5和aasf基因下游3′端非编码区片段AASF3,利用重叠PCR将以上4个片段拼接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敲入片段A5THA3;将构建好的敲入片段转入感受态细胞,使其重组入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中,PCR和DNA测序鉴定敲入效果。结果重叠PCR技术得到全长为3 200 bp的敲入片段,PCR与DNA测序结果证实带有TAP标签的A5THA3片段已成功敲入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中。结论成功将TAP标签敲入耻垢分枝杆菌基因组,为下一步进行目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工程系统 pJV53质粒 串联亲和纯化标签 敲入片段 重叠PCR 耻垢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嗜衣原体Cpn0425重组蛋白的克隆与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光文 刘良专 +2 位作者 徐磊 谢小平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GEX6p-2/Cpn0425,在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融合蛋白Cpn0425,并评价其抗原性。方法 PCR扩增肺炎嗜衣原体Cpn0425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425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用SDS...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GEX6p-2/Cpn0425,在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融合蛋白Cpn0425,并评价其抗原性。方法 PCR扩增肺炎嗜衣原体Cpn0425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425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6p-2/Cpn0425,并在E.coli BL21菌中高效表达出Mr约为50kDa的GST-Cpn0425目的蛋白,超声裂解后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在菌体细胞内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采用默克Novagen的GST纯化树脂纯化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重组蛋白。结论获得了Cpn0425基因片段,并在E.coli BL21中成功表达,GST-Cpn0425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嗜衣原体 Cpn0425 III型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良专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Ⅲ型分泌系统 效应蛋白 衣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 代谢活性 宿主细胞 致病机制 毒力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ESG-2A锤头状核酶表达载体构建及其抗日本血吸虫虫卵发育研究
6
作者 胡永轩 周月兰 +2 位作者 肖建华 杨秋林 黄家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卵壳蛋白基因2A(eggshell protein gene 2A,ESG-2A)的特异性锤头状核酶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在BALB/c小鼠体内的抗日本血吸虫虫卵发育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人工设计并合成核酶基因(RZ),将... 目的设计并合成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卵壳蛋白基因2A(eggshell protein gene 2A,ESG-2A)的特异性锤头状核酶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在BALB/c小鼠体内的抗日本血吸虫虫卵发育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人工设计并合成核酶基因(RZ),将核酶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采用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DNA序列测定方法鉴定阳性克隆。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建立动物模型。大量抽提阳性重组子,分别在小鼠感染时、感染后2w、感染后4w,将其经后腿胫前肌免疫BALB/c小鼠,共3次。小鼠感染6w后计数成虫负荷及肝组织虫卵数。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经酶切电泳及DNA测序证实合成的核酶基因序列正确并已被准确克隆入pcDNA3.1(+)的XbaI和EcoR I酶切位点之间,命名为pcRz-ESG-2A。在核酶组,IFN-γ的水平呈上升趋势,IL-4的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在空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IFN-γ的水平呈上升趋势,IL-4的水平也呈上升趋势。核酶组免疫BALB/c小鼠能诱生减虫率25.64%和减卵率44.21%。结论成功合成SjESG-2A特异性的锤头状核酶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核酶在已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BALB/c小鼠体内具有抗日本血吸虫虫卵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卵壳蛋白基因2A 锤头状核酶 虫卵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原体分泌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安文 李忠玉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衣原体 分泌蛋白 致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嗜衣原体CPAF重组蛋白致小鼠肺组织炎症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华丽 吴移谋 +4 位作者 郑江花 朱翠明 李忠玉 周洲 余敏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的181400aa基因(CPAFm)的重组蛋白在BALB/c小鼠体内引起的肺部炎症改变及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CPAF在Cpn感染中的... 目的:研究肺炎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Cpn)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的181400aa基因(CPAFm)的重组蛋白在BALB/c小鼠体内引起的肺部炎症改变及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CPAF在Cpn感染中的致病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纯化的CPAFm重组蛋白于鼻内或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计小鼠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ALF)中白细胞总数,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BALF中的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实验组BALB/c小鼠的肺组织出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与正常组BALB/c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鼻内滴入重组蛋白实验组BALB/c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GST对照组(P〈0.05)、PBS对照组(P〈0.05)和正常组(P〈0.01);鼻内滴入和尾静脉注射重组蛋白实验组BALF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GST、PBS对照组与正常组(均P〈0.01);鼻内滴入重组蛋白实验组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GST、PBS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尾静脉注射重组蛋白实验组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6的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均P〈0.01)。结论:CPAFm重组蛋白有致病性,能引起BALB/c小鼠肺组织的炎症损伤和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的升高,肺损伤与BALB/c小鼠体内炎症细胞增多和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的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嗜衣原体 重组蛋白 CPAF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肽链内切酶基因的获得及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永轩 肖建华 +3 位作者 曾桥 万志刚 张愉快 黄家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中国大陆株 (chinesemainlandstrain)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 (CathepsinBendopeptidase)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中国大陆株 (chinesemainlandstrain)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 (CathepsinBendopeptidase)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 从已构建好的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登录 ;使用NCBI,SAPS ,TMHMM ,Signal,PsortII,Protscale和Scanprosite等软件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 对 38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获得部分新基因 ,其中包括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AY2 2 6 984 )。利用Internet在线分析和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论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所编码蛋白为一跨膜蛋白 ,含有半胱胺酸蛋白酶结构域 ,可能对宿主血红蛋白具有降解作用 ,从而在日本血吸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DNA文库 克隆 步移法 生物信息学 组织蛋白酶B肽链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愉快 肖建华 +5 位作者 王可耕 刘传爱 曾桥 万志刚 杨胜 杨秋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并分析日本血吸虫新的蛋白基因 ,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侯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并分析日本血吸虫新的蛋白基因 ,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侯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登录。结果 获得了 1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 ,CaN)基因B(AY2 2 0 75 1) ,长 12 6 6bp ,编码 16 9个氨基酸 ,含有 2个“EF -hand”Ca+2 结合区域 ,与曼氏血吸虫CalcineurinB有 84 %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DNA文库 步移法 生物信息学 钙调神经磷酸酶B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ae/Caveolins与病毒感染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迪贤 杨慧龄 +1 位作者 廖端芳 万艳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Caveolae是直径为 5 0~ 10 0nm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内陷结构 ,Caveolins是它的主要标志蛋白。Caveolae/Caveolins在许多生理、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发现 ,Caveolae/Caveolins介导了许多病毒的感染 ,参与了病毒的吸附、穿入、转... Caveolae是直径为 5 0~ 10 0nm的细胞表面特异性内陷结构 ,Caveolins是它的主要标志蛋白。Caveolae/Caveolins在许多生理、病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发现 ,Caveolae/Caveolins介导了许多病毒的感染 ,参与了病毒的吸附、穿入、转运、生物合成、组装及出泡等环节。这一病毒感染途径的发现 ,有助于抗病毒新药的开发和肿瘤治疗新领域的开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AE Caveolins 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1基因缺失突变体对IFN-β诱生作用及抗HSV-1病毒作用的影响
12
作者 马安 肖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缺失300—444位氨基酸突变体△IPS-1对IFN-β诱生作用及抗HSV-1病毒作用的影响,进而确定该部位对IPS-1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获得缺失300~444位氨基酸的△IPS-1,构建突变重组质粒pEF—BOS—FLA... 目的:初步研究缺失300—444位氨基酸突变体△IPS-1对IFN-β诱生作用及抗HSV-1病毒作用的影响,进而确定该部位对IPS-1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获得缺失300~444位氨基酸的△IPS-1,构建突变重组质粒pEF—BOS—FLAG—△IPS-1,并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采用磷酸钙体外转染HEK293T真核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β分泌量;HSV-1病毒感染分别转染了pEF—BOS—FLAG/IPS-1、pEF—BOS—FLAG/△IPS-1质粒的HEK293T细胞,空斑检测各转染细胞组不同时间段细胞上清的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缺失300~444位氨基酸的IPS-1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F—BOS—FLAG/△IPS-1;与转染pEF—BOS—FLAG/IPS-1质粒组相比转染了pEF—BOS—FLAG/△IPS-1的细胞在不同时间段其上清中IFN—β分泌量有一定量的减少;空斑测定结果表明转染了pEF—BOS—FLAG/△IPS-1质粒组细胞中病毒滴度明显高于pEF—BOS-FLAG/IPS-1质粒组。结论:△IPS-1与IPS-1相比能使HEK293T细胞IFN—β分泌量明显减少,△IPS-1不能完全抑制HSV-1感染细胞产生的细胞病变效应,该突变体抗HSV-1病毒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1 △IPS-1 IFN—β C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肺炎嗜衣原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华 吴移谋 +2 位作者 黄志坚 詹济舟 刘良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炎嗜衣原体(Cpn)感染率。方法收集17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血清。提取纯化PBMC的DNA,以该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体外扩增Cpn MOMP基因。扩增产物经... 目的检测并分析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炎嗜衣原体(Cpn)感染率。方法收集17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血清。提取纯化PBMC的DNA,以该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体外扩增Cpn MOMP基因。扩增产物经电泳及测序鉴定,确认为Cpn特异性的目的基因。用ELISA法检测待测血清中的Cpn-IgG抗体。通过PCR与ELISA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综合分析Cpn感染率。结果以PBMC基因组DNA为模板,呼吸道感染组患者标本中Cpn MOMP阳性率为32.40%(56/173),健康对照组中阳性率为9.62%(5/52);经测序比对,所有MOMP阳性扩增产物与Cpn AR-39的MOMP基因同源性在99%以上。ELISA检测血清Cpn-IgG,感染组阳性率50.87%(88/173),对照组阳性率为30.77%(1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年龄组ELISA及MOMP PCR两种方法检测Cpn感染指标的阳性率,发现老年人的Cpn感染率最高。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同年龄阶段均检出较高的Cpn感染指标,其中老年人群中检出率最高,说明Cpn是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肺炎嗜衣原体 MOMP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